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六年九月,四位台灣原住民女傳和神學生:巫化‧巴阿立佑司(Wuhua‧Paqaliyus)、魯娃呢‧達夫樂安(Luane‧Davelhengan)、拉芭絲‧伊木伊(Lapas‧Imoy)、瑪亞‧鄔茂(Maya‧Wumao),受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推派至菲律賓,參加亞洲教協(CCA)所舉辦之「原住民婦女領袖訓練會」(IWALT)。會後,這群姊妹有感於要將所學到的女性讀經心得與原住民婦女領導者分享,遂有這個在二00七年六月廿五日至廿七日舉行的「在上帝的花園裡綻放原住民婦女的花朵:從原住民女性觀點讀聖經」的研討會。
研討會的主要講師是巫化‧巴阿立佑司傳道,她首先分享「為什麼從原住民女性觀點讀聖經」。在演講中,她先介紹婦女神學的源起,列舉西方婦女神學家和亞洲婦女神學家的學說,其中菲律賓的婦女神學家Hope S. Antone的研究方法,更成為本次研討會與會者在練習和查經演練時主要使用的方法。這個方法有五個步驟,分別是命名壓迫的根源,辨別支援壓迫的行動者,辨別壓迫人的主要神學或意識型態,女性主義者的批判,提出具體的方案來改變現狀(對行動的委身)。巫化‧巴阿立佑司傳道還特別強調從原住民婦女觀點讀聖經,是從自己的處境出發,也是從兩性受壓迫的處境出發,分辨原住民婦女受壓迫的景況,也辨別原住民男性受壓迫的景況,然後從這個處境來讀聖經。
與會者在隨後的練習和查經演練中,就實際運用Hope S. Antone的研究方法。在練習中,以第一組的阿慕恩‧達邦牧師、阿埠鷥牧師、林霓玲牧師為例,她們首先指出早期布農族重男輕女的文化背景,例如男生所受的待遇較好,獲得父母喜愛,並且可以升學;但是女生則需幫忙家務等。在命名壓迫的根源時,是分辨出男尊女卑這根源。而支援壓迫的行動者是家庭、傳統文化,和教會。女性主義者的批判則是用以弗所書五23和創世記二18-24來挑戰男尊女卑的文化。要改變這現狀的具體行動是在教育孩子時,要教導他們兩性平等的觀念;而且教會也應該教育會友,要有兩性平權的觀念。
在第一次查經的演練中,分組的組別多從女性受到壓迫的處境出發,例如女性會友受到家庭暴力,然後閱讀撒母耳記下十三1-22的塔瑪的故事,以塔瑪勇敢面對壓迫,理智分析現狀,來指出婦女也應該對抗暴力。或者從自己牧會的經驗出發,閱讀列王紀下廿二8-20,指出女牧師、女長老、女性基督徒都可以成為戶勒大。另外也從性別歧視和男性有優越感的處境出發,閱讀馬可福音十四3-9,看到耶穌支持和稱讚這位無名的婦女,因此婦女應該勇敢去行動和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第二次的查經演練中,與會者擴大受壓迫的經驗,例如依布‧依斯巴立達夫牧師提到種族歧視的經驗,並以出埃及記一15-22回應這個經驗。這段經文指出施弗拉和普阿是民族英雄,並且肯定女性的地位、價值,和智慧。更重要的是這段經文讓我們了解上帝是垂聽苦情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