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介民的《第三種中國想像》2012年11月出版後,引起台灣知識界的關注。作者是功力深厚的社會學者,這本書卻不是一本硬邦邦的學術著作,各篇章原本都是發表於雜誌、報紙的社會評論,很多都是從個人的經驗、觀察出發,筆調生活化,但所探討的卻是有關「中國因素」如何影響台灣與世界的嚴肅問題。這本書預設的讀者並不限於台灣,也企圖與中國人對話,分享台灣觀點,期望台灣的自由開放、民主政治經驗,能帶給中國公民運動一些啓發。
乍看之下,這和過往中國國民黨宣傳的「中華民國的民主自由要成為中華民族的燈塔」、「以民主轉化中國」有點像,但作者並非重述口號,也沒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企圖,而是站在台灣作為一個實質獨立國家的立場,從容自信面對中國,並試著讓台灣與中國的人民了解,當中國意圖以各種方式控制台灣、國共聯手制台的局面已經形成之際,台灣堅韌的民主文化是最好的社會防禦。
※在機會與威脅之外的思考
何謂「第三種中國想像」?作者想要做的是:「在『機會論』與『威脅論』之上,調整對中國的態度,分辨政權與社會、統治菁英與庶民大眾的差異,不為中國炫目的外觀所惑,不為其政治惡行辯解,積極與中國社會對話。」
當前台灣人面對中國時,有兩種極端的態度:一是認為必須要前進中國,不管是做生意、發展事業、讀書、甚至傳教,好像不去中國就會失去大好機會,在下一階段的發展中被淘汰;另一種態度,則是非常擔憂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認為對中國最好的態度就是盡量減少交流,必須盡力防堵中國對台灣的影響。這兩種態度的形成都有根據,看似互斥,但在實際狀況下,並不能互相取代。台灣和中國的互動已經不可能中止,可是互動的方式並不是只能擁抱、討好中國,而是應該在和中國來往時,努力確保台灣能夠有安全、獨立的未來。這在目前的局勢下並不容易達成,但寄望於中國逐漸興起的公民社會,在渴求人權、民主的共同價值觀之下,台灣或許可在中國之內找到盟友。
本書作者認為:「台灣與中國近二十年來的互動的基本態勢是:經貿躍進、政治僵持、社會疏離。」他觀察到兩岸經貿深化整合後,北京對台灣的影響力日增。透過跨海峽政商聯盟,中國控制台灣的方式包括:以商逼政、以收買代替恐嚇。國共平台的建立,使國民黨壟斷兩岸談判,排除反對黨與公民社會的參與監督,不斷讓台灣陷入中國所畫定的框架當中。在此惡劣局面下,只能寄望「跨海峽公民運動」,透過台灣的柔性影響力,將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吸引力展現於中國人面前,並在各種經濟社會文化議題上,和中國公民社會的進步力量合作,以兩岸的公民力量共同對抗政商既得利益的權錢結盟。簡單來講,就是兩岸在社會運動上互相結盟,借助台灣在這方面的先見經驗,目的是促成中國建立自由民主的公民社會,
不過,這在當前當然是困難的。在台灣的執政當局和企業界已經與中國緊密連結之際,台灣社會與中國社會的互相理解卻是淺薄又緩慢,存在相當多的誤解。中國方面由於資訊管道有很多箝制,以及中國政府有意的誤導,大多數人把台灣的民主政治當成一種「亂象」、「笑話」,但不乏有批判力的知識分子揭穿中國媒體的荒謬;台灣大多數人對中國人有著負面的刻板印象,並且很容易將中國當成一個整體來加以評斷,媒體對中國的報導則往往片段又淺薄,不過,由於資訊夠開放,只要有心,台灣人不難對中國社會有多層次、多面相的了解。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中國真的有公民社會存在嗎?」
※對基督徒前進中國的啟發
中國社會長期處於共產黨統治下,嚴格的社會控制在「改革開放」之後雖稍有鬆動,但中國政府對這種鬆動有很強的警戒心,從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之後繼續被關、周邊人士被迫害得更嚴重,以及「維穩」經費年年增加,即可窺知一二。中國國內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矛盾日益嚴重,但各地人民的維權抗爭,大多遭到嚴厲打壓。不過,在這種黑暗的狀況下,異議之聲仍此起彼落。或許中國公民社會尚未成熟,但有一些火種一直在。在網路上不難看到中國人羨慕台灣的自由民主,渴望台灣民主轉型的歷程能成為中國的借鏡。
中國基督徒是我們的普世肢體,在中國仍然缺乏宗教自由的此時,基督徒不應該只嚮往那龐大的福音市場,以沈默或協力的方式助長中國政府對教會的掌控,也不能完全忽視這個福音工場的存在。更多深入而切實的了解,才能有適時適格的互動互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