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21期 公民記者力量大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面對未知旅程,他展現生之勇氣,相信:「上帝總是為人開活路 ! 」
關鍵字:胡文池  布農族  福音  委身  文化 
作者/鄭仰恩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台灣布農族宣教先鋒胡文池牧師於2010年8月20日在台東關山自宅過世,享年一百零一歲,令人深深懷念。胡牧師過世後,他的女兒純美姐在電話中和我分享,她父親在離世前內心非常安詳,並一再表示:能夠安然度過這一生,感到非常有福氣,因為能夠到處分享上帝的福音,甚至有機會到美國留學,將所學貢獻給他所關懷的布農族人,到晚年親人也能圍繞在身旁,因此感到非常滿足、喜樂。聽到這裡,我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如此單純知足的信仰,如此對福音的真誠委身,真是最美好的生命見證。

我們要如何紀念這位可敬的牧者呢?以他的個性和想法,他不會喜歡我們在這裡一昧地讚揚他或歌頌他,而是要我們將一切的榮耀和讚美歸給上帝。事實上,我們若回顧他的一生,將會發現,他美好的生命正是要顯明上帝的恩典和榮耀。當我重讀胡文池牧師為了紀念其他同工(包括孫雅各牧師、葉彼得牧師、駱先春牧師、陳金山博士等)所寫的文章時,我發現,他總是看到他們因擁有基督的生命而展現的美好特質。在他對這些人的感念文章裡,我讀到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這些人都領受了福音使者的使命,也因為上帝的恩典在他們身上顯明了莫大的力量,進而成為感人的信仰見證。這讓我想起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自述其傳福音的基本態度,以及他的信仰哲學。以下就依保羅在林後4:1-12裡所表達的信念來呈現胡牧師的生命特質。

傳揚真理的福音使者

保羅在林後4:1-6談到他傳福音的基本態度:他傳揚真理,絕不喪膽,因為知道所傳的是有關上帝恩典、憐憫的好消息。他只傳耶穌基督,不傳自己,並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成為眾人的僕人。他也確信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真像,上帝的光照在我們心內,也顯明在耶穌基督身上。

胡文池牧師於1910年4月28日出生於台北新莊,公學校畢業後進入淡水中學就讀,再入台北神學校深造,畢業後在苑裡、頭城、花蓮觀音山、大甲等教會牧會,1947年奉孫雅各牧師之命前往台東關山開拓布農族的宣教工作,除從事巡迴佈道、訓練本地同工外,也積極投入布農語聖經的翻譯工作。等到他於1971年退休時,布農族教會已超過六十間,信徒超過一萬兩千人,約佔當時族群人口的一半。退休後,他也繼續關懷布農族教會及肺病療養院,並先後協助東里、中坡、花蓮懷恩教會,以及美國紐奧良台福教會的工作,可以說盡心盡力。

胡牧師於1935年和葉寶玉女士結婚,婚後育有二男六女。值得一提的是,由孫理蓮女士創設的芥菜種會於1961年在關山開設「瑪利亞山地產院」和「山胞肺病療養院」,胡牧師擔任院牧,胡師母為瑪利亞山地產院院長,十年中共接生五千多位原住民孩童。

胡牧師的一生就如同保羅一樣,是一位坦然無懼、為真理作證、永不後悔的「福音使者」。他效法保羅的「認同」原則:「在甚麼樣的人當中,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用甚麼方法,我總要救一些人。」(林前9:22-23)因此,他入鄉隨俗,認真學習布農語,過著和族人相同的簡樸生活,布農族信徒喜稱他為”Tama Hosong”(即「可敬的長輩Hosong」)。

瓦器裡的寶貝


 

接下來,保羅描繪出一幅對後世深具影響力的圖像:瓦器裡的寶貝(the treasure in earthen vessels)。用他的話來說:「擁有這屬靈寶物的我們不過是像普通的瓦器,為的要證明這無上的能力是屬於上帝,不是屬於我們。」(4:7)。在此「寶貝」是指耶穌基督,「瓦器」是指傳達或承載基督的工具,亦即指我們或是我們所做的工作。因此,有學者以「瓦器做的燈臺」為例,說明耶穌是燈火,我們是燈臺。當代美國神學家布朗(Robert McAfee Brown)指出,「瓦器裡的寶貝」正是新教的精神,也反映了改革宗傳統的信仰態度:

一方面,中世紀的天主教會傾向於將瓦器等同於寶貝,因而視教會如同上帝國,認為教宗就是耶穌基督在世上的代表,若接受教會所分配的聖禮就等同於接受救恩,卻忘了自己只不過是瓦器而已。另一方面,小派的教會則以為既然擁有了寶貝,就可以將瓦器捨棄;他們竭力追求屬靈的生命和恩賜,以「真教會」自居,認為自己是「上帝唯一的選民」,卻忘了自己和他人一樣是活在現實的世界中,具有瓦器的本質。事實上,現今有些靈恩派的領袖習慣將「聖靈」掌握在手中,認為自己所做所為就是聖靈臨在的表現,以為聖靈是人可以「操弄」的,卻忘了自己是瓦器,也反映出這種偏差的信仰心態。

相對於這兩種傾向,新教(特別是改革宗)傳統比較能體認到:一方面,我們因擁有耶穌基督做寶貝而擁有屬靈的力量,但同時也知道,自己或自己所成就的工作只不過是瓦器而已,我們必須持續活在上帝的恩典中才能展現能力。

確實,沒有寶貝的瓦器是「敗壞的」、「需要改革的」,因為所有依靠自身的作法往往只是徒然、虛空。瓦器必須不斷擁有屬靈的寶物才能支取力量。如巴斯葛(Pascal)所言:「人是萬物中最脆弱的,一滴水、一口氣都有可能殺死他… 人是蘆葦,是所有創造物中最脆弱的,但因為人有思想,他是一枝思想的蘆葦,所以他在受造物中也成為最尊貴的。」確實,我們是瓦器,但因我們擁有耶穌基督,我們就有上帝無限的力量和我們同在。人需要上帝所賜的恩典、勇氣、智慧,才能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挑戰、以及複雜多變的情勢,如同當代帶有強烈改革宗氣質的美國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的禱詞所提醒:「上帝啊,賜給我們恩典,讓我們以平靜的心來接受那些不能被改變的事物;賜給我們勇氣,讓我們去改變那些應該被改變的事物;賜給我們智慧,讓我們能分辨這二者。」

胡文池牧師深知自己是有限的人,是「會敗壞的瓦器」,他總是一再地提起自己的軟弱:

他談到自己從小體弱多病,沒想到卻因而有機會就讀淡江中學(其後每天五點起床以冷水擦洗身體,磨練身心)。

他在淡江中學的紅磚路上撿到台北神學校的相片,以羨慕的心期待能前往就讀,一生為主做工,終於如願。

他自認能力平凡,因此經常面對「生產講章」之苦,內心常常焦慮緊張,戰戰兢兢。

他自認性格率直、內向,不善交際,比較不適合於平地傳教,似乎上帝自母胎中就已選定他為「山地文字工作者」,取名「文池」是因為可用池內之水來灌溉靈性貧瘠的山地。

確實,胡牧師知道自己是瓦器,是脆弱易碎的,不能靠自己做什麼。然而,他擁有屬靈的寶物,也就是基督,是福音的光,因此他擁有莫大的能力。他自己告白:「我身瘦、腳長,是上帝要我在山上奔跑傳福音。我未曾頭痛,是因上帝要我完成聖經翻譯的艱難工作。」他真的是「擁有寶貝的瓦器」,是依賴上帝恩典生活的人,是上帝所重用的福音使者。1982年6月15日,台灣神學院因為感念他對布農族的宣教貢獻,頒給他「榮譽神學博士」(D.D.)的學位。

基督徒的信仰哲學

那麼,「擁有寶貝的瓦器」會展現出怎樣的信仰哲學呢?保羅進一步在林後4:8-9以四個短句來描述,這樣的信仰態度也可以說是胡牧師一生的信念。

1.「我們遭遇各樣的困難,卻沒有被壓碎」(意為「不致無路可行」):

這句話特別讓我們想起1947年那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宣教旅程:那年夏天,孫雅各牧師在他淡水的書房裡對當時在大甲牧會的胡文池牧師攤開台灣地圖,手指向台東布農族地區,希望他能夠前往宣教。當年,胡牧師37歲,牧師娘29歲,他們帶著五個孩子(其實,師母肚子裡還有一個)走向交通不便、讓人水土不服、毒蛇猛獸出沒的高山峻嶺。這是一趟台灣宣教史上的偉大旅程:他們先坐火車到蘇澳,再從南方澳搭船到花蓮(艱辛水路八小時),然後因鐵路受損,在花蓮親戚處住了三個星期;其後勉強出發,先搭大卡車到鳳林,剩下的路不通就用走的;胡牧師自己釘了一台木製迷你車,是由舊「乳母車」的四個車輪加上五片木板釘成的木箱所組成;他將兩個分別為一歲和四歲的孩子放在裡面,一路推車前進(自稱「不三不四的小隊伍」),牧師娘則牽著七歲的孩子,和十歲和十三歲的另兩個孩子隨後步行,一路走到關山;共走了三天,第一晚住光復,第二晚住瑞穗(當晚牧師娘必須用爬的上樓梯,隔天不得不在兩隻大桂竹上綁著藤椅,做成椅轎來扛她)。結果,他們第三天抵達關山,一住就是26年,在布農族人當中工作,翻譯聖經,編輯聖歌集和文法書。這是胡牧師一家人的偉大宣教旅程,著實讓人感動。

2.「常有疑慮,卻未嘗絕望」:

2003年,我帶著一群玉山神學院的學生一路開車從花蓮南下,前往關山訪問胡牧師,他雖然說話不多(主要是因為太客氣),但學生一定記得胡牧師鼓勵他們、為他們打氣的話:「人生會有很多挑戰、讀書會疲累、服事會遇到阻礙,但千萬不要灰心,上帝不會讓人絕望的」。他也以自身所經歷上帝「轉禍為福」的例證來勉勵年輕人。這種總是關懷年輕人的精神讓我想到剛剛過世的小蘭醫生!

3..「有許多仇敵,但總有朋友」:

胡牧師一生愛人,以仁慈待人,沒想到,他於1959年11月13日前往美國哈特福宣教學院(Hartford School of Mission)研讀語文學一年,卻在隔年(1960年)的四月底發生在東里、卓樂服務的警員余保堂誣陷、迫害布農教會信徒的事件,這事件雖帶來傷害,也需要醫治,但它也讓布農區會反而奮興、成長,甚至建造了新的禮拜堂。

4..「常被打倒,卻沒有喪亡」(有英譯為”knock down, but not knock out”,就像是在拳擊場上被擊倒,但卻仍未出局):

胡牧師一生遭遇許多艱難與挑戰,但總不喪膽,不管是面對身體的軟弱與病痛、外在環境的挑戰、日本軍國主義的壓迫、堅持走服事道路所面對的試探、到東部宣教時面對未知的旅程、生活艱困養育家庭的挑戰,他總是展現生之勇氣。他心裡確信:「上帝總是為人開活路!」

效法基督的委身精神

 
為什麼保羅能夠擁有這種信仰態度?保羅的秘訣是甚麼?我想,就是確信我們是「擁有寶貝的瓦器」。他如此告白:「我們的一生,常常為了耶穌的緣故冒著死亡的危險,為要使他的生命能夠在我們這必朽的身上顯明出來。這就是說,我們常常面對死亡,你們卻因此得生命。」這是基督徒效法基督精神的信仰態度。保羅進一步表達他從基督學習的委身態度:「讓死在我們身上發動,生卻在你們身上發動」。這正是「瓦器裏的寶貝」的精神。在胡牧師身上,我們看到這樣的典範,感謝上帝,將胡牧師賜給胡家,賜給布農人,也賜給所有的台灣人。
 
當代另一位改革宗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在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集中營經驗後,深深體驗到「盼望」在人生實況中的催迫力量,是一種令人面向「遠景」(vision)而勇敢存活的信仰態度。他對「瓦器裡的寶貝」提出有趣的詮釋:寶貝是指基督的福音,現今歐洲與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瓦器開始敗壞,裡面的寶貝流了出來,而為舉世所認識,不再受瓦器的限制。如今,這寶貝成為在亞洲、在非洲、在拉丁美洲,以在地人、本地人的身份與方式,以自己的「瓦器」來承接,來擁有。我想,胡文池牧師正是一位在布農族的生活與文化處境中承接寶貝的台灣瓦器!
 
[本文改寫自2010年9月11日胡文池牧師告別禮拜講稿,地點在台東關山教會] 
同作者相關文章: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1 期 公民記者力量大 (33-3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1期  2010年  12月 公民記者力量大 121
本期主題:公民記者力量大
發行日期:2010/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目錄s/
漫談新聞自由與自律
政媒聯手下的公共事務無能症
誰在寫歷史的初稿?──新聞業危機聲中的全球公民媒體
公民記者力量大
網路獨立媒體游擊青春記
在曠野發聲──以基督教小眾媒體介入公民運動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風雨中的一顆星--阿瘦皮鞋羅水木的受洗之路
「黃金傳說」之沒有超市的一星期
希望的遊行——在該撒威旗下跟隨耶穌
遇見青少年──一群正在學習如何駕馭能量的新手
公民記者kap網路福音
累、淚、捩——我看電影《父後七日》
2010TSCM營會感想
《新使者》二十年雜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