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73期 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副教授)
你可以想像嗎?在將近半世紀前的南台灣,在白色恐怖方興未艾、台灣人集體心靈抑鬱苦悶的低迷氣氛中,一位精通希臘文、拉丁文和古典文學的英國女老師不但在台南神學院教學生讀莎士比亞的詩集,也在當時剛剛成立的成功大學教授帶有「抗暴」和「言論自由」思想的希臘戲劇。不僅如此,在20年後的1970年代末期,當台灣政治局勢丕變,民主化的腳步加速邁進,並發生震驚海內外的美麗島事件時,這位已經回到英國的女老師更和其夫婿一起為台灣發聲,並出版小冊子向英國社會闡明被國民黨政府刻意隱瞞、捏造的事實真相。這一位來自英國的堅毅、勇敢女性就是傅明珠老師,亦即安慕理(Boris Anderson)牧師娘。1
※ 和平主義的家族淵源
傅明珠(Margaret Clare Porteous)的雙親家族都來自蘇格蘭,和安慕理的家族一樣承襲深厚的蘇格蘭傳統。2 她本名克蕾爾(Clare),父親是英國長老教會牧師,家族名為Porteous,源自愛丁堡背景,後來依台語發音就取姓為「傅」(Po),她的名字Clare源自拉丁文的"clara",意為「明晰」或「出名」,Margaret意為「珍珠」,所以取名為「明珠」。克蕾爾出生在倫敦市中部,當時父親是伊斯林頓(Islington)長老教會的牧師。三歲時,全家搬到倫敦市郊,因為父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受邀擔任國際和平組織「和好團契」(Fellowship of Reconciliation)的海外幹事。他經常到歐洲出差,前後4年之久。其後,他再度擔任牧職,在諾丁罕(Nottingham)一間以蘇格蘭移民為主體的聖可倫巴(St. Columbus)教會牧會9年,然後再於1939年轉到伯明罕(Birmingham)的威理丘(Weoley Hill)長老教會。因為該教會鄰近瑟利奧克學院(Selly Oak Colleges),所以許多師生都在那裡聚會、活動。
克蕾爾在威理丘接受很好的中學教育,然後到劍橋大學研習古典文學。她對語言非常有興趣,特別是拉丁文和希臘文。在她之前,她的大哥也在劍橋修習古典文學。不過,後來兩個哥哥都被徵召參戰,但也因基於「良心」主張和平主義而被改派其他工作。結果,在二次大戰期間,克蕾爾的大哥被分派到卡文崔(Coventry)教書,二哥則是加入貴格會的和平服務隊,被派到中國,在國共內戰中擔任醫藥運輸車隊的駕駛,她和姊姊及其他家人則是在躲避戰火和到鄉間「疏開」中渡過艱辛的日子。
※ 投入海外宣教工作
克蕾爾最初是在劍橋和安慕理相識,那是他在韋斯敏斯德學院(Westminster College)接受神學教育的最後一年。後來,等到慕理到瑟利奧克學院接受宣教訓練,兩人在伯明罕再度相遇,就決定結婚,並在婚後一起被派往中國泉州。根據克蕾爾的回想,當初她對成為宣教師一事並未經過深思熟慮,可能僅是一廂情願地想要和慕理在一起。事實上,她的動機可以說相當錯綜複雜,一來她才23歲,還很年輕,涉世未深;二來她的心思仍停留在戰爭的不確定感中;三則因她的母親年輕時也曾想到中國當宣教師,所以父母都同意她的決定。結果,在經過7週的旅行後,他們抵達香港,然後用兩年的時間在泉州學語言,她的名字也變成了「傅明珠」。接著,他們被派到風景優美但孤絕於山區的永春(Eng-chhun)工作。這種孤立的情境對她來說非常不習慣,因為要到最近的城市至少也必須步行兩天半。她覺得無事可做,而安慕理則常在外旅行。
不料,在1948年,安慕理夫婦又接到海外宣道會的通知,必須轉派到台灣。在那個年代,所有宣教師的分派或改派都是由差派教會(sending church)單方面作主,往往一封電報就決定了宣教師的新任務和命運。儘管如此,從一開始,明珠就非常喜歡台灣,她也受指派要在台南神學院教授新約希臘文,這是她非常期待的事。相較起來,剛經歷過國共長期內戰而斷絕對外聯繫的中國社會顯得非常封閉、排外,而台灣社會雖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受過苦難,但因能接觸到新時代的思想而較為開放。
※ 在南台灣教授古典文學
因為專研古典文學,加上希臘文、拉丁文俱佳,所以傅明珠不但協助新約希臘文的教學,也常常和安慕理一起教授新約課程。因為她的文學造詣甚佳,在台南神學院期間也曾有對英國文學有興趣的學生(譬如前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吳光明教授)私下要求她教授拉丁文和莎士比亞詩集。3 到了1960年前後,因為她的學生張德香等人已經開始承擔希臘文教學的工作,她於是受邀在剛由台南工學院轉型為成功大學的外文系教授「西洋文學名著」的課程,一年教希臘文學,一年教拉丁文學。她特別記得當時教授希臘詩人蘇佛克理滋(Sophocles)的悲劇「安提歌尼」(Antigone)的情景,因為內容涉及「言論自由」以及「個人良心對抗國家權力」等主題,雖在情治人員經常出入的課堂上講授,學生們都心照不宣地發出會心的微笑。
來到台灣的第二年(1949年),他們的大女兒珍(Jane Frances)出生於台北馬偕醫院,是戰後第一個在馬偕出生的外國小孩。明珠還記得當時兩位重量級的護士宣教師-和為貴(Hildur Hermanson)姑娘和吳阿玉(Gretta Gauld)姑娘-都在一旁陪伴著她。次子羅賓(Robin John)則因健康的理由,在安全顧慮下於1954年在香港的瑪利女王醫院出生。
後來,為了讓宣教師的孩童能接受適當的教育,明珠就和黃彰輝牧師娘衛妮弗(Winifred)一起辦了一個「在家自學」的特殊學校。4 這個學校的學生從未超過12位,各種年齡都有,其中有5, 6位英國小孩,包括彌迪理、蘭大弼兩位宣教師的子女,另外也有幾位來自澳洲、日本、美國的小孩。上課的主要教材來自英國,由傅、衛兩位教師負責教學,學生必須每兩年一次以函授的方式接受檢定。此外也請一位本地台灣人擔任全職老師,那就是梁秀德牧師的四女兒梁秋嫣老師。她負責以台語教授自然、數學、聖經等課程。5 另外,長大後的孩童則送到長榮中學接受生物、化學等較特殊的課程。有趣的是,歷經這種小型家庭學校(home school)的教育,等到後來孩子們回到英國接受正規教育,他們反而不適應那邊學校的上課方式了。
※ 返回英國後的家庭生活
到了1963年,由於考慮到子女的高等教育問題(珍已經14歲),加上一些學成歸來的老師(如郭得列、張德香等)已經可以接替他們所從事的神學教育工作,他們就決定全家返回英國。回國後,安慕理受邀擔任英國長老教會的海外宣道會幹事,傅明珠則專心照顧小孩。在孩子逐漸長大後,她才又開始參與一些教學的工作,特別是拉丁文,另外也投入一些將古典拉丁文獻重新翻譯的計畫。他們的大女兒珍的成績很好,後來到牛津大學的古典文學系研究中文。羅賓則從小身體就不好,3歲在台南時就曾因癲癇症發作而昏倒在地。雖然原因不明,但顯然他腦部有部份的缺陷會導致他痙攣,後來就必須長期服藥,並定期接受檢驗。回到英國後,症狀雖有所改善,但仍有影響。因此,從17歲起,他就不再讀書,而成為終身的義工,參與「海外志願服務隊」(VSO),先後在倫敦和南威爾斯從事老人、腦性痲痹患者、無家可歸者的關懷工作。此外,他也積極投入和平運動。
然而,一件令人傷慟的悲劇事件卻發生在羅賓身上,也讓全家陷入難以言說的悲痛當中。1976年7月3日,羅賓的屍體被發現在南威爾斯的一處海灘上。令人更痛心的是,警方竟然未派人親自到府傳送此一訊息,而是直接打電話向他們告知。當時,明珠在離家60哩外的溫契斯特(Winchester)訪問姊姊一家,回到家裡才從慕理口中得知這個難以接受的噩耗。當天,羅賓先是和朋友參加一個和平運動的展覽活動,然後一起到海邊去遊覽。後來他的朋友先離開,他自己則在外海的淺灘散步。他並不知道,那是一個出名的危險禁地,但附近也沒有任何警示牌。結果,因為在外海待的時間太久,海水已經漲潮並淹沒海灘,他無法走回岸邊。當時,附近海邊住家有人用望遠鏡在觀海,看見羅賓企圖掙扎返回岸邊,就急忙打電話給海岸防衛隊,可惜已經來不及,羅賓被巨浪沖走。事實上,由於羅賓原本就已打算從事社會工作,他已經安排好在兩個月後將開始到瑟利奧克學院修習相關課程,沒想到卻發生這樣的事。
從那天起,明珠的整個世界都改變了。她辭去教書的工作,足足有六個月的時間,腦海裡是一片空白。她無法待在家裡,只能去拜訪朋友,或在外面閒逛,或在河邊亂走。她知道,她的人生必須重新開始,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她想著,既然她不想回去教書,她過去的特殊經歷可以用來做些什麼?於是,她開始義務參與倫敦的華人社區工作(當時幾乎還沒有台灣人移民),包括老人安養、婦女教育、華文學校、文藝活動等。她也結識許多華人婦女工作夥伴,並協助他們尋找各種人力、財力的資源。這些工作讓她重新尋獲生命的意義,也讓她成為白人社區和華人社區之間的橋樑。
在這段期間,明珠也經歷了信仰層面上的危機與考驗。確實,前後共10年之久,她停止去教會,但絕非如同某些人所想的-「她對上帝失落了信心」,而是不願意去面對別人特異的眼光和難以承受的說教(sermonizing)。她覺得自己似乎在對上帝說:「請你暫時離開,讓我靜一靜!因為我必須單獨面對這件事。」也因此,她深刻感受到耶穌的人性是如此地貼近她的心境,因為耶穌也是在年輕時就經歷了可怕的死亡,就像羅賓一樣。在孤單中耶穌與她同在,且只有耶穌可以了解她的心情。這可以說是一個深刻的宗教經驗。此外,她也藉著寫作來紓解心情,每天寫,也不斷地寫。
後來,明珠和慕理兩人同時退休,有一段時間在倫敦和北約克兩頭居住,一直到後來才全時間搬到北約克的愛思葛特(Aysgarth)。事實上,他們退休後的生活相當愜意,明珠彈鋼琴,慕理吹長笛,相當愉快。明珠也喜歡攝影、地質學、園藝等,近來也開始彈管風琴。不過,兩人的身體都有病痛,慕理有帕金森症,明珠則有糖尿病和腹腔症,無法吃麵粉類的食物,有時相當痛苦難忍。然而,儘管經歷到人的有限與軟弱,他們卻仍勇敢、堅毅地珍惜生命,關愛他人。他們的大女兒珍在牛津遇見了後來的丈夫腓力(Phillip),一個正統的猶太人。兩人都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和關懷弱勢者的精神,後來腓力繼續在學術界發展,珍則由學術界轉向社工界。
同作者相關文章:
.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1.參鄭仰恩,「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新使者》雜誌,第70期(2002年6月10日出版),頁25-30。亦參盧俊義,《牧會筆記(十三)》(台南:人光,2002),頁347-358。在本書中盧牧師對安慕理夫婦有很詳盡的個人回顧與介紹。
2.本文之資料來源,除了其他引用的文獻外,主要出自筆者於2001年2月7日在北阿勒騰(Northallerton)歸正教會中對安慕理夫婦所作的訪談。他們的住址為:Summerscales, Aysgarth, North Yorkshire, DL8 3AB, UK.
3.盧俊義,《牧會筆記(十三)》,頁348。
4.黃彰輝牧師共有三男一女,結果大兒子上台南當地小學後因適應不良而無法繼續,特別是難以接受國民黨的政治教育,因此才有自己辦學校的想法。
5.梁秋嫣老師曾任台南公園國小老師,也曾在台南神學院教授音樂課程。本項資訊係經其妹梁秋薰老師證實。當時,傅明珠是台南東門教會的長老,而梁秀德牧師在該教會牧會。
6.盧俊義,《牧會筆記(十三)》,頁350-352。
7.Anne Ming, Taiwanese Voice: The Kaohsiung Incident (London: The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of the British Council of Churches, 1981).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73 期 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
(35-44頁)
73
本期主題: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
發行日期:2002/12/10
推文: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和你分享閱讀的感動...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文章狀態:
草稿
完成
分享註記:
只供自己閱讀
供所有人閱讀
審查通知:
評論內容:
存檔
成功的兩性相處
畫中有音樂
閩南人s
目錄s/
編者的話
走過從前,邁向未來:我對聖經神學研究班的回顧與省思
從大專神研班到教會查經班
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影響
回味「聖經神學研究班」
我喜歡參加神研班
重返聖經--我參加神研班
從「我祖我父的信仰」到「我的信仰」--記神研班
聽神研VS.做神研:參加神研班對我的影響
記曾經年少的日子
從聖經研讀到信仰實踐--記聖經神學研究班與新的生命
神研班對我的影響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藝術、文化、信仰──從「龍」的象徵意義談起
從點石成金、靈感完美到刷卡
教會的社區宣教之競爭力
何謂煉獄?
在愛中建造自己,關心別人
禮拜中為何要交讀啟應文?
迷糊記s
懷念林川明牧師
把握青春,活得精彩
高雄區大專長青聯合團契(KTL)向前走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條款
︱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