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35期 中國!中國!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兩岸關係下的就業迷思
對一個積極想影響台灣且永不放棄此一意圖的中國,這一代年輕人再也不能因為排斥或陌生感,就選擇與中國市場的發展永遠劃清界限。
關鍵字:
作者/吳春來 (政大長青畢契,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宏國關係事業副總經理)

兩岸的關係敏感複雜,近三十年當世界各國基於現實與利益考量而積極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之際,台灣卻因為特殊的關係立場只能和這個超級大國維持一種表裡不一的微妙關係,暗地裡一千大企業95%早已湧進中國。近十年來兩岸交流急速擴大,連就學、就業、通婚入籍等民生政策議題都陸續開放鬆綁。兩岸的關係曖昧難解,人民現實的生活需求衝擊著政府、政黨預設的防線,連一貫主張台獨的民進黨也必須基於現實考量,為提出讓人民安心的中國政策而傷透腦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基於信仰與土地的關懷,長期扮演捍衛台灣主權的先知角色,在教會與長青團契長大的青年,或多或少受到教會生態文化的薰陶,在即將離開校園進入就業市場之際,如何看待中國的就業機會?

※鬆綁意識形態的枷鎖

社會的變遷轉型迫使所有的人面對新的學習與適應,眼界比較前瞻行動力靈活敏捷的社會菁英,在期待社會進步的各種議題上,儘管大聲疾呼奮力不懈,也都要耐心等待群體中多數人緩慢覺醒的腳步,直到時機成熟才能順勢有所突破。「兩岸關係的問題」摻雜意識形態的選擇,是最高難度的整合。歷經多少激盪對話,共識無法形成,覺醒之日尚不可期,兩岸關係新形勢需要時間慢慢醞釀,生在漫長磨合期間的一代當如何自處?

事實上,在中國經濟開放改革之後,兩岸優劣情勢消長變化之快,已顛覆過去統、獨論述所詮釋的理論基礎,這也是統、獨兩大主張選票市場急速流失的主因。二十幾年前兩岸暗通款曲,繼開放探親之後,大批產業外移中國,政治人物為開闢舞台光環頻頻暗通款曲,直到今日每週約600班航班往返兩岸,一年近400萬陸客來台觀光,600萬台灣人赴中國旅遊,加上30幾萬陸籍配偶嫁到台灣,兩岸綿密連結所形成的依存關係已非我們所能想像。在目前大勢尚無轉圜跡象下,去認識中國是怎樣的一個國家?她如何牽動著台灣的命脈?台灣的價值與尊嚴如何穩固?這與二十幾年前我們在關懷國會改革、建立民主體制、推動弱勢族群保障的議題一樣迫切。而眼前這樣的發展對台灣而言是到底是死路一條?或是可能激發兩岸歷史不同的流向?仍屬見仁見智,一切留待時間解答吧。因為中國在經濟改革三十年之後,如今也面臨政治體制改革的挑戰,中國一黨專政的政治體制還能穩固多久?兩岸發展最終的依歸為何誰能精準預測?對面臨就業需求的年輕人而言,政治上沒有答案的紛擾不應該成為個人工作選擇的障礙,個人的發展終須自己負起全責。

※面對現實找出路

就業是個人生涯發展的問題,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與目標選擇不同的就業市場。如果你的目標是到中國工作,心態上要先做好調適,不論個人對政治的關注與見解如何,不要常常把兩岸政治、社會體制的差異與優劣問題掛在嘴上評論。曾有人問我:到中國工作是不是好的選擇?兩岸的年輕人做比較,台灣的優勢為何?到中國工作將面臨什麼樣的適應與挑戰?其實,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已上百萬,這些問題市面上不論企業徵才或媒體調查報告都有很多的比較分析可以參考。

就個人曾經遊歷中國研究考察的淺見來看,中國快速朝著國際接軌的發展政策下,一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台商原有的領航優勢已經消失殆盡,大陸年輕一代邁向強權大國的企圖心鮮明,學習模仿的能力強,且具有掌控市場的主體優勢,逼得台商紛紛轉進二、三級城市求發展,台灣對中國而言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效益,經濟上大陸並不把台灣視為競爭對手,台灣過去的鎖國政策造成經濟在亞洲市場上逐漸被邊緣化。目前在科技及工商業設計、服務、音樂及文創……等軟實力方面還可以保持領先的地位,但這樣的優勢可能也只剩十年的光景了。

人才方面,台灣年輕一代幸運地成長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下,思想多元、應變靈活、創意十足,加上台灣人質樸的特性,人際之間關係單純,團隊合作的能力較強,工作上也比較專注與忠誠,這是台灣年輕人備受器重的要因。但是,中國很多年輕人刻苦耐勞、配合度高、了解大陸市場、企圖心強、又容易取得大陸人脈與官方資源,這也是台商不得不倚重中國人的地方。論素質與能力條件,兩岸年輕人還是各有千秋,中國13億人口每年有上千萬考生參加高校聯招,在高度競爭擠壓之下,只要是211工程全國百大名校畢業的大學生都有一定的素質。我在上海期間,經常看到世界最頂尖的企業總裁蒞臨上海交大、復旦等名校演講或簽約合作的消息,也常看到世界各國總統、總理、內閣要員訪問中國的新聞,中國與世界互動的觸角遠多於台灣,其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不容我們再忽略。中國年輕的一代在大國環境中也培養了開闊的世界觀,對市場的概念宏觀而深入,光是國內區域性的市場規模,不論華中、華東、華北、華南……任何一個區塊範圍都相當龐大,未來十年發展中的中國仍可持續展現經濟活力,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就業市場。

一旦你準備投入中國工作,你必須要有一些基本的認知,最好能忘掉台灣舒適自由的生活習性,抱持入境隨俗逆來順受的平常心來面對。中國的思想禁忌、工作環境、經營管理模式、生活品質普遍比台灣落後,人與人之間的信賴感、親切度不像台灣溫暖,不成熟的商場運作機制中有很多中國人才懂的「潛規則」。唯利是圖、互相推委的職場文化是典型的「中國型組織」常見的產物,你不僅不能妄加排斥,還要能融入這樣的生活環境中自求調適。尤其若選擇受雇於中國企業,絕不能藐視老闆的素質涵養或專業能力,否則不僅發展受限,日子也必定難熬,尤其是剛踏入社會自我感覺良好的新鮮人更要注意這個禁忌。中國龐大的商機吸引來自全球的工作者不斷湧入,但近兩三年,我遇到幾位十多年前遠赴中國工作的朋友回到台灣定居,有的人賺了一些錢回來享受台灣的美好,有的人在中國耗盡了才返台,不管所剩多少,離鄉多年的職場戰將回到故鄉台灣也嚐到與社會脫節需要重新適應的滋味。大陸無限大,體會各不同,淘盡掏何物?得失在心中。

※視野放遠行動加快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適應中國的生活,選擇到中國發展也沒有對與錯的問題,畢竟台灣市場規模有限,過去亞洲四小龍的優勢不再,大學畢業生起薪22K,物價指數不斷上漲,生活條件越來越艱辛,這一代在豐盛富足的條件下受培育,才華洋溢蓄勢待發的年輕人,揮灑的舞台在哪裡?

中國不是賺錢的天堂,而是人聲沸騰臥虎藏龍的競技場,即便身手非凡功夫高強的專業經理人,被高薪挖角到大陸企業高就,也很容易在「技術經驗移轉之後」就得走人,兩岸在經濟面是現實的合作與相互利用關係,中國要的是台灣走在前面累積的經驗,而多數台灣人要的是把有用的經驗賣給大陸賺取利益。在中國發展,業務面多數要依賴中國人協助,畢竟市場是他們的,台灣人的核心價值與競爭力想要長期維繫,就必須走出一條自己完全能掌控的路。如果你下定決心離鄉背景去中國奮鬥,建議你要懷抱著遠大的夢想,把這一切當作歷練,有計畫地為自己設定一個高成長的目標,不要侷限在台灣人封閉的生活圈忙著應酬或關在宿舍當宅男宅女,不要以領一份薪水求安定為滿足,應該儘可能融入中國人的團體,更深入去瞭解中國人的思維與關係模式,放大視野格局,與頂尖高手合作、交鋒,與險惡的環境搏鬥,培養與世界各領域高手同台競爭的能耐,開創資源與經驗聯結的平台,把經營大市場的概念、專業、能力與人脈通路累積起來,或許在關鍵的時刻你可以為台灣這一塊土地出更多的力。

對一個積極想影響台灣且永不放棄此一意圖的中國,這一代年輕人再也不能因為排斥或陌生感,就選擇與中國市場的發展永遠劃清界限,守在台灣坐享高品質安逸的生活,吃老本的日子能撐多久?等到有一天中國進步成熟,能與世界平起平坐時,台灣的空間剩下多少?面對十三億人競爭的挑戰將有多大?為了自己及台灣的未來,踏出第一步才能看清第二步。

※最好的學習在實踐的道路上

最後我想鼓勵年輕的一代要敢作夢,勇於實踐,及積極面對現實挑戰的勇氣。很多學生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一直留在學校讀書,一個學程接一個學程修,一個學位接一個學位拿,就是不想離開學校面對社會。如果在學習的過程沒有清楚的方向,該出社會歷練的時候還在逃避,這是很浪費生命及社會成本的消極選擇。網際網路的時代提供人類無比通暢的學習管道,傳統學歷的價值已經降低,工作與生活的實踐才能逐漸釐清自己真正的喜好與需求,看清自己的潛能、不足,而引導出人生發展的方向與學習目標。出了社會,一年的歷練與切身體驗常超過在學校多年的摸索,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但欠缺實踐經驗佐證的學習不容易培養出深刻的智慧與能力。

2003年我懷著好奇探索的心情,放下工作前往全球企業集結的上海,一方面沉澱與梳理自己十多年來工作上累積的經驗,釐出下一個階段的成長目標,另一方面觀察成長中的中國所面臨的挑戰及因應方式,這一趟三、四年的學習體驗與考察之旅,讓我深刻體驗兩岸的關係在邁向和平共處的道路上,雙方還有太多需要理解與努力的空間。

願將這一切訊息分享給有需要的年輕人,在追求生命發展的過程對神的交託與順服,讓我們時時得力,享有真正的平安與喜樂。

同作者相關文章:
兩岸關係下的就業迷思 (第 135 期)
金融風暴下的自由 (第 112 期)
當金錢遇上信仰 (第 82 期)
刷卡 s (第 4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35 期 中國!中國! (32-3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35期  2013年  4月 中國!中國! 135
本期主題:中國!中國!
發行日期:2013/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中國!中國!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面對中國議題的處置建議
四川地震與零八憲章中的中國基督徒
家庭教會:中國的清教徒運動
「認識中國」閱讀建議
重新認識中國NGO
兩岸關係下的就業迷思
歡迎降落火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素描吳震春
在工作、祈禱與靜默中和上帝重新相遇——我在曠鄉(上)
50屆神研班,史上最值回票價的營隊
神研班,讓我更期待查經
「因為上帝國在你們心裡、在你們中間」──我在神研班中的所得所感
與邊緣人面對面
另類網路工程師
日本反核歌曲:「ずっとウソだった」--攏teh嚎滫!
讀經筆記11 “Kap Siōng-tèkiàn-li̍p ha̍p-gî êkoan-hē.”是啥意思?
畢契力量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