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很愛講一句話:「靠主常喜樂」,通常這是很美的見證,無論處在何種境遇,都能夠接受,都能夠面對,因為與主同行,內在的力量源源湧出。但是這句在某些情況下,卻成為無謂的枷鎖,綑綁人心。許多人自問:「如果我不喜樂,是否就不配做基督徒?」甚至,認為基督徒一定要有世人眼中的「成功人生」,才能榮耀上帝。即使是資深的基督徒,遇到挫折、困頓、苦難時,在這類觀念下,也難免被懷疑「犯了罪」、「不敬虔」,會產生自責,甚至責問上帝。近日這類「成功神學」或「豐盛神學」對青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聖經中最核心的十字架道路、窄門福音,越來越被忽視。為此,我們策劃了本期專題:「上主看為好的」,從各方面來探討,到底對基督徒而言,什麼才是真的「成功」。
王榮義牧師的文章,指出成功神學的幾項迷思:「信主的人會遇到苦難是因為犯罪」、「沒有成功或沒有得醫治是信心不足的緣故」、「貧窮是一種詛咒」、「達到世俗的成功才是上帝的祝福」、「上帝像奴僕一樣任憑你使喚」,一一提出聖經真正的教導來破解,並指出「我們只要誠實的將自己的現況帶到上帝面前,好的經驗獻上感恩,不好的或痛苦的則求神醫治,這樣的誠實擺上,神一定看為美好。當我們能夠了解積極正向思考與成功神學的迷思,不再靠自己努力去遮蓋或除掉內心陰暗面,而是誠實以對,我們的生命就開始與神產生連結。劉曉亭牧師辨明基督徒最基本的立場:「輸跟贏不是重點,在祂根本沒有成敗」,羅光喜牧師則探討成功神學愛引用的但以理書,指出但以理的成功不在於其取得政治高位、擁有名望,而在於:「 堅守信德、引人歸義、與見證上帝這位天地的王。」王博賢、廖斌洲探討產生成功神學的社會經濟背景,提醒大家:「 基督教的福音運動和資本主義精神形成了巧妙的結盟。展現在現實社會的情況很可能是:資本主義精神吞噬了福音運動的訴求。」
周恬弘的長文,介紹黃勝雄醫師不同平常的選擇,他放棄在美國得來不易的名聲、地位、專業成就、物質生活享受,到資源缺乏的台灣東部的門諾醫院服務,一切從頭做起。「我們的責任,就是去了解上帝對我的人生計畫,並遵循上帝的心意去實踐出來。」母語葡萄園這次特別刊載高俊明牧師近日的演講, 這場演講的內容正好切合本期主題,他強調:「耶穌的偉人觀(成功觀),就是甘願受苦,甘願為別人犧牲自己的生命。」讀者除了閱讀之外,可上新使者官方網站聆聽演講錄音。
交流站刊出陳澤胤牧師對132期「性別框外」的回應,一篇有關夫婦都是牧者的牧會實況反省,歡迎大家繼續討論。
本期還有許多好文,限於篇幅無法一一介紹,請讀者勿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