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31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台南神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新使者執行總編輯)

※信仰的養成,奉獻的人生

高俊明1929年出生於台南。他的祖父高長是台灣第一批受洗的基督徒之一,不久後成為台灣首位本地傳道者。高長的三子高再得醫師,就是高俊明牧師的父親。高再得夫人侯青蓮女士,長老教女學(現在的長榮女中)畢業,婚後在教會事工上非常活躍,重視教育和社會服務,曾任長榮女中董事長。高再得醫師和侯青蓮女士共育有十三名子女,高俊明排行第十二。這個家庭充滿了基督教文化氣息, 薰陶出子女律己、向善的人格特質。

高俊明牧師中學時代讀新約聖經以及內村鑑三的《求安錄》特別感動,又相當喜愛托爾斯泰的作品。主導高俊明牧師人生抉擇的價值觀,可以說就是出於敬虔的基督教家庭文化、內村鑑三擇善固執的信仰形態、托爾斯泰禁慾、捨己、博愛非暴力的道德意識。後二者代表20世紀初激進、敬虔的基督教思想,是基督教信仰與現代社會、國家意識等對話的脈絡中產生出來的、對現實社會具批判力道的思想。

高俊明決定就讀神學院,是為了想要依照托爾斯泰主義過一種奉獻的人生,並不想當牧師。他原先希望能夠辦孤兒院,但卻在畢業前夕,因為聽到原住民地區嚴重缺乏傳道人,而轉變了方向。他志願成為山地巡迴傳道,主要在屏東、高雄地區活動。四年後,他按立為牧師,1957年受邀擔任玉山神學院的教師,並在同一年出任院長。

30歲時經人介紹、與李麗珍女士結婚。她的親生父親是許水露牧師,養父李識情也是一位牧師,自幼成長於基督教環境中,並受很好的教育。1951年她和妹妹隨挪威籍宣教師袁姑娘(Miss Kiriten Hagen)前往日本留學,一方面協助袁姑娘四處傳道。她原本打算學習袁姑娘,不結婚,全力為主做工。後來,她訂下的條件是:結婚對象必須是傳道者,而且在山地傳道。這些條件,正好高俊明牧師吻合,雙方在共同的人生目標下,決定攜手共度一生。「奉獻的人生」,是乘以二的奉獻。

※重新思考教會的社會責任

1970年高俊明牧師被選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第十七屆議長。此時是多事之秋,總幹事鐘茂成堅辭,身為議長的高俊明牧師被推選為總幹事。對他而言,這並不是計畫中的生涯,也不是他想要的,但正如之前山地傳道、到玉山神學院任職,他服從上帝的旨意,擔負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

1970年最棘手的問題是:要不要退出「普世教協」(WCC)?這個組織是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合作團體,等於是基督教界的聯合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會員之一。當時中華民國政府認為「普世教協」是容共團體,因為WCC接納共產國家的教會為會員,還建議聯合國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政府要求長老教會必須退出WCC,不斷向教會人士施壓,教會內為此而產生爭論,最後竟然在1970年的總會年會表決通過退出案!高俊明牧師後來努力與各方溝通,終於在1980年重回普世教協。

「退出普世教協」一事,讓不少教會人士認識到國民黨政府的霸道獨裁,並發現必須全教會一起認真思考「誰是主」、「教會為誰存在」等信仰問題,釐清教會的立場。於是1971年總會年會中通過「重新闡明我們教會的信仰與信息」案。主要內容是:相信基督是世界的盼望、唯一的救主;教會是屬基督者的團契;基督徒必須秉著愛心、為公義和平而努力;相信在基督裡有革新、和睦與勝利的盼望。這樣的信仰反省,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往後參與各種社會關懷、發表聲明的根基。

經過15年的討論、修訂,以這個文件為基礎,1985年通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告白教會連結與本土、與受苦的百姓站在同一陣線。在這15年間,發生了很多大事。長老教會發表了三個宣言:「國是聲明」 (1971)、「我們的呼籲」(1975)、「人權宣言」(1977),和政府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接著發生美麗島事件、高俊明牧師被捕。

1970年代的台灣,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接著邦交國逐一斷交殆盡,連最親密的朋友美國也在1978年宣布斷交,台灣越來越被國際孤立。在這種局勢下,台灣人都感到焦慮不安。當時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威權統治下,反對黨尚未形成,民間很難有異議之聲,更沒有足以代表人民心聲的團體對國際發聲。與國外有較多聯繫、容易被國際社會接納的教會團體,於是成了人民心聲的發送管道。

針對中華民國被迫放棄聯合國席位、美國開始與中共建立關係危機,台灣該如何自保?在1971 年底,長老教會發表了〈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以基督信仰為基礎,申明基於人權立場,反對任何勢力出賣台灣,並強調台灣住民有權決定台灣的命運。在對國內的建議上,具體提出政治革新的訴求,呼籲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這份聲明原先是由跨教派的「中華民國教會合作委員會」草擬,但擬好後,除了長老教會之外,大部分的教派都說不能簽署,因此最後是由長老教會單獨提出。

〈國是聲明〉提出後,國民黨政府大為震怒,氣氛變得很緊張。參與草擬宣言的人都有心理準備,可能會遭到迫害,所以好幾個人都寫好遺書。總會辦公室遭到監控,總幹事的住處也被監控,包括電話監聽、四處竊聽、跟監、佈置線民隨時報告等等,又以各種威脅、利誘、分化的手段,試圖瓦解教會人士的立場。1972年初,熱愛台灣、敢言的英國宣教師彌迪理牧師,簽證期滿後被趕出台灣,成為「國是聲明」的祭品。

1975年長老教會再發表〈我們的呼籲〉,再度「以愛心說誠實話」。內容分為兩部份,一是向政府的建議,一是向教會呼籲。向政府建議的部份,包括:維護憲法所賦予人民宗教信仰之自由、突破外交困境、建立政府與教會間之互信互賴、促進居住在台灣人民的和諧與團結、保障人民的安全與福利。對教會的呼籲方面,包括:發揚誠實與公義之精神、促進教會內部團結及堅守教會立場、謀求教會的自立與自主、建立與全世界教會密切的關係、關心社會的公義問題與世界問題。

※身處政府和教會的衝突之間

1977年8月,美國準備與中國「關係正常化」而派國務卿訪問中國前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擔憂台灣將陷入被中國併吞的危險,因此發表〈人權宣言〉,對象為「美國卡特總統、有關國家及全世界教會」,內容提到為:「我們要求卡特總統繼續本著人權道義之精神,在與中共關係正常化時,堅持『保全台灣人民的安全、獨立與自由』。面臨中共企圖併吞台灣之際,基於我們的信仰及聯合國人權宣言,我們堅決主張:『台灣的將來應由台灣一千七百萬住民決定。』為達成台灣人民獨立及自由的願望,我們促請政府於此國際情勢危急之際,面對現實,採取有效措施,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

1970年代的台灣民主運動(黨外運動)仍迴避台灣認同議題時,長老教會勇敢踏出了第一步,將民主改革與台灣前途結合在一起,可說是充滿「先知性」的作為。

〈人權宣言〉發表之後,長老教會受到不少干擾與壓力。《台灣教會公報》經常寄不到訂戶手中,刊載〈人權宣言〉那期幾乎都在郵寄途中失蹤。國民黨找教會領袖溝通,希望在宣言中寫明反對美國與中共建交、表達將協助政府維持現狀、不要提「新而獨立」,但是教會領袖不讓步。

身為教會的領導者,高俊明牧師在〈人權宣言〉發表後,遭受到空前的壓力。依照長老教會的制度,這項聲明須在1978年3月的總會年會上追認,才能算正式代表整個教會。同時,這一年總幹事任期屆滿,必須改選。國民黨派人勸說高牧師到國外去,不要再續任總幹事,但他不為所動。

盡管國民黨使盡各種方式阻撓,總會開議後,仍然順利通過接納〈人權宣言〉,顯示〈人權宣言〉已成為長老教會主流意見,成為長老教會自我認同的指標。而總幹事續任案,也以壓倒性勝利的票數順利通過。過程中,會議氣氛非常緊張凝重,議長還特別把表決方式由舉手改為秘密投票,讓議員可以不畏監視,依照自己的良心投票。

總會通過〈人權宣言〉後,立刻有風聲說政府即將逮補高俊明。他遭到24小時跟監,在有人預告他將逮捕他的那天,監視更緊。美國宣教師花祥(Dan Whallon)夫婦和女宣教師包佩玉開車到高家,把他們夫婦載往台灣神學院,甩開跟監的車輛,接著讓他們住到花牧師家。這段期間,外界都不知道他們夫婦的下落,海內外探詢的電報、電話不斷,紛紛關心高牧師是否被政府逮補。最後,政府受不了壓力,終於傳話叫他回去總會上班,暫時不捉人。

高俊明牧師在〈人權宣言〉發佈的當天,已經準備好遺書,開頭這樣說:「我無論遇見何種慘事來離世,也應當感謝讚美上帝,因為祂的旨意是美善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結尾則是:「但願全體親人朋友都能愛台灣、愛世界、愛和平,來榮耀上帝,造福人類。」他早就準備好從容面對最糟的狀況。

※愛與勇氣

暫時被放過的高牧師,在美麗島事件之後,捲進「藏匿要犯」事件,被捕判刑,在監獄待了四年三個月。

1979年《美麗島雜誌》把黨外運動推到一個高峰,該年12月10日在高雄舉辦人權日活動時,數萬群眾遭到憲警包圍,政府宣稱當天發生群眾毆打憲兵和警察的暴力事件,隨後展開全台大逮捕。《美麗島雜誌》相關人士紛紛被捕,但最活躍的總幹事施明德逃了許多天才被捕。施逃亡期間,透過友人向高牧師求助,高牧師聯絡林文珍長老提供庇護處,就這樣,高牧師、其助理施瑞雲、林文珍等人,都為此事而坐監。

高牧師堅持主張:基於信仰,愛護患難中困苦的人,責無旁貸。「耶穌說,人為朋友而放棄生命,沒有什麼愛是比這個更大的。」身為牧師,無法拒絕走投無路者的求助,即使明知自己會為此而被判刑,也無法有其他的選擇。這個事件中他最痛心的是牽連林文珍、施瑞雲兩位單純的女性坐牢。在法庭上他懇切要求,由他個人負起全部責任,他願意付出性命、財產,來換取同案其他人的自由。

高俊明牧師自認為被捕、被判刑的真正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長老教會1977年發表「人權宣言」,主張台灣應該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觸犯了國民黨政府的禁忌。此外,他一直努力要讓長老教會重新加入普世教協,也讓當局不快。藏匿施明德一事,不過是當局迫害長老<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31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22-2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31期  2012年  8月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131
本期主題: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發行日期:2012/8/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淺談宗教與人權
戰後台灣民主獨立運動發展簡史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見證的艱難,漫長的平反——人權戰士謝聰敏先生
尋求穩定的政府
飛蛾,為何要撲火?
站在田中央
老長青人話長青
長老教會莫拉克重建三週年:踏入「民主深化」的新歷史階段
Linspired 神奇小子林書豪——為榮耀上帝打球
從獵人、傳道人到電影明星——林慶台的見證(下)
春天t?巴黎看見白象
青年基督徒與社會參與
愛與信‧罪與義
牧者與目者
這是保護色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