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牠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以賽亞書11:6-9)
流放於曠野期間,朝夕與大自然相處的以賽亞想必對沙漠、森林和動物的野性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在此經文對於動物的描述,卻與它們天生的野性大相逕庭。讀到此優美的經文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再一千年都不可能會發生!」但就像是所有偉大的詩歌,我們亦可說:「為何不可能?」這段經文帶來盼望、平安與安全感。我們在人性的重建及其對弱勢一方如婦女、孩童與動物所帶來的正面影響中,看見了和平,這就是耶西的根的應許,耶穌基督與所有創造物一起治理全地的實現。
觀看俄烏戰爭,烏國全地滿目瘡痍,婦女與孩童受盡剝削折磨,試問我們是如何實踐上帝治理的應許?這是上帝治理全地的樣子嗎?
對於菲律賓人而言,民答那峨島不是讓人安居樂業的地方,因為那地方是基督徒與穆斯林紛擾不休之地。受差派到此地宣教,雖是不小的挑戰,但也是我長久以來的夢想。回想當時還在大學念書時,系上穆斯林教授在課堂所說的一些故事讓我感動不已,我們都非常崇敬這位教授,感謝他開啟我們的眼界,得以認識以前不知道的事,並了解穆斯林人民以及他們的藝術與音樂之美,他富有憐憫的見證改變了我們對穆斯林的看法。
哥打巴托市的居民大多是穆斯林信徒,雖偶爾會有零星的恐怖炸彈攻擊事件,仍算是祥和安全的城市,處處可見建設與發展,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現任的女性市長致力打造族群和平相處與包容的社會,她與所有宗教的信徒都有良好的關係,也敢於打擊那些破壞平和社會的極端份子。綠意盎然的市景、鳥兒枝頭吟唱與魚兒溪流優游的美麗生態環境,是我們市長領導能力的見證。每逢聽見教會的悠揚鐘聲與穆斯林的祈禱聲,我內心總與自然界的萬物一起讚美上帝,我相信以賽亞書預言已在哥打巴托的小城市實現成真,這城市也猶如在現今黑暗世代中,一道閃爍的希望之光。麥姬莉絲(Mary Ann McGillis)曾說:「若我們對未來的意象是消極負面,那就僅是自我預言的實現。」但若我們選擇盼望,因為盼望是種選擇,那我們就有充滿盼望的未來,上帝子民的轉變要體現在大自然的創造中,屆時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憐憫與和諧要治理全地。
祈禱文
親愛的上帝,請助我們持守住盼望的異象,讓我們內心看見世界各地的微小改變,也成為帶來微小改變的人。
Sr. Janette C. Alejandro, RNDM目前是菲律賓宗教形成與宗教研究機構(Institute of Formation and Religious Studies, IFRS)藝術宗教教育的碩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