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帝求助的詩 在《詩篇》關於感恩的詩中,一直都說到「懇求幫助」,似乎懇求上帝關注處於急難中的人(例如30:2,8,10;34:6,17;40:1;107:6,13,19~28;116:4;118:5)。在第107篇重疊的詩句中,提到那些如今已蒙拯救而喜悅的人,過去「在上帝尚未拯救他們」之前,曾「在急難中求告上帝」。《詩篇》偶而會引述上帝的話,其中有二處,上帝這樣說:「患難臨到的時候要求告我;我會拯救你,而你要頌讚我」(50:15)﹔以及「他們求告我,我要回答;他們在患難中,我要與他們同在。我要拯救他們,使他們得光榮」(91:15)。 我們再回頭來看上期「婦女新眼光」所提到聖經中那五位吟誦詩的婦女,其中就有四位曾哀求上帝的幫助。當以色列人在埃及當奴隸時,「他們向上帝求救,呼求他幫助他們脫離苦役」,而「上帝聽見了他們的呻吟」(出2:23,24)。美莉安的詩歌稱頌上帝解救他們脫離奴役(出15:21)。而在底波拉的時期,聖經上說,以色列人「呼求上帝幫助」(士4:3),上帝就回應了他們,並把耶賓王的司令西西拉「交在一個女人手裏」(士4:9),這也是底波拉在慶祝他們轉敗為勝所唱的歌中所說的。至於猶底特也是竭盡其力地祈求上帝的幫助(猶底特9:1~14,收錄於次經中)。 不過,把絕望中求告上帝而得解救描述的最清楚的,要算是《撒母耳記上》1:1~28的記載。第一章的前半段告訴我們,哈娜沒有生育(然而當時的社會視婦女能生育為極重要之事)。對於無法生育,她的哀痛更因受她丈夫的第二位妻子的辱笑而加深(撒上1:6),哈娜因此「非常難過,一面痛哭,一面向上主禱告」(撒上1:10),祈求上帝給她兒子。而當聖殿的祭司以為她喝醉了酒而責怪她時,她回答說:「我心裏愁苦,正在向上主傾吐我的苦情。……我一直在禱告,因為我極度的悲傷痛苦」(撒上1:15~16)。而一直等到上帝回應了哈娜的祈求,在她生了撒母耳,又斷了奶,且把撒母耳獻給上帝,服事上帝後,哈娜才做了在《撒母耳記上》2:1~10的詩文禱告。詩中讚美那位不斷轉變狂傲者或謙卑者、富者或貧者、勇者或軟弱者、不育者或多產者命運的主宰。 雖然,哈娜在聖殿哀求上帝幫助的禱告詞沒有被記載下來,但從故事的生動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她所禱告的和《詩篇》的許多禱告詞必是十分類似。《詩篇》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詩文格式都是如此:即那些忠信者把他們的懷疑、害怕、痛苦、憂傷、自責,和憤怒等以文字直接向上帝發出。這類的詩在《詩篇》被稱為「哀歌」(英文為laments),而不論中文或英文的翻譯名稱,都不足以表達除了哀傷之外,文中所帶有之儘早獲得解救的祈求。 哀歌的作者就像哈娜哀痛自己的不育一樣,把內心的恐懼、不甘、絕望和不悅都與上帝分享。他們不是消極地只靜待上帝去發覺他們的苦難,然後伸出援手來幫助他們,他們本著對上帝不變的愛的信心,竭力地哀求,且相信不論他們心中的感受是如何,或是他們說了什麼話,上帝必不會因而拒絕他們。 憤怒、被排斥和痛苦的詩 人在危急時所寫的哀歌詩,最能真切地道出人內心深處的感受和期望。這些誠信者所陷入的困境包括人所可能遭遇的一切情境,從貧困潦倒到病魔纏身,從遭敵人羞辱迫害到被好友出賣。這類的詩雖然可能依詩人所遭遇之哀怨事件的性質不同可再細分,但若要以此細微的區別來判定詩人當時的情境,就得小心了,因為陷在困境中的人,其感受可能很複雜。例如在病痛和憂悶時,人會認為自己被朋友離棄(如《詩篇》第38篇),而當人受到迫害時,也會同時感到寂寞和被孤立(如《詩篇》第42篇)。 詩人通常會用一般性或比喻性的詞句來形容他們的敵人(前者如義人或惡人,後者如牛、獅、吼叫的野獸),及敵人對他們所做的惡事(如追殺我、嘲弄我、設下陷阱等)。而當整個群體提到他們的敵人時,通常所指的敵人為敵軍(如《詩篇》第44篇)或天然災害(如旱災或飢荒)。至於個人說到敵人時,就較難明確知道所指的敵人是誰。例如《詩篇》41篇,敵人可能是死亡(第11節)或是那些期待他死亡的人(第5節)。 祈求報復的詩 有時《詩篇》哀歌的祈禱者會做不友善的祈求,請求上帝懲罰他們的敵人。有一位詩人似乎對他的敵人的罪行未受到該有的懲罰而心有不甘,就祈求上帝「敲斷他們口中的牙齒」(58:6)。而另一位詩人則祈求「他們的名字從生命冊上被塗抹」(69:28)。而那些親眼見到耶路撒冷遭破壞並被俘虜到異國的人,則祈求上帝讓俘虜他們的人也受到同樣的遭遇。這些人這樣說:「巴比倫哪,你要被毀滅;照著你加給我們的殘暴報復你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抓起你的嬰兒,把他們摔在石頭上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137:8~9)。 盼望以《詩篇》作為禱告的婦女,可能對這類不懷善意的祈禱難以苟同,然而,讀這些詩或默想這些詩的人,並不一定就要贊同或景仰詩人的「報復心」。《詩篇》是詩人的描述而不是教導,是在描述人類的實情(就是詩人心中所想和冀望的),並不表示別人就得和他們有同樣的想法或態度。即使詩人能坦然無懼,向上帝做出這樣的祈求,他們也知道上帝並不一定就會應允他們的祈求。 從哀怨到確信 哀歌詩的特徵之一就是使用單刀直入的言語,詩人拒絕使用恭敬委婉的言詞。例如,《詩篇》第35篇和第44篇,詩人就直接了當地告訴上帝,該醒來了!起來關心他們,採取行動幫助他們,以免一切為時太晚。詩人也提醒上帝,人的壽命是短暫的,因此難以等到上帝伸張正義的時刻來到(《詩篇》第90篇)。而對自己所受之痛苦,詩人也以極其生動、誇張的詞句來形容。詩中最生動的部分是,詩人似乎不斷從禱告中感受到因著對上帝的確信,他們得以從哀傷、絕望中重新獲得力量,再度擁有希望與信心。 在《詩篇》的哀歌詩裡,這種從哀怨轉為確信的典型變化,我們可以透過《詩篇》第13篇來清楚了解。 《詩篇》第13篇第1、2節,詩人向上帝直接了當地訴怨:「上主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永久嗎?你不理睬我要到幾時?我還得忍受痛苦多久,讓悲愁日夜侵襲我?」在第1、2節裡,「多久」這句話出現了四次,這話與其說是在禮貌地詢問上帝,不如說是顯出詩人內心的不耐煩,抗議上帝為何還不採取行動(比較《哈巴谷書》1:2;《約伯記》18:2;19:2)。第3節是一個急迫的訴求,請求上帝做特別的回應(看顧我、應答我),而第4節裡,詩人指出為何他認為這是個合理的要求(別容許我的敵人說:我們把他們打倒了!別讓他們因我的失敗歡樂)。但到了第5、6節,詩人突然心境大變,變得對上帝充滿十足的信心。這種從哀怨和訴求突然轉變為信賴和確信,幾乎是《詩篇》所有哀歌詩的格式。 在《詩篇》第13篇中,詩人的確信是基於知道上帝「曾恩待(並將繼續恩待)我」。因此,不只是耐心靜候自己的痛楚被察覺,或其需要被滿足的人會獲得確信和保證,《詩篇》第13篇更讓我們看到:不壓抑或否認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而毫無保留地把它說出來,所用之詞語,雖然社會或宗教群體難以接受,但必然使說者重新獲得信心和確信。 確信的起伏 在《詩篇》裡,我們看到人的生命和信心的流轉,較類似海潮,而較不像溪河的漩渦。忠信的人有時確信,有時懷疑,就如同海潮有時漲有時落。在同一首詩裡,我們可看到詩人有時安詳,有時心焦。詩中所說的就如同人的生命一般,並非從焦慮轉為確信後,就完全無事。 例如《詩篇》第40篇,開始時是感恩和讚美,因為過去曾獲上帝救助,所以詩人非常了解上帝「不變的愛」和「信實」(40:10)。但詩的第二部份,詩人就轉而向上帝求助,說:「上主啊,求你救我!求你快來幫助我!」(40:13)。又如《詩篇》第88篇,詩人回顧上帝以往所行的奇事(10、12節),並述說上帝廣為人知的「不變的愛」、「信實」和「救助」(11、12節)。但在整首詩裡,即使詩人對上帝存有這些記憶,仍無法使他脫離「幾乎至死」的苦悶。這首詩最後以黯淡來結束,誠如神祕家所謂的「處在黑夜裡的靈魂」。 信賴和確信的基礎 忠信者在遭受危險、痛苦、憂悶時,如何能知道上帝是可信賴的,是「及時的幫助」呢?(46:1)脫難者在回顧過去身、心、或靈受到威脅卻得以及時脫難時,如何知道他們得以倖存是「耶和華的作為」呢?(118:23)在《詩篇》裡,我們看到藉由過去的經驗(詩人本身的經驗,或是他們先人的經驗),忠信者得以知道並仰賴上帝及時的幫助。例如,《詩篇》第77篇,詩人在創作時是處在極為焦慮的情況下(第7、9節),但他卻表現出《詩篇》一貫的性質,轉而回顧過去,從中獲得確信。因而在第11節,詩人就說:「上主啊,我要記住你偉大的作為;我要回憶你往日所成就的奇事。」 《詩篇》在傳統上被稱為讚美的「詩」或「歌」,或者是「信心的詩篇」,表現出信仰群體從先人對上帝的敬拜中認知並相信,上帝必與他們同在。這些信心的詩篇是要幫助讀者回顧,上帝過去如何在他們生命中施行不變的愛。 資料來源: Kathleen A. Farmer,林晚生譯,收錄於《婦女聖經註釋——舊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2003年。 問題思考: 一、《詩篇》可說是舊約聖經中較常為人所引用的一卷書,但《詩篇》中經常會出現詩人對敵人的咒恨或報復的言詞,甚至會表現出對上帝的不耐煩。過去妳會如何看待這些經文?是否會難以苟同?在讀完本卷註釋後,妳是否改變過去的想法? 二、從求助、表達憤怒、被排斥、痛苦的情境,到祈求報復,在這當中,或有哀怨,或有確信,《詩篇》中的詩人都毫無保留地向上帝傾訴(即使不為社會或所處宗教群體所接納)。由此可以看出,人與上帝的關係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