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7期 長老教會青年的出走問題探索 |
|
|
神學淺說 |
為什麼要「按手」﹖ |
|
關鍵字: |
作者/鄭仰恩
(現為台灣神學院教務長、副教授,主授教會歷史)
|
|
|
一般信徒在教會的崇拜禮儀中,多多少少會經驗到「按手」的儀式或做法:有時是牧者或長執在接受封立時的按手儀式,有時則是在比較傾向靈恩型態的特殊聚會場合中採用的按手禱告方式。到底按手有什麼特別的功效嗎?它的信仰或聖經根源是什麼?它的神學意涵是什麼?我們又應如何來看待它?以下就讓我們來探討這些問題。
※ 舊約中的按手 在整本聖經中,「按手」(laying on of hands)主要是代表一種禮儀的動作。在舊約中,最常見的就是獻祭的場景:不管是燒化祭、平安祭,或是贖罪祭,獻祭者必須將祭物帶到上帝的會幕門前,「按手」(samak)在欲獻的祭牲(動物)身上(參利未記一:4,三:2、 8、13,四:4、24、29、33);當一群人一起獻祭時,則可能是每一個人都將一隻手「按」在動物的頭上(出埃及二十九:10、15、19;利未記四:15,八:14、18、22;民數記八:12;歷代志下二十九:23)。這「單手按」的動作似乎意謂著,儘管有其他人(如祭司和助手)參與在獻祭的過程中,但該祭物的一切犧牲將會全然「歸屬於」(attribute to)獻祭者本身。換句話說,整個獻祭的行為已經藉著「按手禮」儀式性地轉移到按手者身上。 可以想見的,有學者根據獻祭的概念而推測「按手」,可能意謂著在獻祭者和祭牲之間可以產生某種罪惡或性格、情緒的轉移:罪惡的轉移代表該祭牲已成為獻祭者的替代者,此即通稱的「代贖性獻祭」(vicarious sacrifice)的理論;性格或情緒的轉移則意指該祭牲能成為獻祭者與上帝之間的溝通媒介,並代為傳達其心思意念。不過,也有不少學者反對這種說法,認為有過度解釋之嫌。 至於民數記八章10節中所提到以色列人為利未人按手的做法,因為整個儀式是發生在獻祭的場景中,我們最好將它解釋為具有「歸屬」的意涵。因此,根據上述的分析,它代表著利未人是以色列人對上帝所獻的「祭」,且他們所成就的一切功效都要歸屬於以色列人。 另外,在舊約中出現過三次在「非獻祭」場景中按手的案例: 1.利未記十六章21節論到亞倫在贖罪日,要把一隻原本歸給阿撒瀉勒(Azazel)的「代罪羊」(scapegoat)獻給上主1:「他要雙手放在羊的頭上,承認以色列人所犯的罪過、悖逆,和所有邪惡的事,把這些罪都轉移到羊頭上,然後指派一個人把這隻羊趕到曠野去。」 2.在民數記二十七章18節中,上帝命令摩西要按手在約書亞頭上,並指派他為繼承其職位的新領袖。 3.利未記二十四章14節則是處理褻瀆上帝的人:「把那個人帶到營外。凡聽見他詛咒的人,都要把手放在他頭上,證明他有罪,然後全會眾要用石頭打死他。」 在這三個案例中,和上述獻祭場合不同的是,按手的儀式可能都是用「雙手」,且它的主要意涵應該是為了「指明」(demonstrating)對象:亞倫以按手指明代罪羊就是以色列人之罪惡的承載者;摩西的按手指明誰將是他的繼承者;褻瀆案件之眾多見證人的按手則指明誰是犯罪者,在確認其見證的同時也表明願意為褻瀆者之死負責任。
※ 新約中的按手 在新約中,按手仍沿用舊約的基本模式,但是有兩個新的變化:一是獻祭的做法和意涵已經完全消失了,二是增加了按手與醫治、洗禮與聖靈的關聯。當然,按手總是發生於宗教性的場合,因此它常與禱告連結在一起。可以確定的是,按手已經發展為禮儀上的一個象徵性動作(symbolic action)。整體言之,在新約中,按手主要與下列四個層面有關。 1.醫治:事實上,在舊約和拉比的傳統中,按手從不曾與醫治有關,它也和神蹟無關。然而,耶穌確實通過按手來醫治人(馬可五:23,六:5,七:32,八:22-26;路加四:40,十三:13),初代基督徒如亞拿尼亞和保羅也以按手來施行醫治(使徒九:12、17,二十八:8)。 2.祝福:耶穌以按手來祝福孩童(馬可十:13-16),且視他們為具有被接納進入上帝國的正確態度。值得注意的是,路加福音二十四章50節也提及耶穌在復活後,向門徒顯現的最後一次「舉手給他們祝福」。 3.領受洗禮和聖靈:在使徒行傳中,按手與「領受洗禮和聖靈」密切相關。最明顯的是十九章5-6節,那些先前曾領受約翰洗禮的人,在保羅的指示下奉耶穌的名洗禮,「保羅為他們按手,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講靈語,又宣講上帝的信息。」另外,使徒行傳八章16-19節及九章17節的記載也將按手與領受聖靈連結起來。與此相關的,希伯來書六章2節中提及的「按手禮」也應依此解釋。 4.指派任務或設立聖職:耶穌本身並未以按手的方式設立門徒,十二使徒的候補者馬提亞在被選立時也未被按手。然而,或許是受到第一世紀下半葉時猶太拉比的封立儀式之影響,新約時代的封立儀式往往是通過按手的方式。其中,使徒行傳十三章3節提及,聖靈指示安提阿教會的領袖要指派保羅和巴拿巴去從事宣教的工作:「於是他們禁食禱告,給他們按手,派遣他們出去。」另一方面,許多學者主張使徒行傳六章6節似乎是基督教團體設立聖職的最早場景之一,其中包含了由使徒召集、說明,並由會眾贊同、推選、設立等明確的程序。另外,保羅和巴拿巴也在路司得、以哥念和彼西得的安提阿「為各教會按立長老,禱告和禁食後,把他們交託給他們所信靠的主。」(使徒十四:21-23)。最後,提摩太接受按立一事也是常被討論的主題:不管他是由眾長老(提前四:14)或保羅(提後一:6)所按立,保羅似乎將按立聖職與領受聖靈的恩賜二者相連在一起。然而,有趣的是,保羅在別處也勸勉提摩太「不可隨便給人行按手禮」(提前五:22)。總結來說,基督教團體在設立儀式中特別強調使徒的權威,且總是伴隨著禱告。
新約時期後,其他教會歷史文獻顯示按手禮繼續被使用在教會的祝禱、醫治、接納悔罪者、授予聖職等場合,也被應用在各種洗禮的程序中,包括洗禮前的驅魔、信仰告白、實際施浸、洗禮後的祝福與抹油等。初代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更指出,洗禮後的按手主要是表明聖靈所授予受洗者的恩賜,事實上這也可能是西方教會將洗禮與堅信禮分別開來的開始。
※ 按手的基本意涵及其應用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將按手的基本意涵了解為一種「祝福的授予」(bestowal of blessing),它的形式可能包括一般的祝禱,或是為身體健康的特別祈求、為悔罪者的赦免和再接納其入信仰團體、為進入聖職者的確認和肯定,或是祈求聖靈的特別恩賜等。換句話說,按手代表著向上帝祈求恩寵和祝福。因此,按手的禮儀總是和祈禱連結在一起,且各有所用:祈禱將所期望於上帝的特定祝福表明出來,按手則是指明期盼上帝祝福的對象。
初代基督教的藝術作品也可以證明按手的「祝福」意涵。以羅馬的Maria Maggiore劇場中的馬賽克畫「以撒祝福雅各」為例,儘管聖經並未明言,但在畫中以撒的右手就是按在雅各的頭上。再以著名的石棺雕像「耶穌以五餅二魚餵飽群眾」為例,耶穌的一隻手是按在餅上,另一隻手則按在魚上。 總結來說,按手在舊約中主要是應用在獻祭或指派、替代他者的場景。因此,按手的動作就被賦予了「歸屬」或「指明」的意涵。到了新約時期以後,按手逐漸形成一個正式的禮儀,應用在各種不同的宗教場合中。然而,我們可以和多數學者一起斷定,按手的基本意涵應該就是「祈求上帝的祝福」。至於有些人特別喜歡強調按手與聖靈的恩賜二者之間的關聯,筆者認為,此一意涵只能說是諸多應用形式之一,是較次要的發展。 最後,我不免想起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在其草擬的《日內瓦教會法規》(Ecclesiastical Ordinances)中對設立牧師之形式所提出的警語:「論到如何引介牧師,我想使用按手是不錯的方式。這個禮儀原本就為使徒和古代教會所遵循,重要的是,它不應該導致迷信或造成失禮。然而,有鑑於過去充滿了那麼多的迷信,又唯恐醜聞會發生,最好是因為我們所處時代的軟弱而禁絕它。」確實,按手本身是一個禮儀,是象徵性的動作,目的是要祈求上帝的祝福,仰望上帝的恩寵。當我們在使用它或看待它時,不應該帶有迷信或魔術性的錯誤認知!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
|
註1.阿撒瀉勒的希伯來字原意不詳,可能是曠野鬼魔的名字。
參考資料 1.Robert F. O'Toole, "Laying on of Hands",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edited by David Noel Freedman et. al., Vol. 3,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pp. 47-49.
2.Everett Ferguson, "Laying on of Hands", Encyclopedia of Early Christianity, edited by Everett Ferguson,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0, pp. 530-531.
3.John Calv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Dillenberger, Missoula, Montana: Scholars Press, 197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