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66期 看醫生,信上帝——醫療宣教的歷史與精神 |
|
|
本期主題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
|
關鍵字: |
作者/鄭仰恩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副教授.教務長)
|
|
|
台灣人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在其《中西醫學史略》一書中將台灣醫學發展分為原始醫學、瘴氣醫學、教會醫學、日治醫學,和中華民國醫學等五個時期,並指出教會醫學時期(1865-1895)具有介紹西式醫療技術和傳播的重要功能。事實上,這段教會醫學的時期正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開創醫療宣教的重要時期,近代學者也多指出它在台灣現代化過程裡所扮演的啟蒙角色。不過,長老教會的醫療宣教工作並非僅限於晚清和日治初期,而是一直持續至今,然而它也必須面對整體時代、社會更大的衝擊和挑戰。
※ 醫療宣教-台灣宣教的契機: 眾所周知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醫療宣教肇始於英國長老教會來台首任宣教師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 1836-1921)在台南府城的工作。然而,可能較不為人所知的是,長老教會醫療宣教的「觸媒地」其實應該算是北部的滬尾和艋舺。原來早在1860年中,英國長老教會駐廈門宣教師杜嘉德牧師(Carstairs Douglas, 1830-1877)就曾和駐汕頭的金輔爾牧師(Hur Libertas Mackenzie, 1833-1899)進行了一趟北台灣的訪問旅行。他們二人到滬尾、艋舺訪視,發現居民相當友善,且語言能通,於是開始鼓吹台灣宣教,終於得到母會海外傳道委員會批准,並決議以「醫療傳道」為宣教主軸。換句話說,這個「北台灣經驗」是台灣醫療宣教的契機和轉唳點,也是「馬其頓的呼聲」。
※ 英國長老教會的醫療宣教: 台灣首任醫療宣教師馬雅各在杜嘉德的陪同下於1865年5月29日登陸打狗,連同漳州傳道陳子路、醫療助手黃嘉智、僕人吳文水等一行五人,在當時的台灣府城(台南)大西門外看西街租屋,6月16日開始傳道並施醫,該日為台灣宣教紀念日。馬雅各的醫療宣教非常有成效,頭十天中就有每日50多名病患的記錄,也有高長(1837-1912)成為第一粒果實。然而,他的工作很快就遭到本地漢醫的仇視和反對,甚至傳出洋醫生殺害小孩,挖眼睛、取腦髓製藥的謠言。7月9日城民群起暴動,馬雅各不得不於12日撤退到旗後(今旗津,當時有領事和英商居住)。1866年6月他在旗後建立台灣首間長老教會禮拜堂。該年9月又在禮拜堂對面建造一所可容8名病患的醫館,是台灣的第一所西式醫院。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時期打狗的中國海關也聘萬巴德醫師(Patrick Manson, 1844-1922)擔任醫療官,負責診療外籍人士兼作氣象報告。他在台期間就已研究痲瘋(癩病)、象皮病、瘧疾等,後轉往廈門、香港服務,回英國後於1898年創設倫敦熱帶病醫學校,被稱為「熱帶醫學之父」。後來杜聰明博士創設高雄醫學院,並一再強調高雄是台灣西洋醫學的起點,也是世界熱帶醫學的發祥地,確實如此。
南部宣教事工的突破點,應該是西拉雅族(Siraya)教會的建立。馬雅各於1865年12月和英商天利行職員必麒麟(William A. Pickering)前往府城周邊的平埔社訪問,首次與平埔族和高山族接觸,並為他們施藥、醫治瘧疾。這當中最獨特的經驗就是馬雅各一行人因被視為早期荷蘭殖民者的「紅毛親戚」而受到平埔族人的歡迎接納。這次的平埔經驗也使馬雅各心生向平埔族進行醫療宣教的念頭。1869年起,通過醫療的媒介,新市、木柵、柑仔林、拔馬、崗仔林等教會紛紛建立,其中平埔族頭目李順義是最初的信徒和本地教會領袖。
1868年發生碑頭(鳳山)教難,教會受到大迫害。事後,馬雅各希望在台灣府重建宣教中心,因而將旗後、碑頭教會交給李庥牧師(Hugh Ritchie, 1840-1879)負責,將醫館托付萬巴德醫師,而與吳文水、高長於該年底重返台南。他們在府城內二老口典租一間大厝,作為醫館、禮拜堂、起居間,教士會稱之為「舊樓」,民間則稱「許厝」。馬雅各醫術高超,求醫者眾,近從府城周邊山區和內山諸社,北至嘉義、岩前,更遠的從中部的大社、烏牛欄等地前來就醫。
1870年底,岸裡烏牛欄社人潘開山武干因為打獵時槍隻走火受傷經必麒麟介紹給馬雅各醫治,住醫館二月餘,病得醫治且接受道理,就將福音傳到巴宰族(Pazeh)的岸裡大社、埔社、內社(鯉魚潭)、牛睏山,和大湳等地。馬雅各且於1871年起開始派傳道師前往該地區,早期傳教者有李豹和卓其清等。 整體言之,等到馬雅各於1871年返英休假時,他開啟醫療宣教工作以來的三個宣教區逐漸明朗化:府城東方山崗地區的西拉雅族群、中部的巴宰族群,以及嘉南平原地區的洪雅(Hoanya)族群等。很明顯的,這三個教區主要都是藉助醫療宣教的成效來建立的。
※ 加拿大長老教會的醫療宣教: 十九世紀後半,北部以茶葉和樟腦為主的對外貿易逐漸凌駕於南部的糖業貿易之上,全島經濟、文化中心遂轉移到台北府城。加拿大長老教會派至海外的頭一位宣教師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漢名偕叡理)就於1872年3月9日在李庥牧師、德馬太醫師(Matthew Dickson, 1842-1909)的陪同下抵達滬尾,是日為北部教會設教紀念日。馬偕雖非正式的醫生,但卻是一個具實效的醫療宣教者。他曾說過:「患者得到醫好,就是我的醫學文憑」。他無論所到何處,總是帶著醫治瘧疾的特效藥-「白藥水」(奎寧劑加檸檬汁)-以及拔牙的鉗子。他的拔牙技術極為高超,成效相當可觀。他也由倫敦購入特別的膏藥來醫治當時相當普遍的「腿膿瘡」。
此外,馬偕也教導學生基本的西方醫學常識,並在教會廣設藥局。1875年,北部教會第一位醫療宣教師華雅各(James Bruce Frazer, 1846-1929)來台,積極推動醫療工作,不幸其夫人於1877年病逝淡水,華雅各黯然離台。1878年馬偕曾與英國領事館公醫林格醫師(L. E. Ringer)共同發現人體內的「肺蛭蟲」,受到醫界矚目。1880年,馬偕創設『滬尾偕醫館』,是由底特律馬偕船長的遺孀為紀念其夫之捐款所建,這是北台灣最早的西式醫院。清法戰爭期間,偕醫館就曾因救助傷兵而得到總督劉銘傳的讚揚。馬偕也非常注重公共衛生,在各地訪問時也特別關心居家環境衛生,建議居民要經常除草、建造排水溝、使用大型窗戶,並注重消滅蚊蟲的工作。
論到醫療宣教的卓越成效和特殊貢獻,馬偕在1895年編集成冊的《台灣遙寄》(From Far Formosa)一書中提到:
醫療宣教的重要,已經毋需再強調了,這是凡知道近代宣教歷史工作的人都承認的。從我們在台灣開始工作時起,就重視主的話語和榜樣,並藉助醫治的藝術來開啟獲得直接效益的大門。在我預備作海外宣教工作所受的各種訓練中,沒有其他可以比我在多倫多和紐約所做過的醫學研究更具有實際的效用。
他也指出:「就破除偏見和消除敵視而言,拔牙比任何其他方法都更有效!」其後他更結論道:
這23年來,許多人得到醫治,更多的人得以減輕痛苦,這樣的服務讓他們對宣教有一個更寬容的態度。許多人自己接受了信仰,他們的模範也在親友之間流傳。所有這些醫療工作的輾轉影響力是無法估計的…許多人原本是真理的敵對者,且往往是在別無他法的情形下才被抬來給外國人看。不過,他們已經從敵人變成朋友。
這些話真是對醫療宣教的最佳詮釋。
※ 醫療宣教事業的開展: 1883年馬雅各再度來台,可惜不久因清法戰爭之影響及其夫人身體違和而必須返國,就此結束在台的工作。返國後他先後擔任剛成立的『倫敦醫療宣教協會』的總幹事和文字編輯,一直到年老力衰為止。在最後一次訪台時,他深感中部地區需要一個醫療宣教的基地,因而促成盧嘉敏醫師(Gavin Russell, 1866-1892)於1888年底來台,並於1890年創設大社醫館,且在彰化總爺街設巡迴醫療站。可惜盧醫師積勞成疾,於1892年因傷寒病逝嘉義,年僅26歲。大社醫館可以說是後來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先聲。
為了接續中部地區的醫療和傳道工作,英國長老教會於1895年底派了蘭大衛醫師(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與梅監霧牧師(Campbell N. Moody, 1865-1940)來台。自1896年11月29日起,蘭、梅兩人就以新興且較繁榮的彰化為醫療據點,並借用彰化禮拜堂為診療所,該地可以說是當時僅次於台南的「副宣教中心」,該日也成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的紀念日。他們也以例行性的醫療宣教模式來兼顧大社的工作。
1899年起,在禮拜堂旁建造了一座簡陋但具規模的醫院,可收容10名男女病患,老蘭醫生就此獨力不懈地工作。1907年新建醫院完竣,更具規模。老蘭醫生一面主持院務,一面培植本地優秀青年,教授醫學。他於1912年和連瑪玉姑娘(Marjorie Learner)結婚,老少蘭醫生兩代夫婦總共服務台灣人一百年,竭盡心力,別無所求。1928年,老蘭醫生將其夫人的右大腿皮膚移植在周金耀右腿創口部位上,以具體行動表現出「切膚之愛」,令人深深感懷。這段期間雖有文甫道(R. Harold Munford)、甘饒理(G. Graham Cumming)等醫生的協助,以及烈以利姑娘(Isabel Elliot, 1881-1971)所推行的護理訓練,但自1936年底起,由於時局變化,彰化基督教醫院就改由南部大會慘澹經營。其後本地醫師陳宗惠、蘇振輝、林乾朗、阮德茂先後擔任院長,積極任事。
在台南方面,自馬雅各返國後,英國長老教會先後又派了德馬太、安彼得(Peter Anderson)等醫師來台接續醫療工作。德馬太醫術卓越,深獲好評。他和甘為霖牧師(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於1874年在府城內彌陀寺後西竹圍地方購地,後經安彼得規劃興建,於1900年新醫館落成,即「新樓醫院」。1901年馬雅各二世(James Laidlaw Maxwell, Jr., 1873-1951)來台繼承父志,他和護士太太兩人前後在台工作23年,培育本地醫護人員,擴充醫院設備,推行戒改鴉片、性病防治,並關懷痲瘋病患,將新樓醫院建設為具有現代化規模的醫院。
1911年戴仁壽醫生(G. Gushue Taylor, 1883-1954)接任院長,注重護理和衛生教育,並於1917年得陳大鑼之助,以白話字著有圖文並茂的《內外科看護學》(Lai Goa Kho Khan-Ho-Hak)。此期間馬雅各二世曾進行一趟台灣南部、東部及離島的醫療傳道之旅,戴仁壽也有澎湖的醫療傳道旅行。1900-1930年間可以說是新樓醫院的全盛時期,設有結核病者和「著猴」(體弱、養育不良)之幼童的專<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