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27期 青年運動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新使者執行總編輯)

《新使者》本期主題是「青年運動」,探討台灣教會青年的自發性運動,如何對教會的發展產生影響。遽變的時代,青年文化也快速變遷,但某些核心價值,卻可以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行動中重現。真理不變,即使以不同的外貌出現,本質仍然不變。教會可以做的,就是擦亮這些核心價值,成為吸引青年前來聚集的燈,提供青年可以產生自主行動的空間。

長老教會青年運動的重要精神之一,是主張基督徒不應該關在教會內,要走出圍牆,服務大眾、影響社會。1979年主辦「TKC30週年」的陳南州牧師說:「我們的想法是青年要學習,也要參與和服事;青年要在教會中服事,也參與社會,致力於改變世界。」

1971年青年自發的「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1977年的青年大會,基督徒青年透過自我訓練、自我?蒙,在危機的年代開?新眼光、新作為。關懷弱勢、關懷鄉土的信仰行動,在1980年代之後愈形重要,至今日仍可說是長老教會青年文化的特色,亦一直為長老教會青年事工參與者所持守。 還有1990年代台灣神學院學生為主發起的「精兵運動」,以「對上帝有信、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為精神指標,栽培出具有使命感的青年。

以開放的態度鼓勵青年獨立思考判斷、自主追求信仰,亦是長老教會值得自傲的傳統。大專生的「長青團契」提供自由的環境,讓青年學子自主探究信仰問題、關懷社會,最能體現此一傳統。然而,近年在一波又一波的新形態信仰文化潮流的影響下,有人認為已經出現「新皮袋青年運動」,特色是:青年選擇跟隨某位屬靈領袖,學習事奉、追求「聖靈恩膏」,和長老教會體制、主流神學之間不免會有一些衝突,卻是方興未艾。此外,還有結合流行文化的Mega Church(巨型教會)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如何面對?只能摹仿學習新潮流嗎?從新加坡長老教會的例子來看,加強、深耕改革宗神學傳統的信仰教育,或許才是根本。信仰的路上一代牽一代,或許互相會有不同看法、有爭執拉扯,只要堅持行在光中,不管世界多麼喧囂黑暗,都能繼續前進。

本期其他文章:「我的人生原舞曲」、「 台中大專教育營紀錄片誕生記」,讓讀者可以一窺教育營的影響力。「團契中的親密關係」提醒我們關心需要智慧和交託。呼應「青年運動」主題,特稿回顧了2008年野草莓學運,一場至今仍在發展的台灣青年運動。日本研究生三野和惠為「台灣教會人物檔案」寫了「林學恭與梅監務」,兩位牧師在信仰當中同工、相知相愛,並因這樣的相處而產生超越當時固定模式的文化對話、自我反省,是台灣教會史上不可不知的一段佳話。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7 期 青年運動 (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7期  2011年  12月 青年運動 127
本期主題:青年運動
發行日期:2011/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青年運動
那些年,我們曾經這樣想
向青年開放的教會
「新皮袋」青年復興運動
在Mega Church的陰影下——訪林方榮牧師談新加坡長老大會的青年事工
長青團契的氣味
若盡力,咱就能改變此世界!——我所知道的長青團契青年運動
信上帝、愛人、疼惜土地——關於基督精兵運動
長老教會的青年運動 ─從「台灣青年國是會議」談起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秩序又開始繽紛:2008年野草莓學運的回顧與展望
林學恭與梅監務
我的人生原舞曲——來自教育營的青年覺醒運動
如此容易 如此艱難——團契中的親密關係
花店口亭仔kha
讀經筆記7 是按怎譯作「靈語」?
台中大專教育營的紀錄片誕生記
腳踏車的戀愛
現代信徒給上帝的空間
工人!工人!你在哪裡?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