重點提要
一、《馬可福音》中的婦女都是正面的,她們在耶穌面前,要不是憑信心來求醫治,或對他行充滿愛心的行動,或成為效法的虔誠典範,要不就是道出門徒所不敢言之事實。這些正面描述與十二個男性門徒的負面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二、馬可的聽眾是遠離本國傳統、鄉土與親友的出外人,他們面對社會疏離感、疾病和飢荒的問題。耶穌呼籲建立新家庭,組成家庭的分子不是基於血緣關係,而是有無遵行上帝旨意、醫治疾病、讓食物變多等形象,無疑地引起聽眾的共鳴。
三、「撒種」(四章3-9節)和「壞佃戶」(十二章1-12節)的比喻:前者說明耶穌與聽道者之間的互動,後者說明耶穌為何被上帝差遣來到世間、為何遇害、上帝對耶穌的遇害有何回應。
導論
《馬可福音》或許是四部正典福音書中最早的一部,但卻較少受到重視。這可能歸因於第四世紀神學家奧古斯丁的見解,他認為《馬可福音》是《馬太福音》的節錄,現代仍有一些學者持此種看法。依照馬可的描述,耶穌基督傳揚福音的結局,一直不為許多基督徒接受,所以,他們便在《馬可福音》的古抄本上,加上不同的結尾。目前學者普遍認為,原本《馬可福音》只到十六章8節為止,有些古抄本多出12節(十六章9-20節),有些則只多出1節,分別稱為「長結尾」或「短結尾」,有些則乾脆將這兩種結尾修減後合併。
和所有正典福音一樣,婦女並沒有被包括在耶穌所指定的十二門徒中(三章13-19節),不過,馬可記載了門徒無法理解耶穌所傳講的信息(六章51-52節;七章17-18節;八章14-21節, 32-33節;九章31-32節;十章13-14節),及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臨危之際,門徒不光彩的表現(十四章32-50節),使得十二門徒在《馬可福音》中的地位遠遜於其他三本新約福音書。《馬可福音》中,唯一忠實追隨耶穌,直到十字架下和空墳邊的是婦女,雖然早在耶穌在加利利的時日,她們就被視為跟隨者和服事者,卻一直等到男性門徒不再出頭之後,才在故事中活躍起來,成為十字架下的一股力量(五章40節)。
《馬可福音》中的婦女都是正面的,她們在耶穌面前,要不是憑信心來求醫治(五章21-34節;七章24-30節),或對他行充滿愛心的行動(十四章3-9節),或成為效法的虔誠典範(十二章41-44節),要不就是道出門徒所不敢言之事實(十四章66-69節)。這些幾乎一面倒的正面描述與《馬可福音》中十二個男性門徒的負面形象形成強烈對比,正好為許多女性學者的主張奠定基礎。她們認為,《馬可福音》中的基督徒團體必定包含強而有力的婦女領袖和楷模。
成書的脈絡
這本福音書的作者其實並不可考,雖然教會傳統總是把它和一個追隨彼得的羅馬人馬可連在一起,但是經文中對彼得的描述非常負面,所以作者是馬可的猜測不太可能。在形成這本福音書的期間,婦女讀寫的能力已稍有提升,若說作者是女性,也並非不可能。不論作者是誰,他/她是用一種極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希臘文所寫,解釋了許多猶太習俗和所有希伯來文或亞蘭文的字句(例如七章3-4節;十二章18節),可能是為了那些遠離巴勒斯坦的中下階層所寫的,雖然這點不能得到證實。
教會傳統多認為馬可寫作的地點在羅馬,其次是埃及,最新的看法則認為是在加利利一帶,不論如何,這些文化交流、融合的城市都是新興宗教的沃土,因此,幾乎任何一個大城市都有可能是作者的故鄉。在主後第一世紀後半,也就是《馬可福音》寫作之時(主後60-75年),大多數蜂擁至這些城市的人,都想追求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條件。不過,遠離了本國的傳統、鄉土與親友,他們所得到的反而是社會疏離感、疾病和飢荒。依照馬可的描述,耶穌呼籲建立新家庭,組成家庭的分子不是基於血緣關係,而是有無遵行上帝旨意(三章33-35節),他同時也強調,耶穌醫治疾病,讓食物變多,這些形象無疑地會引起共鳴。
兩個重要的比喻:撒種和壞佃戶
《馬可福音》沒有古代戲劇常見的夢境或神諭,但卻有兩則長篇的比喻,即「撒種」(四章3-9節)和「壞佃戶」(十二章1-12節)的比喻,為要引導福音故事的聽眾。在「撒種」的比喻中,種子就是「道」,不同的地就是不同類型的人,他們聽道後有各種不同的回應。撒種的比喻提供了四種當時聽眾回應的範疇,要了解整部福音書耶穌與聽眾之間發生的事,就必須先知道這四個範疇。舉例來說,文士、法利賽人和耶路撒冷的宗教領袖,從未將耶穌的道聽進去,反而從第一次聽見耶穌講道(二章7節)直到最後定他的罪(十四章64節),都一口咬定耶穌是「僭妄」,他們的反應一如路邊的硬地。十二個門徒,特別是以彼得(他的名字希臘文是「石頭」之意)、雅各和約翰三人為代表,起先是興高采烈地立即回應耶穌的呼召(一章16-20節),可是當逼迫的人要來捉拿耶穌時,他們全都溜之大吉(十四章43-50節),彼得甚至三次不認耶穌(十四章66-72節),他們的回應一如石頭地。希律王雖樂意聽施洗約翰的講論,卻為了不違背當眾立下的誓言,下令將約翰斬首(六章14-29節)、彼拉多明知道耶穌是無辜的,只為了取悅群眾,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十五章6-15節)、那位財主雖從小就遵守所有的誡命,卻不能變賣所有的來跟隨耶穌(十章17-22節),他們雖然都得知真理,但最後卻因為名譽、世間權勢和財富的阻擋,拒絕依真理而行,他們的回應一如荊棘地。最後,在福音書中仍有許多人,大多不知其名,他們憑信心來找耶穌,也因著信,病得醫治(或得救),甚至出去對人宣揚,這些無名小卒展示了結實纍纍的好土地。大多數福音書中的婦女正是屬於最後一類,她們不愛出風頭、勇氣、慷慨、服事,她們所經歷實實在在的醫治,充分見證她們在上帝國眾多受召者中的地位。
撒種的比喻幫助聽眾了解耶穌和遇到他的人之間的互動,壞佃戶的比喻則用來說明耶穌為何被上帝差遣來到世間、為何遇害、上帝對耶穌的遇害有何回應。這個比喻的含意對古今讀者而言都是很清楚的,尤其,十二章12節還將壞佃戶與耶路撒冷宗教領袖連在一起。這個比喻以寓意的方式說出上帝與世人的關係:上帝好意創造世界,交給世人管理,世人卻立意毀約。上帝差遣歷代先知來教導世人悔改順服,都被世人打殺。後來,就像是給兇惡園戶最後一次愛的機會,上帝差遣愛子,盼望世人會尊重他,但世人卻得寸進尺,殺了愛子,由於世人的可怕罪行鐵證如山,上帝只好消滅他們。
資料來源:Mary Ann Tolbert, 葛美娜譯,收錄於《婦女聖經註釋──新約》,Caral A. Newsom & Sharon H. Ringe編著,朱麗娟、林千俐等翻譯,周宏毅、林晚生等校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出版,2001年。
問題思考
1.耶穌復活後,首先向空墳旁的女性追隨者宣告,她們以「沒有把這事告訴任何人,因為她們害怕」做為回應(十六章8節),妳認為這些婦女是在「害怕」什麼?妳是否經歷過耶穌復活的大能?妳曾否「告訴任何人」?
2.在「撒種」的比喻中,四種不同類型的土地意喻四種聽道的反應,審視自己的信仰生活,妳認為自己屬於哪一種?試分享之。
3.無名小卒們向我們展示了結實纍纍的好土地,這些人具有哪些特質?這些特質是否在今日教會生活中被看重?教會在選擇同工時,是否將這些特質放在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