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4期 平信徒時代 |
|
|
本期主題 |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
|
關鍵字: |
作者/鄭仰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神學院副教授、教務長,主授教會歷史
)
|
|
|
※ 從「平信徒」的不同意涵談起 當我們讀到「平信徒」一詞時,可能馬上有人會質疑為何在信徒前面要加上一個「平」字?甚至有人會認為它已經帶有輕視、貶抑的意味。不過,據個人的訪查與推測,此一用語或翻譯極有可能是受到日本教會的影響。在日語的用法裡,當「平」被附加在一個特定團體中的某部份成員身上時(如某一會社的「平」會員),它指的是這些成員所共同具有的「一般、不帶特定職務(nonprofessional)」的性質。1 以此推之,如果說信徒指的是全體信眾,那麼平信徒(laity)就是指相對於神職人員(clergy)的絕大多數未授職的一般信徒了。事實上,這也是目前普世教會對平信徒一詞的最普遍定義:「教會中未被授以聖職的成員」2。不過,如此一來,一個不幸且難以避免的結果就是平信徒被賦予了某些負面的特質:既然他們不曾被授職、缺乏訓練且專業能力不足,因此在教會中的地位是次於神職人員的。3
一般而言,這種將神職人員和「未授職信徒」加以區別的二分法是以不同程度的方式存在於現今的教會處境中:在羅馬大公教會和東方正統教會裡最為明顯,英國國教(聖公會)次之,在自由教會的傳統裡最不顯著,特別是在類如貴格會(Quakers)的小教會傳統中則幾乎全然不做區分(台灣的貴格會是例外)。另外,可能是受到中世紀以來羅馬大公教會的影響,平信徒一詞有時也會被賦予「凡人」或「俗人」的意涵。不過,這種將神聖、凡俗做嚴格劃分的觀點其實也正是宗教改革運動時的主要爭議點,將在下文中論之。
從語源學的角度來看,英文的平信徒(laity)一詞主要是衍生自古法文的lai以及拉丁文的laicus,後者又直接源自希臘文的laikos(原形是laos),意為「民眾或子民」(the people)。4 大致而言,此詞在新舊約聖經中被用來指「上帝的選民」。據此推論之,初代教會中的全體成員應該都是屬於laicus(在此應翻為信徒,而非平信徒)的範疇——至少他們的基本屬性應以此為基礎。5可惜的是,這個「參與性共同體」的性格不久就隨著教會的「階層體制化」和「聖職中心化」(clericalization)而逐漸消失了。6
值得注意且研究的是,在歷史中也興起了一些與上述「中央極權化」傾向相抗衡的平信徒運動。以下,為要說明並了解這些運動在歷史中的發展,我們就以初代基督教會、宗教改革運動、近代宣教運動,以及二十世紀的普世合一運動這四個關鍵性的時期為代表範型來加以說明。
※ 初代教會中的平信徒 毫不誇張地說,初代教會在最初幾世紀中的擴展主要是通過一般信徒的話語分享和生活見證所達成的。著名的教會史家威廉斯(George Huntston Williams)就指出,初代基督徒視基督為永遠的大祭司(來四:14),因此,每一個信徒通過洗禮都加入了這個集體的祭司國度(啟一:6),成為君尊祭司職的一份子,也將作為上帝子民(laos)的應許和特權帶入世界當中。7 換句話說,正如初代教父猶斯丁(Justin Martyr)、愛任紐(Irenaeus)、特土良(Tertullian)等所主張,洗禮可以說就是平信徒加入君尊祭司職的「授職禮」。彼前二章9-10節為此做了最好的說明:
你們是蒙揀選的種族,是王家的祭司,聖潔的國度,上帝的子民。上帝選召你們離開黑暗,進入他輝煌的光明,來宣揚他奇妙的作為。從前你們不是上帝的子民,現在是他的子民,從前沒有得到上帝的憐憫,現在已經得到他的憐憫。
威廉斯指出,此一祭司職確實具體地落實在不同的層面:8
1.保羅自始就談到信徒在禮拜中的不同恩賜和實際參與(林前十四:26)。根據希坡律陀(Hippolytus)和某些敘利亞文獻的記載,甚至在逐漸體制化且面對迫害處境的教會中,信徒也繼續參與在不同聖禮的服事中。 2.根據俄利根(Origen)和居普良(Cyprian)的證言,除了各種禮儀外,當時的全體信徒也參與在教會領袖的選舉和教會紀律的執行上。 3.不容忽略的,初代教會的偉大教父和重要神學思想家如特土良、居普良、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等都是才能出眾的信徒;9猶斯丁和俄利根更是眾所周知的信徒教師。 4.最後,信徒也積極參與在慈善捐獻、賙濟窮人、關懷婦女和孩童(特別是廢除棄女嬰的做法)、照料瘟疫中的病患,以及改善奴隸制度等社會服務工作當中。特土良、愛任紐、猶斯丁、俄利根都為這些事作證。
※ 宗教改革運動中的平信徒 從第四、五世紀起以至於中世紀末期,教會的階層體制化過程達到了極點,平信徒也被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不過,我們也不應忘了,中世紀最具特色的修道主義就是一個平信徒運動的產物,後來才逐漸被教會體制所吸納。另外,中世紀末期興起的托缽修會運動(以聖法蘭西斯所創辦的方濟各會為代表)和平信徒靈修運動(Devotio moderna)更是平信徒運動的特異果實,對後來的宗教改革運動有推波助瀾的功用。
毫無疑問的,宗教改革運動可以說是平信徒運動的重要轉唳點。馬丁路德所楬櫫的「信徒皆祭司」(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和「天職」(vocation)的理念橫掃了歐洲的基督教世界,前者破除了教會中獨尊「聖品人員」的階級心態和迷思,並以「平民化」的標準來要求神職人員;後者更「聖化」了信徒在「世俗領域」中的正當職業和人生位置。這個同時在宗教和政治層面帶來革命性變革的全民運動就此打破了盛行於中世紀的聖/俗二元觀。
在這運動中,許多優秀的平信徒都參與且貢獻了他們的才能,特別是出版了許多宗教和神學方面的書籍及小冊子(主要是在法國、英國、荷蘭、德國、瑞士等地)。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改革宗傳統的中心人物約翰加爾文。他以一介平信徒的身分,在經歷到「突然的轉變」,並以「受教的心志」專研上帝的話語後,他所受的人文和法律學訓練以及深刻的神學洞見使他成為一位偉大的平信徒「自學」神學家,更出版了宗教改革運動時期最重要的神學著作——《基督教要義》。
可惜的是,宗教改革運動的偉大理想也必須與現實環境妥協。因此,等到新教陣營在不同國家裡的局勢鞏固以後,平信徒又逐漸退居幕後,各個信仰傳統又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教會職分」(church offices),德語表達方式中所謂「牧師的教會」(Pastorenkirche)就此形成。10
※ 近代宣教運動中的平信徒 近代的宣教運動始於十七世紀,在十九世紀達到最高峰,其中平信徒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11 1.新教最起初的各個宣教協會和聖經公會都是由平信徒所發起並創設的,重要的代表人物有親岑多夫(Zinzendorf)公爵、莫特(John R. Mott)博士,以及和後者一起推動男女青年會(YMCA,YWCA)和世界學生基督徒聯盟(World Student Christian Federation,WSCF)的夥伴們。這些組織具體落實在各個國家的處境中就成為學生基督徒運動(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SCM),是一個帶有開放、包容性格,以福音、服務、合一為志向的宣教運動。其中,盛行於1890-1940年間的學生志願海外宣教運動(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 for Foreign Mission,SVM)更是平信徒學生運動的具體實踐。 2.過去,在由宣教師主導宣教工作的時期,亦即以神職人員為中心的所謂「家長式」(paternalistic)的宣教模式中,也有許多平信徒以擔任教師、護士、技工的方式,默默地委身在宣教機構的工作裡。 3.在非西方的社會裡,或是在西方已然世俗化、高度工業化、都市化的社區裡,許多平信徒的自發性見證——通過工作、生活、服務——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此,現今也有許多學有專精的平信徒繼續以「海外工作」的方式在國外擔任公務人員、教師、企業僱員、政府顧問,或國際發展計畫諮詢者等工作。這類型的工作在基督教會仍未建立的地區特別有意義! 4.本世紀以來,普世教會的宣教工作越來越重視「平信徒在世界中的見證」。藉著許多具有專業才能的平信徒在社會、政治、經濟等層面的參與和奮鬥,基督信仰得以在現代世界中落實結果,教會也努力在生活和工作的具體實況中辨認上帝的旨意。從實踐「天職」(vocation)的角度來看,平信徒就是教會進入世界的主要媒介。
※ 二十世紀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平信徒 普世合一運動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肇始於十九世紀的平信徒宣教運動,如YMCA、YWCA、 WSCF等。因此,平信徒也一直是普世合一運動的重要基石。以莫特的話來說:「為要強化宣教工作,我們必須讓基督教會中的平信徒力量解放出來!」12 另一方面,基督教世界(corpus Christianum)的日漸瓦解和世俗化也使得平信徒的角色日趨重要。普世合一運動的初期重要領袖歐德罕(J. H. Oldham)就指出:「如果教會要在社會和政治的層面發揮有效的力量,我們就必須先讓我們的思想平信徒化。我們正面對一個重要的歷史使命,那就是恢復禮拜和工作之間那久已失落的合一!」13 為此,普世合一運動自一開始就以聖經中「上帝子民」的概念來定義平信徒,不視其為與神職人員、神學家、專業教會工作者相對立的教會成員,而是教會在世界中最有利的見證者。
為了裝備平信徒,讓他們得以實際參與宣教和普世合一運動,在德國、瑞典、瑞士、荷蘭、法國、義大利、蘇格蘭等地都成立了平信徒的訓練機構,讓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信徒能從事對話,並積極思考福音與他們現世工作之間的關聯性。事實上,1946年成立於波西的普世學院(Ecumenical Institute at Bossey)就是以此為草創目的。另外,德國的教會日活動(Kirchentag)也是由平信徒發起,並試圖以平信徒的天職實踐來促成教會更新的運動。[鄭仰恩1]14
在這種帶有強烈平信徒參與感的氣氛下,普世教會協會(WCC)於1948年正式成立的第一次大會中就設立了「平信徒委員會」,聘克雷瑪(Hendrik Kraemer)為執行秘書,後來更於1954年的伊凡斯頓大會中成立了正式的平信徒部門。可喜的是,在普世合一運動的衝擊下,近年來羅馬大公教會和東方正統教會也開始注重平信徒的參與和貢獻。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
|
註: 1.關於此點,我也特別請教了英、日語皆佳的楊啟壽牧師。 2.請參考《普世合一運動辭典》的定義:"Laypeople are the unordained members of the church"。見Elisabeth Adler, "Laity," in Dictionary of the Ecumenical Movement, edited by Nicholas Lossky, et al.(Geneva: WCC Punblications, 1991), p. 580. 3.Ibid. 4.John Ayto, Dictionary of Word Origins(N.Y.:Arcade publishing, 1990), p. 319. 5.Hendrik Kraemer, A Theology of the Laity (London:Lutterworth Press, 1958), p. 49. 6.Ibid., pp. 50-55; Adler, "Laity," p. 580. 7.George Huntston Williams, "The Ancient Church," in The Layman in Christian History, edited by Stephen Neill & Hans-Ruedi Weber(London:SCM, 1963), p. 28. 8.Williams, "The Ancient Church," pp. 32-48. 9.Kraemer, A Theology of the Laity, p. 20. 10.Ibid., p. 25. 11.Hans-Ruedi Wever, "Laity," in Concise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World Mission, edited by Stephen Neill, Gerald H. Anderson, John Goodwin (London: Lutterworth, 1971), pp. 331-32. 12.Adler, "Laity," p. 581. 13.Ibid. 14.Ibi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