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雅在耶路撒冷傳講上帝的信息時,約當猶大國政治、宗教改革諸王之一的約西亞王統治的時代(主前640~609年)。本卷書共三章,均有描述上主大怒的日子的段落(1:7~10;14~16;2:2~3;3:8、11)。第一章的開始和結尾講到世界的毀滅,但主旨在敘述猶大國的犯罪與審判(1:4、8、10~12)。第二章1~3
節再次聚焦於猶大國,警告百姓要尋求上主,追求正義,在主的面前謙卑,以逃脫上帝的責罰。西番雅接著預言鄰國即將發生的災難:猶大西岸四個非利士人的城市(2:4~7)、東邊的摩押和亞捫城(2:8~11)、南至古實人(2:12)、北至亞述,包括亞述首都尼尼微城(2:13~15,參〈那鴻書〉)。第三章將焦點轉回耶路撒冷城,將此城的榮耀歸耶和華,並羅列統治者所犯的罪惡,接著記載耶路撒冷城因叛逆驕縱被消除後的復興之歌,有謙卑而正直的百姓住在當地(3:11~20)。
西番雅的家世背景
現代女性對古代以色列婦女的角色有愈來愈深刻的了解之後,對同樣遭受排擠的弱勢族群也會特別關切;同時,也會了解到,聖經作家當時所處的生活環境——不論是性別、種族、國籍、階級、教育背景、專業訓練,及其他社會條件都會對本身的作品、所關心的議題及其看法有深遠的影響。在這樣的脈絡下,讀西番雅的四代家世背景(1:1)便顯得特別有意義。
關於西番雅的身世有兩點特別值得注意:一、西番雅的父親是古示,而「古示」在聖經其他章節中,有形容詞「古實的」涵義(除了耶36:14中有宗氏男子也是以此為名之外),有人因而推論,西番雅的父親與摩西的妻子(民12:1)、營救過耶利米妻子的官員以伯米勒(耶38:7~13;39:15~18)一樣,都是古實人(衣索比亞人)。然而,古示前三代祖先的名字又都是純希伯來文,使他為古實人的可能性又降低(除非他被希伯來人領養,請對照耶36:14)。總之,根據推測,古示可能是在耶路撒冷的黑奴,且可能在聖殿服事。古實人的皮膚黝黑乃眾所皆知,因此,也有可能對以色列人來說,只要皮膚比較黑的人就叫古示。至少,我們知道西番雅對古實似乎特別有興趣,這從3:10所提及的地名,及2:12提及古實人可以得知(聖經中其他先知們對上述事件僅提及21次),這或許是因為西番雅本身有古實人的血統,所以影響了他的思維與寫作方式(但是,也有些學者認為,3:9~20是後來的作者所寫)。
二、西番雅的曾曾祖父希西家會不會就是曾經當過猶大國王的那位希西家(主前第八世紀末),尤其希西家王又是西番雅時代的猶大國王約西亞的曾曾祖父,這樣的考證在年代上相當具有可信度。但換個角度來看,這樣的考據也不具有必然性,因為聖經中還有其他三位也叫希西家的,可以看出這個名字並不是非常特別。但話又說回來,在其他十四卷先知書中,只有一卷交代先知的家世背景超過一代以上(撒迦利亞的父親與祖父的名字有被提起)。所以,可以推斷,西番雅的家世是因為特殊才會前四代都被記錄下來。關於四代都被記錄下來這一點,曾有兩種不同的詮釋,重點若非放在第一位,就是最後一位:有人認為,西番雅的父親雖名叫古示,但把他前三代祖先的希伯來名字記錄下來,就是為了避免有人誤會,以此表示古示其實是以色列人而非外國人;有人則認為,焦點應該是在最後一位的身上:西番雅的曾曾祖父希西家王就是猶大的國王。
社會層級與宣教的關聯
如果西番雅真的有皇室的血統,會對他的宣教有任何影響嗎?顯而易見的是,他雖然大部分是對有權勢地位的人宣講(而且是用嚴厲的口吻),但從文中卻看不出他對這些有錢人剝削貧困人家的現象有所譴責(他在1:9提到「強暴、欺詐」、3:1提到耶路撒冷「欺壓」,卻沒有明講是指那些人,而西番雅也僅點到此為止)。西番雅在2:3和3:12中用了三個常被大部分英文版聖經翻譯成「貧者」和「被欺壓者」的字眼,但NRSV版的聖經在翻譯上用了「謙虛者」和「卑微者」可能是比較精確的,因為它對照了整卷書中所說的「傲慢」。由此可知,西番雅可能是屬於上層社會,對中下階級比較沒有認同感(請和彌迦、阿摩司和耶利米做比較)。另一個可能是說,西番雅對以色列濫用某些崇拜的禮儀比較關心,對於社會正義比較不在意,由此可以看出他和聖殿祭典關係的密切。
儘管西番雅的社會背景未被證實,但至少可以確定的是,他所傳講的信息並不把女性當成社會整體的一分子。他的作品中沒有提及任何女性個人或團體,也沒有發表對女性正面或負面的看法。
傲慢與謙卑
聖經既然為男性所書寫,在提及有關罪惡與正義的議題時,當然會以男性的經驗出發。許多人身處社會的優勢地位,他們需要聽到上主的召喚,來去除他們的驕傲,學習視人如己,並單單信靠上帝而非自己的力量。但這樣的聖經話語對女性和弱勢族群來說卻不合適,因為他們需要上主的召喚,來去除對自己的自貶,學習將自己看成和別人一樣有價值,並靠上帝得著力量,來承擔自己的行為。
事實上,西番雅針對他所理解的傲慢與謙卑提供了線索。在2:8~11中,他譴責摩押和亞捫的傲慢,因為他們嘲笑辱罵上帝的子民,雖然他沒有對兩地的罪行做清楚的描述,但也許他心中的情景就是和〈以西結書〉16:49~50中所描述所多瑪因富有而高傲,不對貧苦者伸出援手,而遭致災禍不斷的情形類似。西番雅同時也譴責尼尼微城豐衣足食卻對鄰國視而不見的傲慢態度(2:15)。
對於自己的本國,西番雅則是譴責猶大國自滿自信的態度,他認為那些說上主既不降福也不降禍的人不知恥(2:1)、驕傲自大(3:11)、不聽從上主也不接受祂的管教(3:2);反之,他要百姓謙卑,聽從上主的命令,尋求公義(2:3),敬畏祂並接受祂的管教(3:7),在祂面前尋求庇護(3:12)。這些謙卑的人將會「譽滿天下」(3:20),不再自尊受貶,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從而不能對自己的信念與行動負責。
資料來源:〈西番雅書〉/Judith E. Sanderson,陳培真譯,收錄於《婦女聖經註釋──舊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2003年。
問題思考
(1)本文作者認為,西番雅可能位居社會上層階級,以致他對有錢人剝削窮困者的現象僅點到為止(和彌迦、阿摩司和耶利米做比較),你認為先知所處的社會階層是否會影響他的宣教觀?長老教會逐漸中產階級化,這會在宣教上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2)你是否曾經感到自卑?較諸男性,女性似乎更容易傾向自卑、缺乏自信,你認為原因為何?女性經常被教導要順服,你認為這類教導是否會使女性更加無法肯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