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代在和平長老教會青年團契,有一次感情婚姻的專題,王榮德老師來專講。「愛是什麼?」他環顧台下坐著的我們,接著說:「愛是意志的決定!」在思考敬虔的奧秘時,我想起老師真切的眼神。
代代
初代教會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團體,彼此之間有美好的團契。因著耶穌帶來改革性的觀點,他們必須在猶太團體的壓力下建立、生存、並發展。猶太團體對這些耶穌門徒不懷好意,因此,他們必須閃躲信仰上一切的強勢挑戰和迫害。此外,羅馬帝國單單只有一位君王,獨一的至高者,就是羅馬皇帝。然而,初代教會宣揚耶穌基督是主,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為此,初代教會被羅馬帝國誤解,認為要另立他王,這嚴重地違反帝國的主軸。所以,初代教會因而被皇帝迫害、屠殺、釘十字架,成為初代教會最悲慘的一頁。然而,教會並沒有因為這些困難而停滯,也沒有因為這些迫害而消失,反而,一代接著一代,把信仰的傳承繼續下去。保羅,並沒有把教會停在自己手裡,他栽培後進的同工,有馬可、提摩太、推基古、以巴弗提、提多等等。我相信對於這些同心的新一代同工,保羅都有寫信給他們。只是今日我們所擁有的,剩下他給提摩太及提多的書信,傳統上,被稱為教牧書信。
照聖經考據的嚴格檢驗,這些書信比較像是把初代教會遇到的行政及信徒問題,統整成傳教者因應的手冊。一般認為,乃保羅過世之後,第二世紀被後人整理成書信樣式,以提摩太前書而言,內容對於女性有許多的約束。也就是說,在當時教會裡,因著社會風氣及文化,同時,教會內的姐妹之地位及作為,有了些相當程度的約束。不過,因為署名上乃保羅書信給真兒子提摩太,是以,後代教會認為就是保羅給他的書信。只不過,內容可能參雜了後來教會遇到的情況:女性信徒之位階等等,把這些都納入其中,讓後來的教會有依循的根據。今日,事過兩千年的我們,當然不太明白當時的女性信徒之教會地位為何如此,尤其在一個自由又民主的社會裡。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透過經文,瞭解當時候女性信徒的情況,也瞭解初代教會的確是真實的教會,活在第一、二世紀的教會,並沒有脫離他們的社會時空(參考婦女聖經註釋-新約,pp283-84),這倒也是本書信最重要的證據。
教制
許多人討厭教會有制度,往往認為教會是自由自在的地方,任何條約、規矩都不適當,不應該存在。講法上似乎很有道理,什麼限制都不應該有。問題是,既然這是人的團體,難免就會有人與人之間的往來規範,既然有領導者出現,難免就會有領導者的層級,例如,提摩太前書講到,關於監督、執事、長老的資格及職責,以及其會眾(少年人、婦人、僕人)的責任。照著年齡、性別、領導層級,或自由人、為奴隸的,加以區別,有不同的行為規範。領導者自然必須是品行優良的公民兼美滿家庭之頭。會眾則必須順從、溫順、沉默,甚至,徹底接受領導者之指揮及教導等等。從社會層面來看,這裡反應出當時社會的保守態式,同樣地,教會裡並沒有辦法超越它的時代。羅馬帝國社會階層,以及家庭階層制度的規矩,初代教會皆生活在其中的。奴隸要服從主人,孩子服從父母,女性(妻子)服從男性(丈夫)。請勿忘記,這是千餘年的時空背景,而女性地位的大提升、平權理念的普及,是1945二次世界大戰後,才77年前。以前的女性何其受束縛,今日的兩性已經相對解放。
既然是活在眾人之中,當然教會就照著當時社會情況,加上信仰的規矩,建構了初代教會的教制(Order)。然而,這也是今日我們教會的情況。在台灣廿一世紀,我們活在號稱民主、自由的社會裡,同樣地,教會內的規範也不會超越這個社會,反而,可能有些教會比社會還要保守,例如,強調一定完全遵照新約時代聖經的作法。然而,教會的教制無從迴避,即使號稱最自由的教會,也不能因為信眾大家都同意把聖經之外再加上其它經典或偶像,還自稱自己是基督的教會。顯然地,教制是必然的。只是,各自不同地區、教派(Denomination, 天主教的差會Mission)的教會,教制上有各自不同堅持,隨著地區文化之差異,產生不同教制的教會。正因為如此,教會才能成為宣揚基督教義的基礎及守護者,同時又竭力傳福音到普天下,產生普世各種不同樣態的教會。這乃是上帝的恩典,也是敬虔的奧祕。
敬虔
保羅有一個使命,就是讓教會運作能夠不用靠自己一人,不管他自己是如何重要或大有恩賜。簡單說,保羅希望提摩太在教會的事奉,不用事事都問保羅,反而,在教制原則下,「可以知道在上帝的家怎麼行」(3:15)。這段提醒非常重要,告訴我們保羅即使是傳福音的大英雄,卻不以自己為唯一而獨大,反倒,希望教會能夠在其他人之領導下,也能夠上軌道、更臻成熟,成為繼續傳福音的教會。我們今日廿一世紀的問題是,人的驕傲太多,只認為自己才是上帝揀選的,只認為自己的方式才是絕對的,其它教制都是「人的產品」,只有自己認為聖經之規矩是唯一的。
問題是,在人性之限制下,十六世紀之後,基督教會清楚地體認這一點:教義本來就有各自強調之不同,教制更不用說各有各的詮釋。例如,單是洗禮的方式,各教會自有不同解釋,或點水、浸水、浸海、浸河、唯有浸約旦河等等,即便最後一種,也已經不是兩千年前耶穌受洗的約旦河。因此,各有不同的教制乃理所當然。這也告訴我們,或有不同、或有各自堅持,但是,信眾因著敬虔,使眾教會成為基督的教會,這是上帝給我們的奧祕!
保羅很清楚地告訴提摩太,「這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基礎。」這是屬靈的意義,也是屬肉體的意義,我們都需要永生上帝的教會,就是上帝的家。非常多教會,都把這句話刻在教會牆壁上。在教會這,我們追求真理,在真實裡看見自己、看見教會、看見彼此,甚至,看見不同時代的社會,因為這家(教會)活在世人當中,不會從世界退卻,也絕不否定這個世界;反而,從信仰努力在既定的種種限制下,發展一代又一代的教會,堅定地走在真實的道路上,誠實面對上帝,也面對自己,勇敢地面對社會的挑戰(甚至迫害),勇敢向前,並在各樣事上,努力榮耀上帝,堅定信仰的建造。所以,在這永生上帝的家裡,最在乎的是,「敬虔」。希臘字,eusebeias,這字的本意是從…退卻,意思是畏懼而退後,如同摩西到了上帝的聖山,虔誠地趴下退後、立刻恐懼戰兢脫鞋。這是敬虔,也是敬畏,直接講,就是清楚自己來到聖潔的地方,必須謹慎自己。
敬虔,是意志的決定,是堅心的持守,是恆切的操練,這箇中的奧秘,只能意會,甚難言傳!
《資料來源》婦女聖經註釋—新約
The Women's Bible Commentary,Carol A. Newsom & Sharon H. Ringe編著:朱麗娟、林千俐等譯,2001年7月初版,台北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問題思考
1.傳統教會有講七項的罪,傲慢(arrogance)、嫉妒(envy)、憤怒(wrath)、怠惰(sloth)、貪婪(greed)、貪吃過頭(gluttony)、欲望(lust),談談我對於這七項之中,最有感觸、最需要謹慎的部分。
2.基督教會來到台灣,建立敬拜上帝的禮拜堂。早期信徒最重要的事奉,就是敬虔地敬拜上帝、虔誠地生活。認真花時間把自己專注在上帝,專心一意委身服事教會。 談談我自己的經驗或期許。
3.敬虔的奧祕,不容易簡單解釋。透過敬虔,我們更深地感受上帝的同在,自己的問題、困難因而帶來新的可能性。談談我怎麼致力敬虔的生活,曾經如何經歷敬虔的奧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