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女性電影?特別拍給女人看的電影嗎?以女人的題材為主題的電影嗎?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女性電影?
抗衡父權、封建的女性電影
電影的分類有很多種方式。如果以類型來分,可以有劇情片、動作片、恐怖片……等,但女性電影並不算是一種類型,因為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電影,都可以有女性的主題。所以,女性電影是跨類型的。那麼,女性電影究竟想講的是什麼?
女性電影其實是一種「抗衡電影」。
抗衡什麼呢?她抗衡的不是男性,而是抗衡父權思想、體制,抗衡主流價值觀下所拍出的電影;或者,抗衡承載了一些封建思想的電影。簡單的說,她有一種挑戰權威、挑戰主流價值的精神;比如說電影《永不妥協》,就算是一種抗衡電影。
《永不妥協》挑戰主流社會價值觀對於單親媽媽的偏見:「一個離了兩次婚、帶了三個孩子的年輕媽媽,她本身一定有問題才會讓孩子的爸爸離開她」;挑戰社會對於美麗女人的刻板印象:「美麗的女人成功靠的是姿色、不是能力」……等,《永不妥協》在故事的敘述上抗衡主流電影中的封建、父權思想,呈現女性也擁有勇氣與智慧。
女性意識:女性的覺醒與觀點
台灣的女性影展一直有個很清楚的訴求:女人所拍攝、製作,講女人的故事,而且有「女性意識」。
什麼是女性意識?
如果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有五個小孩的媽媽,丈夫對她施暴,但她還是含莘茹苦的把小孩拉拔長大;好不容易小孩長大了回頭孝順媽媽,這時候媽媽因為以前過得太苦了,所以反過來控制她的兒子和媳婦們……這樣的故事,算不算有女性意識?
另一個故事是:一個一樣有五個小孩的媽媽,也有家暴問題,但她並不是忍氣吞聲的把小孩拉拔長大,而是拋夫棄子,自己跑出去闖出一片天。二十年之後以女強人的姿態回來,但是她很痛苦很掙扎,開始對當年的選擇有很多的反省。這故事的陳述不一定會下一個判斷說當年的決定是好的或是不好的,而是在裡頭有一種反省。而這個「反省」或「自我檢視」,就是女性意識。
女性意識是,不再接受傳統加在女性身上不合理的責任或負擔。
女性電影其實也有政治的企圖在。女性的聲音與發聲的管道,一向是微弱的,所以女性電影是女性發聲的工具之一。以前都是男人拍電影,但男人拍的是他熟悉的世界,當中並沒有女人的觀點。但是世界有一半的人是女人,有一半的世界的樣貌並沒有被呈現,世界好像不完全。大部分的電影是男性觀點,而女性電影要呈現的是女性觀點。
女性影展十二歲了!
台灣的女性影展到今年是第十二屆了,她的觀眾群與商業電影不太一樣,多半是女性議題的關注者。反過來想,一些不太有性別意識的人,可能不太會去接觸女性電影,但事實上他們可能是更需要去改變的,那該怎麼去吸引這部分人?這問題可能要分成兩個層面,一個是女性電影如何去擴張她的版圖,另一個是怎樣深入影響。
女性影展的城鄉差距本來很大,一開始礙於資源的緣故只能在台北放映,後來慢慢增加到三個點、四個點,現在全台各地二十幾個縣市都可以看到女性電影。
現在女性影展的版圖已經擴大了,那怎麼樣可以深入影響人們的性別意識?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觀念,女性電影不是特效藥,吃下去就馬上變成一個有性別意識的人,不是這樣子的,她影響的過程可能是很長期的。
如果要讓人有好的性別概念,其實從十幾歲,或者是更小,就幫助他建立正確的性別意識是蠻好的,因為等到年紀大了,就比較難被改變。這方面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有在做,他們針對中小學的學生。現在大學的通識教育也有一些課可以修,通常也會有一些女性電影的播放。
女性電影也可以很生活!
跟中年婦女們談女性電影的時候,選片不要選太激進的,選比較貼近生活的。
面對不同的婦女,可以挑不同的影片給她們看。對一些不是住在都市、年紀比較大、識字可能有困難的女性,可以找一些跟識字有關的片子給她們看。有些年長女性可能是乳癌患者,你可以找一些相關的影片,比如說《少奶奶早安》,這是台中一群乳癌患友的支持團體,她們談一些關於自己乳癌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