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53期 再思政教關係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再思政教關係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新使者雜誌執行總編輯)

2016年1月16日台灣大選,民進黨贏得空前勝利,不但黨主席蔡英文順利當選總統,也取得立法院過半席次。這是台灣朝向民主政治深化的新里程碑,即便知道未來充滿險阻考驗,改變成真仍帶來盼望與喜樂。本期主題《再思政教關係》,是我們在憂喜之間的反思。面對台灣大選之後的政治社會新局面,有必要重新來思考基督徒的社會責任,教會應該扮演的角色、應該遵守的分際。

今年度《新使者》不只停留在靜態的文字出版工作,開始嘗試舉辦「新使者論壇」,希望有更多與讀者互動的機會,形成更為有活力的信仰交流圈。第一次論壇便以「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為主題,2月20日在台北大專心舉行,邀請對台灣政治社會觀察深刻的基督徒學者姚立明教授主談,專精教會歷史及公共神學的鄭仰恩牧師與談,《新使者》總編輯張德麟牧師主持。論壇兩個多小時絕無冷場,演講和問答都十分精彩,還利用網路直播,讓無法到現場的人,也可以在遠距同步參與。論壇的部份內容文字化後刊載於本期雜誌。

姚立明教授的演講觸及好幾個重要議題,基本上他認為在此階段台灣教會已經應該已經脫離了「是否要關心政治」這樣的議題,而是教會要選擇什麼樣的角色去關心政治,在討論政治議題時是否有足夠的論述能力。教會關心社會議題要更深思、謙卑聆聽各方,不要自以為義。鄭仰恩牧師介紹了幾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危機處境的例子:德國巴門宣言、南非契機文獻、美國長老教會1967年的信仰告白、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85年的信仰告白、世界長老教會聯盟的阿克拉宣言等等,呼籲我們應該在眾聲喧譁當中,把基督徒的聲音,有良知的、夠專業的、有論述能力的聲音繼續發出來。演講後的問答對話,我們也整理了一部份刊載。

主題文章反映本次大選後基督徒的自我反省和期許。周恬弘建議教會成立智庫,以信仰的立場來討論政策,廖斌洲認為教會扮演民主社會中的「築橋者」而非「築牆者」的角色,余心玫呼籲教會不要忘記關懷土地與人民。高有智和陳逸凡分別分析原住民在大選中的特殊情況、基督徒參政的多元現象。

本期還有台大藥理學研究所鄧哲明教授的人生回顧與感恩,社工林維理在0206美濃大地震後的工作心得,陳育胤有關立陶宛十字架山的遊記等等很有意思的文章。大專世界潘佳吟寫下聲援高鐵員工罷工經過,呈現青年對公共事務的熱情與行動力,及信仰在當中的作用。推薦給大家。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53 期 再思政教關係 (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53期  2016年  4月 再思政教關係 153
本期主題:再思政教關係
發行日期:2016/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再思政教關係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主談發言】作光作鹽,謙卑與上主同行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綜合討論:「再思政教關係」
大選後的政教關係再思
教會與2016的眾人之事
台灣民主深化期的基督徒公民責任
原住民選舉的微觀察
基督徒參政的多元性
走過七十年感恩的歲月
華仁愛宣教師對台灣的貢獻(下)
在大選過後思想班雅明的天使
訪立陶宛十字架山
信仰隨筆
幸福的滋味
我在殯儀館的那七夜
讀經筆記22  斑鳩台語叫作斑鴿
倫敦留學生的光鹽團契
我為何聲援高鐵員工罷工
上街頭的溫暖,在內心的寒冷
面對台灣當今的民主政治,長老教會要如何反省?
讓福音成為時代的明燈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