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74期 網路交友面面觀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關鍵字:
作者/張德麟 ()
  新使者這一期的主題是「網路交友面面觀」。這是今日的大學生、青少年的問題,也是為人父母者困擾的問題。主題(從萬花筒到網路交友)文稿共收六篇,簡介如下:

  莊信德是寫(網路認同歷程的信仰省思),是從信仰的角度看網路交友。他想,年輕一代的基督徒可能因外在社會不斷求新求變的現象,「將外在形式的變化,誤判成內在本質的更新」。林鴻祐牧師的「從萬花筒到網路交友」,從網路交友的負面現象指出它將「縮減了人們相處的社交能力與倫理應對」,「從網路所看得見的,往往並非真實。而真實的人際社會交往,卻被認為虛假不實。」。陳鳳翔姐寫(網路福音事工的挑戰),此文認為網路是中性的,它可為福音使用。此文很可貴的地方在,作者將網路福音事工作了一番歷史的回顧。

  林淑芬寫(286V.S686--從語言的顛覆看N 世代文化),林文提及N世代的跳躍式思考以及語言不斷創新的特色。此文特別有意義之處,對我而言,她將新世代的新詞彙,作了一番整理、歸類。為人父母者最須一讀,否則會成永遠的286。楊雅惠牧師寫(我網路交友的經驗),楊牧師是網路福音工作的開山祖師,對網路問題之種種之熟悉,自然不在話下。文章的後半部幫我們整整理了網友的背景、分類、聊天時間、聊天室之分類、果效。江淑文姐則為我們整理了一篇(在網中築夢--從心理需求看網路交友)。她綜合了季惟信牧師、許城道牧師、林毓芬牧師、陳冠宇醫師的意見寫下此文,我們謝謝她。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本期由李欣芬老師寫(台灣癩病醫療之父-戴仁壽博士)。戴仁壽醫師是一題到他,我的心就震撼不已的人。我個人要謝謝李老師將戴仁壽作了這麼詳盡的考查、敘述。此文不只交代了戴仁壽醫師的成長、求學、結婚,來台在新樓、馬偕、以至樂山園的工作。也讓我們知道1929年新莊旁的「樂生院」的第一根木樁是戴仁壽打下的。讀她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國民政府來台,差點就將「樂山園」三七五了。這位「台灣癩病醫療之父」,他們夫婦最後長眠之處是台灣的八里--他們實踐「叫長大痲瘋的潔淨」的地方。家庭禮拜時,如果可能,請父母跟孩子分享此文。

  「潮流脈動」,本期由鄭頌苑牧師寫(論「單身寄生族」),對這些崇尚品味,不習慣吃苦,不喜歡承擔責任的新一代,鄭牧師在此文提出獨門秘方。「漫畫」,仍由本刊大國手純菁兄親自操刀。

  「文化、藝術」本期由林惠愛院長寫(聖樂與信仰)。林院長從舊約、新約中幫我們整理出聖樂與信仰的關聯。是一篇簡要的論文。「厝邊頭尾」吳明洲牧師寫「石牌教會社區日文班」。我家女兒的日文就是在該班立下基礎的。所以筆者對該班,尤其是黃老師的認真,知之甚詳。藉此文,我們可知,其實教會與社區的關係,可用不同的方式呈現。(不過,在此要向吳牧師說抱歉,他前三分之一的社區工作的理論基礎的文字被我刪除了。因為《新使者》這一部分已累積不少的文獻。)

  「神學淺說」本期由陳聯松兄寫「何謂愛修會--愛修會的精神與特質」。我一直以為「愛修會」來自日本,陳文幫我們遠推至印度。「感情、婚姻」本期由林鴻達教授寫(心事講出來--青年常見的交友問題),寫青年人關心的交友與擇偶問題。這些問題確實相當困惑每一個年代的年輕人,我們希望林教授繼續發表這方面的文章。「解惑之窗」本期由陳志良牧師寫「基督徒如何看待佛教藝術?」,本文對宗教與藝術的關聯敘述甚詳。比較可惜的是題目提出的問題,作者著墨不多。

  「信仰、生活」由陳金定長老寫(福杯滿溢蒙福之年),一位1935年讀長榮女中,沒受過中文正規教育者,能用這麼流利的中文寫文章著實不易。我也從她的文章再一次看到學生、青年事工(她是在長榮女中接觸到福音的)的重要性。

  「特稿」收兩篇文章,均極精彩。蔡維民教授寫「與神和好」,此文將一些抽象的神學概念,如原罪、和好、恩典、合一,都成為我們週遭活生生有經驗的具體經驗。南神的董俊蘭兄則特別為我們寫了「基礎神學往前走」。讀此文,我感慨頗深。天下間哪有不需數學、物理學的神學?同樣,天下間哪有不需聖經神學、系統神學、歷史神學的實踐神學?可是我們中間就有人會「埋怨他們在神學院讀的書沒有用,還不如參加神醫特會來得有效。」這種不肯下苦功,只想求特效藥(是不是特效藥還有問題)的心態,我個人覺得,這會成為今日、明日教會的隱憂。

  「老師開講」我們請中原大學田筱榮教授寫她(年輕的追尋--我讀大學的日子)田老師特別提及社團生活對她的幫助,只要你/妳真誠、用心,你/妳絕對會學到許多。她的經驗相信對今日的大學生會有「擴展視野是重要的」的啟發。「大專世界」本期收兩文,陳素琳同學寫「東師長青,生日快樂」,她寫詩體賀東師長青的生日。丑角寫「颱風來了」,這是很多當同工的人都會遇上的問題。作者在此分享他們如何共同渡過「明日不知將如何」的時刻。

  台灣年到了,願上主的平安與喜樂與每一位讀者同在。也願本刊所深入探討的問題,幫助每一位讀它的人,對我們的夫子我們的主有更清楚的認識,更熱烈的愛心,以及更緊密的跟從。
同作者相關文章:
王孟冬長老kap「消氣散」 (第 163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4】228消失的執事:李瑞漢律師 (第 161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不時刊做伙ê廣告(下)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不時刊做伙ê廣告(上) (第 158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 】莊松榮ê「全鹿丸」kap蘇振輝ê「人生醫院」 (第 157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 2 ─ 南中東門教會、潘道榮、淡水教會 (第 156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1 得恩堂與補腎丸 (第 155 期)
《鄭兒玉牧師ê文化思想Kap推動:1961-2002母語寫作所顯出- -ê》序 (第 139 期)
《新使者》二十年雜感 (第 121 期)
編者的話 (第 76 期)
編者的話 (第 75 期)
編者的話 (第 74 期)
編者的話 (第 71 期)
編者的話 (第 67 期)
編輯者的話 (第 66 期)
編者的話 (第 63 期)
編者的話 (第 54 期)
編者的話 (第 53 期)
編者的話 (第 52 期)
編者的話 (第 51 期)
編者的話 (第 50 期)
編者的話 (第 49 期)
編者的話 (第 47 期)
編者的話 (第 46 期)
編者的話 (第 43 期)
編者的話 (第 42 期)
編者的話 (第 41 期)
編者的話 (第 40 期)
編者的話 (第 39 期)
編者的話 (第 38 期)
編者的話 (第 37 期)
「現代中文譯本」與「和合本」之比較:以撒母耳記為例 (第 37 期)
編者的話 (第 3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74 期 網路交友面面觀 (3-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74期  2003年  2月 網路交友面面觀 74
本期主題:網路交友面面觀
發行日期:2003/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聆聽天籟
編者的話
網路認同現象的信仰省思
從萬花筒到網路交友
網路福音事工的挑戰
286 vs. N86—從語言的顛覆看N世代文化
我網路交友的經驗
在網路中築夢-從心理需求看網路交友
台灣癩病醫療之父-戴仁壽博士
論「單身寄居族」
基督徒如何看待佛教藝術?
聖樂與信仰
石牌教會社區日文班
何謂愛修會--愛修會的精神與特質
心事講出來-青年常見的交友問題
福杯滿溢蒙福之年
「與神和好」
基礎神學往前走
年輕的追尋-我讀大學的日子
東師長青,生日快樂!
颱風來了!?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