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17期 正視貧富差距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如果一個基督徒每逢談到貧窮,總是硬要將它解釋成「心靈的貧窮」,這應該是對福音的嚴重誤解。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牧師,台灣神學院學術副院長)

 

《新使者》雜誌邀請我為文探討「貧富差距」這個議題,因為這學期剛好開了「第三世界神學」的課程,因此試著從此一觀點提出一些看法和大家分享,盼望對生活在台灣處境的我們有一些提醒和反省。

何謂第三世界的觀點?

首先定義什麼是「第三世界」?根據《普世合一運動辭典》,第三世界通常指「發展中的國家」,用來對比第一、第二世界中的「高度工業化的經濟發達國家」。近年來,因為這個名詞似乎帶有負面和貶抑的意涵,因此有人主張改用「三分之二世界」(two-thirds world),意思是指這些生活在困境中的國家及其人口事實上佔全世界的絕大多數。

最早使用這名詞的,可能是1952年法國人類學家索維(Alfred Sauvy)在〈一個星球,三個世界〉一文中的分析。他借用法國傳統封建社會中相對於教士和貴族階級的一般庶民所屬的「第三階級」(the Third Estate)為類比,以「第三世界」指稱中東、南亞、中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的國家,並強調:「就像第三階級,第三世界什麼都沒有,但卻希望能有所作為且受到重視」。

於是,從冷戰時期的1950年代起,第一世界逐漸被用來指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為主的國家,第二世界則是以「華沙公約」(Warsaw Pact)為主的國家,第三世界則是指那些「非結盟國家的世界」(non-aligned world),也就是位於貧窮處境的國家。

已故當代宣教學者柯斯塔斯(Orlando E. Costas)在《解放的信息》(Liberating News)一書中則主張:「三分之二世界是指那些充滿宗教與文化的多元性,且居住著世上最大多數貧窮、無力且受壓迫人民的地區或現代生活領域,包括非洲、亞洲、加勒比海、拉丁美洲大陸、中東、大洋洲等地區。」根據此定義,應該還要包括在第一或第二世界裡被排斥、被邊緣化、被「內部殖民」的特殊社區或少數團體,例如在北美大都會裡的黑人區、拉丁語系或其他少數族群的移民區,或是進步國家中的原住民族群等。

這也讓我們聯想到加拿大原住民酋長曼紐爾(George Manuel)所主張的「第四世界」,包括全世界的原住民族和其他因族群或宗教因素而不被承認或排除在國家名義之外的團體,如庫德人、巴勒斯坦人等。

當然,也有對第三世界的概念提出異議者。奈波爾(Shiva Naipaul)在《第三世界的迷思》中主張:「第三世界是一個無血無肉的綜合體,讓個人及社會都失去其獨特性,試想想,將衣索比亞、印度和巴西置於同一面旗幟下,是既荒謬又具詆毀性的事」。另一方面,瑞典專研「全球健康」的學者羅斯林(Hans Rosling)也提醒我們,第三世界人民的平均收入、生育率、教育普及率、健康狀態等在近半世紀來已經有大幅度的改善且呈現多元面貌,不能再以刻板印象看待之。儘管如此,學者們卻無法否認全球貧富差距及不公義的政經結構仍繼續存在的事實。

貧窮:第三世界的實況與困境 

確實,第三世界一詞帶有被忽略、被剝削,具革命潛力的意涵,這當然和這些國家大都經歷過「被殖民」的經驗有關。無疑的,殖民主義是一種全面性的侵略,它不但破壞古老的政治秩序,也瓦解舊的生產方式與經濟生活,並造成空前的貧窮問題。儘管它對傳統社會階級或兩性關係能夠提出改革性的批判,但殖民者往往罔顧古老的傳統智慧,強制輸入西方教育形式,造成人民心理和感情上的創傷,加上對本地人的宗教感情和文化認同不予尊重,甚至對當地宗教採取「破除偶像」式的毀壞,留下無以彌補的創傷。此外,從「依賴理論」的觀點來看,第三世界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中,常變成「國際分工市場」裡的依賴性「邊緣體」,結果是財富不斷流往中心,反而是邊陲地區處於持續性貧窮狀態。

為了避免將不同處境混在一起討論,讓我們就以拉丁美洲為例來說明。許多歷史學者早已指出,歐洲勢力自從1492年「發現」新大陸(也就是「拉丁美洲」的緣起)以來,就已犯下不容否認的「原罪性惡行」。容我借用西裔薩爾瓦多神學家索布理諾(Jon Sobrino)常舉的一個例子:在1492年後的七十年間,當地的原住民人口被縮減到僅剩原本的15%,諸多傳統文化更被摧毀貽盡,經歷了人類學上所指稱的滅亡。這樣的結構性創傷,事實上從未復原過,至今仍在衝擊著拉美社會。對索布理諾來說,成千成百萬的窮人所經歷的貧窮以及伴隨而來的死亡及尊嚴的失落,仍是地球上最嚴重的傷口。

問題是,這樣的傷口在第三世界隨處可見。另一位西裔薩爾瓦多神學家愛拉庫里亞(Ignacio Ellacuria)曾哀嘆道:「僅僅就因出生在薩爾瓦多、海地、孟加拉或查德,比起出生在美國、德國或西班牙,人們就無可比擬地嚴重缺乏生命、缺乏尊嚴。」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全球整體經濟及存活率有相當幅度的成長,但現今席捲各地的「全球化運動」在經濟層面上明顯帶有侵略和殖民的特質,「北方」的國家以強大而先進的經濟優勢主張全面的自由貿易,這在不斷增強的競爭市場裡帶給她們更多的特權和財富,相對地,「南方」的國家則是繼續經驗到更多的剝削、壓迫和邊緣化,造成南與北、貧與富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確實,二十世紀末的統計顯示,在工業化國家裡每人的平均年收入仍是第三世界國家裡十一億左右貧窮者平均收入的五十倍。

貧窮的代價是死亡?

面對貧窮所造成的困迫窘境,光是哀嘆或悲憫是不足以帶來改變的。然而,進一步的批判性思考或探索,往往卻是另一場災難的開始。巴西總主教卡瑪拉(Helder Camara)曾說:「當我關心貧窮者並給予麵包時,人人說我是個聖者;但當我詢問貧窮為何會發生時,他們卻說我是個共產黨徒。」薩爾瓦多總主教羅梅洛(Oscar Romero)甚至認為:「在一塊發生過如此多駭人聽聞的謀殺事件的土地上,如果都沒有神職人員列名其中,將是何等悲哀!」這不幸成為預言,隨後不但發生六位耶穌會士被謀殺的事件,羅梅洛自己也於。確實,貧窮所帶來的,是不同形式的死亡:第一種是緩慢但真實的,因為是經由不公義的結構(即俗稱的「體制化的暴力」)所促成的貧窮所引發的,正如拉丁美洲俗語所說:「窮人就是那些在他們的時刻未到之前死去的人!」其次,當窮人們威脅到這些不公義的結構時,因鎮壓和戰爭所帶來的死亡<

同作者相關文章: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7 期 正視貧富差距 (12-1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7期  2010年  4月 正視貧富差距 117
本期主題:正視貧富差距
發行日期:2010/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正視貧富差距
今日教會如何面對貧富差距現象
富教會與窮教會---主內肢體的互助如何可能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貧窮與疾病
共有資源互助管理:淺介歐斯瓊的經濟治理理論
上帝是窮人的保護者──淺談舊約中的貧富關係
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 路加福音的拯救
社會公平何在?──從反高學費運動談起
人類永恆的粉墨登場
來行這條路
高天香─台灣婦女神學的開路者
女性封牧60週年 盡心服事 成全美夢
我夢想著一個世界——從施密特牧師來台信息看人權
欠了債怎麼辦?
走過痛,那兒有生命!
十九歲的選擇
人生區間車
受鞭打kap毀滅
我還要再來神研班
學習走向各各他——47屆神研班參加後感
我從前風聞有?,現在親眼見到?
重新連線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