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母語生活化變得很不容易,變成要刻意。
在台灣的語言教育中,母語又被稱作鄉土語文,採取自由選擇語種的做法。儘管立法推動語言平權稍有眉目,鄉土語文也已被列為國小課程的必修選項,以及國中的選修課程;在現行的九年一貫課綱中,為強化母語教育,傳承傳統文化,學生能夠自由地在本土語言課程中就客語、閩南語及原住民語擇一選讀,但因選課彈性很大,造成學習不連貫,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學習成效十分有限。
母語教育落實生活
在107年課綱中,又推動新住民語文課程,在原有的本土語言課程(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語)外,增設新住民語文課程,列為小學必選(閩、客、原、新四選一;非必修)課程,國高中則為自由選修課程。重新檢視母語教育,自台灣歷史發展來看,本土語文曾多次遭到政策打壓,學者盼新法草案使母語教育融入生活,並推廣語言意識,「鄉土語言不該只停留在教育端,而是該在生活端被廣泛的使用。」
長期以來,因為華語(官方語言,official language)強力置入,通行無阻,造成使用母語變得不通、不方便,導致年輕人對母語日益生疏,無論在家或是在教會,都無法自然地跟長輩用母語溝通,而長輩遷就兒孫,則努力用生澀笨拙的官方語言跟兒孫說話,例如:來粗喚囉!要企鞋校喔!教會雖然一直極力在推動母語,也努力保存族群文化,但為了留住年輕人,還是不得不成立華語禮拜,加上新住民第二代激增,新住民的母語也成了必要的選項。近年來,語言平權、語言蘊含族群文化這樣的觀念抬頭,政策面、立法面、社會面多方啟動,盼能將被冷落多時的母語再找回來,讓豐富的族群文化使我們的社會更精采。
在家自然說母語
家庭方面,在家儘量說母語,讓母語落實在生活中,用輕鬆愉快的心情與態度,讓下一代自然地生活在母語的氛圍中。時勢所趨,許多年輕父母注重小孩的外語能力(英語、德語、法語、日語……),但也請同時推動台灣人的母語,小孩子是白紙、是海綿,他們的吸收力超乎我們的想像,不用擔心他們會混淆。我參與普世服事多年,非洲國家也是有許多不同的族群,官方語言與各地方言都通行;馬來西亞華人更驚人,他們的小孩在日常生活與學校生活中,起碼五種語言並行:官方語言、地方族群語言、客語、閩南語、華語,很多人也還會講廣東話或英語,而且,馬來語和印尼話極相近,馬來語在印尼也能相通(ma. kong-e-thong)。我擔任「宣教21」(Mission 21)亞洲區執行委員九年期間,我的最佳拍檔Lucy Liu 擔任coordinator(協調者),上述的那些語言她都通,個性又好,是最佳的協調者和執行者。
教會努力推動母語
教會方面,我相信很多教會都有在努力,可能有些活動也是相類似,我們總會也已經完成了客語聖經的翻譯,不同族群原住民語言的聖經翻譯也在進行中。以我們教會為例,今年開始增設華語堂禮拜,算是撐很久的,很多教會早就設了,我們雖是今年才設,但其實在主日學、青少契也早已華語、台語混搭了,年輕老師或傳道主理時,甚至是以華語為主,這我們都能理解;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很努力推動母語:每年有主日學主日、青年主日,讓小朋友和年輕人負責主日崇拜的服事,舉凡司會、讀經、祈禱、司獻等等,僅不含講道;特別的節日也會請小朋友講感言、心聲、獻詩、朗誦詩文或經文,都是用母語,父母師長會幫忙撰稿、潤稿,也會指導他們的發音和腔調,絕大部分都是有備而來,都講得很好,也有好得不得了驚艷全場的,大家都很開心,孩子們也很有成就感,也更樂意講。我記得有一年母親節,小朋友說媽媽對他們的愛是「愛甲凍條」(ai kah tong-boe-tiau),成為名言,被傳頌好久。
另外,得地利之便,教會公報社和阿爾法兒童讀經協會每年所舉辦的讀經或是演講比賽等各類活動,我們都鼓勵孩子們參加,也屢屢獲獎,所以,才比賽完,就磨刀霍霍地說明年要再來,要拿下更好的成績!我們的主日學也推出兒童寒假讀經計畫,還辦了「與牧師有約」的茶會鼓勵完成使命的小朋友,滿桌的炸雞、披薩、可樂、布丁、禮物,小朋友樂開懷。
尊重多元文化
社會方面,也有愈來愈多社團或協會在辦母語的活動和演講,網路上也會流傳一些精采的演出,例如外籍媳婦說很台的台語,非洲黑皮膚的女人用台語講她的台灣經驗,以及西北航空公司幾十年前一舉成名的廣告詞「講台語嘛會通」的演講等等。盼望每一個團體都來做,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會讓社會與生活更豐富、更精采,保留語言文化讓下一代不要變成失根的蘭花。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多,讓我們同心來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