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5期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
  於德麟兄休養生息中接下「團隊編輯」工作的首棒,心情頗為沈重;又在美麗島事件即將屆滿二十週年之際看到幾位過去反對運動的大老紛紛因病住院的報導,更覺心傷,但願德麟兄早日康復,也懇求上帝特別關愛、憐憫那些曾經為台灣犧牲、奉獻的人。

  本期除了「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的主題文章外,我們也增刊了「921震災」的特稿。主題文稿共七篇,概述如下:

  黃伯和牧師的「全球化趨勢對教會的挑戰」一文言簡意賅地為全球化趨勢做了基本概述,並道出它的兩面特質:它因著交通、資訊的快速進展而拉近了人類社會的距離,然而,它又藉助在資本和消費市場背後種種不易察覺的跨國勢力來操控人類的日常生活。因此,它對教會的宣教將是一個全面性的挑戰。黃牧師認同社區主義的抗衡模式,並呼籲讀者踴躍參與以「營造共同體.落實上帝國」為主軸的「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

  廖弘源教授在「如何面對21世紀資訊新時代的來臨」一文中也指明資訊全球化的雙面影響與衝擊,他強調教育下一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台灣本身自主性文化特質的迫切性。專研社會學的年輕學子張馨文的「全球化與心靈帝國」一文思路明晰,分析了心靈帝國的基本特質,也為信仰與社群在此帝國中的關鍵性角色請命。一向以批判見長的以撒克.阿復傳道師在「全球化脈絡下的社會實踐」中探討了國家認同與社區/部落運動二者在全球化衝擊下的困境。他指出,跨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促成了公民社會的重構,但也鬆動了國家主體意識和文化認同,唯有藉助社區主義以及部落自主性組織的結盟才能重構集體記憶和文化特質。甫由英國學成歸來的年輕學人林益仁老師則在「教會對生態環保背後『全球化弔詭』的積極回應」一文中質疑台灣生態政策的粗暴以及所謂「全球」或「國際潮流」等概念背後的虛妄面。他建議教會應重新詮釋聖經中「人與自然之關係」的信仰意涵,並藉助社區的「環境論壇」來實踐信念。

  目前擔任世界歸正教會聯盟主席的宋泉盛博士在訪問稿「普世教會的全球化問題」中呼籲教會應由全球化的主導操控中覺醒,著眼於人類心靈文化的重建工作,並讓真實的聖靈運動「全球化」,成為巨大的倫理改造力量。具有長期社區參與經驗的黃肇新老師用「兩刃的利劍」來形容全球化,也指明「轉向社區」已成為另一股抗衡的世界性潮流。他建議以「普世教會在地紮根」的模式來推動21世紀的宣教工作。

  接著,在「921震災」的特稿中,羅榮光牧師以「疼惜生命,分擔苦難」為題來強調生命的價值與尊嚴,以及教會應委身於人民苦難中的信仰態度。許素芬姐以參與第一手現場實況的角度報導了鳳山地區教會參與災後救難工作的體驗。芽檬.巴掃和陳諭萱的兩篇短文都是親身經歷地震災情後的心情故事,也有深刻的信仰反思,令人感同身受。東海長青團契的「祈禱小卡」則反映了年輕大專朋友們對受災處境的感受。

  本期的「台灣教會人物檔案」刊出由林淳義先生編寫、莊德璋牧師整理的「劉俊臣牧師—— 第一代的台灣人牧師」。此文清楚交代劉牧師的重要行事,介紹他對巴宰和西拉雅這兩個平埔族群的認同與服務,更描繪了初代台灣本地傳道人的真實面貌。本期「潮流.脈動」由總會同工江淑文探討「考研究所補習班」的問題。她以當年自己準備研究所考試的經驗為例,指出準備及應考過程本身就是寶貴的學習經驗,並大嘆制式化補習班文化的僵化與不值。

  在「文化.藝術」方面,專研台灣早期教會音樂的江玉玲老師以「咱當就近主」這首囝仔詩為例,說明了歌詞與曲調之間糾結演變的複雜關係。她的文章譜文並茂,同時交代了台灣早期聖詩的發展簡史。陳耀武通過對自然世界的體驗譜寫了「花花世界啟『視』錄」,文筆細膩感人。本期的「厝邊頭尾」介紹了「明道教會在九張犁社區的服事」。作者江孟哲牧師發現,教會與社區愈是緊密結合,彼此的互動與信任就愈強化,事工往往水道渠成。

  林瑞隆院長在「神學淺說」專欄中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童女生子」的時代背景及神學意義,他也指出「童女感孕」比「童女生子」更能傳達此一教義原本的指涉意涵。本期「感情.婚姻」共收錄洪麗芬老師的「『性』『不性』有關係」和優蒂的「天涯真的若比鄰嗎﹖」,前者以論理的方式討論「婚前性行為」的問題,並具體地提出自我規範和遵循的原則;後者則以海外學子的生活為例,探討現今網際網路世界中「千里一線牽」的感情交往模式及其衍生問題。

  盧俊義牧師在「解惑之窗」單元中針對最近921震災時,因為中寮教會將禮拜堂開放給受災戶停放棺木而導致有會友疾呼「上帝的聖殿遭污辱」一事提出看法。在文中他詮釋了「聖殿」的歷史背景,指明聖殿與禮拜堂之區分,並認為中寮教會這種願意與受難者站在一起的做法值得讚揚。在「信仰.生活」方面,葉景安的「面對面」是一篇對信仰生活的真誠反思,服務於台大醫院精神科的信男兄則介紹了該院的愛心團契,並藉著聖誕活動的籌劃探討聖誕節的意義。竹白所提供給「新點子」單元的「耶穌抱報」一文雖爆笑,但卻也引出了「禮拜氣氛是否需要刻意營造」的嚴肅議題,值得進一步深思。

  陳南州牧師基於長年的教學經驗,以過來人的身分在「老師開講」系列中鉅細靡遺地將他所體會的「讀書之道」分享給後進學子,用心感人,讀之必然受益良多。本期的「大專世界」則收錄了三篇年輕學子分別在大專世界中參與志工訓練、擔任團契幹部舉辦活動,以及由絕望到重新建立自信的信仰體驗。

  在沒有德麟兄陪伴的日子裡,但願大家以期待、喜悅的心,熱情的閱讀新使者,一如往昔﹗
同作者相關文章: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5 期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3-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5期  1999年  12月 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55
本期主題:全球化的挑戰——教會如何迎接21世紀
發行日期:1999/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分享自己
編者的話
全球化趨勢對教會的挑戰
如何面對21世紀資訊新時代的來臨
全球化與心靈帝國
全球化脈絡下的社會實踐——台灣的國家認同和社區/部落運動
教會對生態環保背後「全球化弔詭」的積極回應
普世教會的全球化問題
普世教會在地紮根——教會的宣教運動如何回應全球化
疼惜生命,分擔苦難——921大震災的省思
921——世紀大災難,我們做了什麼?
走過集集大地震
上帝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星光演唱會」祈禱小卡
劉俊臣牧師——第一代的台灣人牧師
這下補過頭了——論研究所補習班
一首囝仔的詩——「咱當就近主」
花花世界啟「視」錄
要我為你做什麼——明道教會在九張犁社區的服事
論童女生子
「性」「不性」有關係
天涯真的若比鄰嗎?——寫給在海外寂寞孤單的你
上帝的「聖殿」遭污辱?
面對面s
談讀書——我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我的志工訓練生活
菜鳥上路
心情點唱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