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台灣島國及其子民歷經日本殖民政權以及國民黨外來政權的威權統治,在政治認同和文化涵養上欠缺主體性,成為生活在歷史斷層裡的失根子民。很遺憾地,至少到1987年解嚴之前,一種「對歷史無知、對人無愛、對土地無情」的集體性格和心態,不但明顯可見於台灣社會裡,更不能免俗地滲透在台灣教會裡。我們必須承認,台灣子民因長期被外來統治者所奴化或馴化而普遍罹患了嚴重的歷史失憶症和健忘症。面對這種困境,我們不禁要問,我們要如何重新認識歷史,汲取智慧呢?更直接的說,歷史要如何成為可用的呢?
※歷史的用途
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歷史的用途〉一文中主張:「一個強而有力的歷史學必能為社會的『生活與行動』提供服務」。 他進一步指出:「任何既定時代、文化,或國家,都和歷史有一種自然的關係,這關係應該使得歷史能對這些時代、文化,或國家之存在目的產生規範的作用。」用現代的話來講,歷史應該如同水電一般,成為公共的資產,並成為轉化社會的助力。
為此,當代歷史名家包斯瑪(William J. Bouwsma)就在他所著《可用的過去》(A Usable Past)一書中明確指出:「歷史不應該是專業歷史家的私有領域,就像神學、法學和醫學並不單屬於神職人員、律師和醫師一般」;換句話說,歷史家有義務回應社會大眾的需求並適切地成為其公僕,這個公共社會需要「一個足以理解自身及其價值的歷史觀點,或許同時也認知其限制及其罪惡。」
※以典範人物「做神學」
從基督教觀點來看,歷史若要成為可用的,除了指引社會人生的智慧之外,還必須反映基督教的價值觀並展現美好的另類典範。保羅在腓立比書四:8-9提到:「末了,弟兄姊妹們,你們要常常留意那些美善和值得讚揚的事。一切真實、高尚、公正、純潔、可愛,和光榮的事都應該重視。你們從我所學習,領受,或聽到,看到的言行,都要實行出來。那賜平安的上帝就會與你們同在。」換句話說,我們必須不斷留意那些「帶有向上提昇力量的事件或故事」。
美國神學家麥克連登(James Wm. McClendon, Jr.)在《傳記成為神學》一書中,嘗試通過四位典範人物的傳記來「做神學」,包括曾任聯合國秘書長且唯一在死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瑞典政治家達格‧哈瑪紹(Dag Hammarskjold, 1905-1961)、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金恩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美國黑人社會運動家也是在喬治亞州創辦「共同體農場」(Koinonia Farm)並促成「國際家屋人道組織」(Habitat for Humanity)之創辦的新約學者喬丹(Clarence Leonard Jordon, 1912-1969),以及首位進入國際舞台的美國當代作曲家艾維斯(Charles Edward Ives, 1874-1954)等。麥克連登指出,「品格」(character)是由「信念」(convictions)所構成,而信念正是神學的基本關懷。因此,作為「信念團體」(convictional communities)之一的基督教可以通過傳記來做神學。他主張「神學至少必須是傳記」(Theology must be at least biography),而「最好的傳記就可以成為神學」(Biography at its best will be theology)。
※台灣教會作為記憶團體
筆者自從1994年在美國完成學業並回到台灣神學院重執教鞭至今,幾乎每年都要開「台灣教會史」的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深深感受到台灣社會因缺乏歷史意識所造成的扭曲和衝擊之外,更明顯察覺到有一層疏離感和冷漠感普遍存在於一般學生對歷史的思考方式當中,難以打破。認真思考起來,台灣子民既已普遍患有嚴重的歷史失憶症和健忘症,那麼,除非我們能讓新一代的台灣子弟親身參與或涉入在歷史的實況中,去了解、探索、考查、追蹤、體驗,甚至懷疑、掙扎、自我挑戰,並藉此將先人的歷史經驗串連、活化起來,否則他們終將無法認識自身歷史的意涵和關聯性。這就是讓學生參與編寫家譜、收集史料、田野調查、口述訪談、撰寫生命故事的主要目的。
有鑑於台灣教會的史料長久以來遺失毀損的情形非常嚴重(例如許多早期北部教會因位居河津要道而常遭水淹),除了加強史料的保存和收集工作以外,許多時候就必須借重「口述歷史」(oral history)的方式來補充資料文獻的不足,並將那些曾經出入「歷史現場」的當事者或相關人士的主觀經驗、觀點、心態呈現出來。借用現代社區或草根運動中經常使用的社會訪視(social exposure)模式來說,這種參與式的研習方式可以說是一種「歷史揭露或訪視」(historical exposure)的過程,讓學子得以「第一手」的方式親身參與「歷史現場」。
筆者深信,台灣教會及社會需要更多激勵人心、提昇價值、改造心靈、關注本土的生命故事,讓基督教這個具有宗教社會學者所稱「記憶團體」(communities of memories)之特質的群體能夠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留下美好的軌跡與見證,也期待台灣能早日脫出舊的威權與桎梏時代的巢臼,藉著「對歷史有知」,邁向「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的新時代。為此,筆者也在附錄裡列出「台灣基督徒生命故事」的延伸閱讀書單,作為有心繼續閱讀者的參考。
※「教會人物檔案」結集出書
《新使者》雜誌自1990年復刊以來,就開創了「台灣教會人物檔案」的專欄,且幾乎不曾間斷地刊出介紹台灣基督教歷史人物的文章,相當不容易。無疑的,這些文章在論述方法、資料性質、寫作觀點上都不盡相同,然而,這些文章都是研究台灣基督教歷史的基本素材,而且是豐富、真摯的信仰見證,將台灣本土信仰經驗的歷史記憶傳承了下來。 《信仰的記憶與傳承(二)——台灣教會人物檔案》除了編排、潤飾,以及極小部份的修訂之外,幾乎是將所有作品以原先刊載的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編者為了讀者在閱讀和研究上的方便,將所有作品分為宣教師篇、本地牧長篇、本地信徒篇三大部分,且依歷史人物的時間順序排列,並為每篇文章製作了一份簡單的「人物小檔案」,便於讀者查閱參考。
藉著這本書,願所有的讀者都能追隨並效法信仰先輩的美好腳蹤,且積極投入信仰記憶的保存和傳承的工作,也祈願更多人能參與在「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生命故事」的行列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