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拉基書〉是十二先知書的最後一卷,記述流亡回歸後鮮為人知的生活,同時也反映當時人民因不滿先知所言並未實現而心志潰散的情形:祭司在聖殿祭典上漫不經心(1:6~2:9)、人民敬拜時輕忽隨便(3:6~12)、離婚及與異族通婚日益普遍(2:10~16)。瑪拉基雖然嚴厲譴責祭司和惡人,卻也非常關心那些信實守約的信徒,他向他們重申上帝的愛(1:2~5),並告訴他們上主一定會來臨,他們的盼望終將實現。
〈瑪拉基書〉作者不詳。「瑪拉基」的意思是「我(耶和華)的使者」,所以稱此書為瑪拉基是恰當的(因這個名字可能為當時受召的先知對本書的稱呼)。但這個稱呼也有可能只是後來的編者為了讓本書的作者和那位宣告審判來臨的使者(3:1)相呼應而取的名字。透過瑪拉基所述有關波斯時代猶大地的情勢,我們可以確信,他的預言寫於尼希米和以斯拉的時代。當時祭事鬆散、異族通婚情形普遍、人民怠忽什一奉獻、社會公義蕩然無存,而這也是尼希米和以斯拉全心要整治的。大部分的學者認為〈瑪拉基書〉寫作的時期應該是在西元前470至450年間。
一般認為,本書的預言大致可區分為六部分,且以模仿辯證的方式來呈現(1:2~5;1:6~2:9;2:10~16;2:17~3:5;3:6~12;3:13~4:3)。每一部分均以耶和華或先知的話做為起頭(如1:2),這話緊接著被祭司或人民所漠視(1:2b),最後耶和華以責罰或詛咒來回應(1:3~5)。
雅各與以掃(1:2~5)
此處的雅各與以掃並非指個人而言,而是象徵著由他們所傳承下來的國家。從地理上來說,以東(以掃)是以色列的鄰居,傳統上也是以色列的孿生兄弟,理應得著耶和華的平等對待,但祂獨厚雅各,憎恨以掃,瑪拉基也舉以東某些地區荒廢寂涼來證明。雖然瑪拉基討厭以東的原因不明,但可能和西元前六世紀以東參與巴比倫人摧毀猶大國有關。
祭司疏忽職守(1:6~2:9)
祭司對人民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他們負責維持聖工,維護律法,使族群得以繼續存留。然而,祭司常自恃為特權階級,私下卻輕忽自己的職務。因此,他們被指責內心不純正、用劣品來獻祭、褻瀆耶和華的聖壇,誤導前來請求指引的民眾。這些祭司破壞了耶和華所看重與利未的祭司所立下的約,所以耶和華要施行審判。懲罰祭司不僅因其違背了所立的約,也是為將來的興盛預備道路(3:1~5)。
反對離婚和與異族通婚(2:10~16)
將〈瑪拉基書〉1:6~2:9和2:10~16並列其實並非巧合。每段都記載著律法被祭司或民眾所破壞(2:8),或聖約遭到褻瀆(2:10)。瑪拉基在此點出宗教與社會的雙重亂象:和異族婦女結婚,與元配的妻子離婚。在波斯統治的時代,猶太人由於流亡歸來士氣低落,所以發生了大規模離婚和與異族通婚的事件。許多男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選擇迎娶外國的富家女,這些女子對本身所信的宗教十分虔誠,不融入新環境的價值觀和信仰。因此,通婚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及夫妻間的忠貞全然喪失,便不可等閒視之(參閱〈以斯拉記〉9:2;10:3、〈尼希米記〉13:23~30)。
無庸置疑地,〈瑪拉基書〉2章10~13節指出,與異族通婚最大的弊病在於對方會將崇拜其他神明的方式混入敬拜耶和華的祭禮中,「藐視上帝和我們祖先所立的約」──律法規定以色列人不可和異族通婚,因為以色列男子和外邦女子通婚可能會讓以色列男子離開耶和華而轉向女方的神明。但諷刺的是,同樣完成於波斯時代的〈路得記〉卻提到一位離開自己宗教的異族女性,而且大大強調她對建設以色列的重要性。
〈瑪拉基書〉2章14~16節探討離婚現象。在此用三種說法:「年輕時所娶的妻子」、「你的伴侶」、「在上帝面前誓約」(根據2章10節,以色列的祖先已立法要代代遵守不和異族通婚),來強調在耶和華面前立婚約的親密性,同時凸顯了欺騙配偶的行為。這種應受譴責的行為被生動地描述為會導致無子嗣(2:15)。結婚的目的是為了要繁衍子嗣、繼承香火,瑪拉基卻暗示那些因與異族女子通婚而離棄耶和華和其猶大妻子的人無法家族興盛、代代相傳。
耶和華審判之日即將來到(2:17~3:5)
在本書1章11節和此處經文中,瑪拉基表達了他對審判日的期待。此兩處經文皆談及祭司、崇拜儀式、目前的亂象將得著改變,未來的光景將與現在迥異。不過,1章11節採概括的方式,3章1~5節則有詳細的討論。1章11節說獻祭的人和方式將有所改變,而3章1~5節則具體提到利未人(祭司)要得到潔淨(3:3),如此所獻的祭物才能蒙主悅納(3:4);此外,1章11節提到世界各地的人都將獻祭給耶和華,祂的名在列邦中為大;3章1~5節則將焦點集中在流亡回歸後耶路撒冷城的生活。由此可見,瑪拉基確信,從列國的振興開始(1:11),最後是耶和華自己的百姓流亡回歸後得著改變。
以利亞、和解,與上主的日子(4:3~6)
有學者認為,本段經文是後來增添的,為要提出一位「謹守律法的」編者所總結的諍言(4:4),也試圖要印證3章1節中所提的「使者」。不過,就經文所出現的主題和所使用的語言來看,應該是瑪拉基親手所著作。
〈瑪拉基書〉4章4~6節是預言的最精采之處,因為瑪拉基所有最重要的主題都出現在此:強調律法的重要性、為預備上主來臨而來的使者、耶和華的日子快到、耶和華施行審判,殲滅惡人、呼召回歸耶和華,悔改以平息上主之怒氣。此外,瑪拉基在這最後幾節中,運用了許多以色列的典故,他宣告以利亞是即將要來的使者,把聽他預言的人民視為以利亞那個時代中信仰失落、躊躇抗命的信徒。這樣的對照手法透露了一絲希望,就是期望透過以利亞,使得瑪拉基時代的人也能窺見上帝的奧妙與其偉大的作為,以此來平息上主的怒氣。
資料來源:〈瑪拉基書〉/Beth Glazier-McDonald,陳培真譯,收錄於《婦女聖經註釋──舊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2003年。
問題思考
1.本書1章6節到2章9節是上帝對祭司的斥責,其中有什麼是今日服事上主的人容易犯的錯誤必須引以為戒?
2.百姓在婚姻方面所犯的罪,對我們有什麼樣的警惕?基督徒在上帝面前立下婚姻的誓約,在接下來的婚姻生活中,要如何讓上帝介入,成為婚姻雙方的幫助呢?試分享之。
3.2章17節、3章13~15節記載著百姓對上帝的質疑:驕傲的人、行惡的人卻脫離災難受到眷顧,「公平的上帝在哪裡呢?」妳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疑惑,我們該如何面對此一對上帝的疑惑呢?
4.1章2節、6節下至7節、2章17節、3章8節、13節,上述經文的格式有何相似之處?妳是否曾頂撞過上帝?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試分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