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53期 培育神國子女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陪青年、培青年
關鍵字:
◎ 作者 /賴音婷 (主任委員/青年事工委員會)
說到青年,會想到什麼呢?身為基督徒青年,要成為什麼呢?
 
對教會而言,期待青年是什麼樣子?牧養青年該用什麼形式?
 
又,是青年需要教會?還是教會需要青年?
 
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法規的定義,少年團契11至16歲、青年團契17至20歲、社青團契20至40歲,而若將屬性再重新分配可分為:青少年11至18歲、大專青年19至23歲、社會青年23至40歲。這個龐大的族群,代表著無限的可能性,卻也因著如此廣泛的歲數差距,各階段的需求與挑戰非常不同,對於牧養的教會來說,必然是一門很大的課題。
 
培力/連結
 
以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青委會)推行的各項事工,大致可分為二大面向:針對不同階段的青年群體發展營會活動和裝備課程,是培力的一環,例如「日光少年營」是以體驗教育為主體,並國高中生為參加對象;邀請大專以上青年擔任輔導與同工,不僅是成為服事者,更是做中學的領袖培育訓練。而在輔導培訓專案內,有全國性的輔導營、靈修營、議題導向的牧養工作坊,也有與中會、族群區會合作辦理、符合當地需求(社青或學青主軸)的課程方案;除此之外,音樂事工與普世參與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這個範疇裡的參與者涵蓋大專生和社青。這幾年,常常聽到職場宣教的需求,青年人期盼再次回到紮實的讀經訓練,是自我信仰認同的扎根,是在各領域站穩的信仰態度,欲透過學習活讀聖經來回應時代處境。
 
連結更是重要任務。其中,與各地中會、族群區會的資源整合是重點之一,更正確來說,要建立以中會為主體的青年事工。例如上述提及的日光少年營,不僅僅是一場營會,而是三部曲的系列方案,從示範梯次到同工訓練會,再到自行辦理各地特色的營會。另一重要的連結,則是以青年事工中心為平台,歸納原宣、客宣、婦女、普世、教社等委員會與青年相關事工。基於宣教不能自外於社會的信仰實踐,持續關注青年議題,與其他組織團體合作交流,鼓勵青年參與及提出建言,進而促成結構性改革的可能性。
 
關鍵/整合
 
從中會、族群區會青年事工部的角度切入,辦理各樣培訓、靈修、聯誼、音樂分享等活動,為的是串聯地域性的橫向連結,進而整合各教會青年資源。雖然耗時耗神,卻是不可不做的目標,當中很明顯能看到,若設有專職青年幹事,事工推展的方向與傳承就較有一致性與完整度。以目前青年部部長(即青委會委員)的組織架構,牧者與非牧者的比例約各半,然而要問,若中會青年部長是由地方教會的青年會長選出,怎麼會有牧長擔任?各中會、族群區會不同現況的限制下,時常演變成指派年輕牧者;牧者們必須顧及教會內每個群體,必然會有先後順序,即使這幾年青委會與一些具牧長身份的部長有良好的同工關係,也期待主權能歸還給非牧者的青年們,讓牧長成為他們的後盾與支持。
 
對話/空間
 
回歸到地方教會青年工作,透過更緊密的互動關係,來建構信仰生活的點點滴滴,是首要也是基本。無論年輕人在生命中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困境挑戰、對於信仰造就的渴求或排斥,甚至身為教會團體一員是感到舒適、困惑或無奈,實際觀察與發掘出這些真實樣貌,是前線的重要工作,也相信唯有如此,方能給予足夠的牧養關懷。可惜的是,常常聽到青年的回應,他們認知教會的確有提供空間、的確有給予發聲機會,然而提出了、聽到了,就沒有了。當這樣的溝通平台失衡失效,再加上青年輔導和顧問停留在掛名狀態或只靠神學生,青年的下一步會是什麼?可能選擇沉默,可能選擇離開,青年就這樣被消失了。
 
當青年人齊聚一堂成為團契,是充滿著力量。雖然經驗相對不足、思慮或許不夠周全,卻也代表想法不受限。因此,從青年的眼光看現世代的多元議題與同理青年的處境,是信仰前輩們需要努力的地方。不要停留在鼓勵青年參與服事,而是給予充分空間,甚至放手成就。曾有一位牧者說:「青年要當教會永遠的反對黨」,這樣的關係看似對立,但其實不然;相信持續學習在不同世代與群體裡對話,與其一同走向上帝國的宣教,方能成為信仰生活的共同體。
 
改變/契機
 
無論是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的組織,似乎都面臨「有溝沒有通、有連沒有接、有培但還是沒力」的困境。更坦白地說,這個現象已經長達20年之久,每當這樣的議題再次被討論,都會再一次產生許多批判與檢討。然而,改變的契機是此時此刻?還是仍舊遙遙無期?還是,有另一條生路可走?
 
倘若教會的意義,只存在於團契聚會與主日禮拜,青年牧養的關注點只是擔心「以後沒人」,這樣是否太過狹義?有許多教會推行社區工作,針對兒少為對象的內容,例如經濟弱勢家庭的課後陪讀、才藝養成班、志工服務隊等,這些幾乎每天出入在教會的青少年,牧養培育工作就正在一步步的建造中。從社區事工開始觸角,會發現身邊有許多需要付出的關懷,這些是很寫實的青年現況,而教會組織的掌權者與管理者,若不願意放下身段了解,就永遠是用自己的高度,在進行自己所認為的青年工作。沒錯,青年會做,但對於仍要微管理的教會系統、單向的順服指令,以及教會內外群體不一的準則,只會一次又一次的崩壞,直到有人願意真真實實的陪伴,與聽懂他者的生命故事。
 
在瞬息萬變的世代裡,年輕人面臨許多挑戰,無論是在家庭、求學、工作、經濟、人際關係等,因此,培育青少年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教會這個建築物內等待人來,卻是需要伸手觸及到社會的角落。耶穌走進人群的真意,不就是如此嗎?
 
「我們信全能的上帝為我們的天父,十字架上的耶穌為我們的救主,看不見的聖靈為我們的保惠師。我們信上帝的真理要使我們得到自由,主耶穌的愛要使我們成為平等,聖靈的力量要救我們的國家,復興我們的民族。我們今所需要的是信、望、愛,其中最大的是愛。我們願做基督的精兵與惡爭戰;我們願做光來照亮黑暗,做鹽來調和萬物,我們願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所立之目標奔跑。我們願每人活在主裡,也求主常在我們裡面;使我們所做進得成全。」
 
陪青年到培青年實在沒有捷徑,願這一篇「TKC成立宣言」【註】成為我們對於青少年牧養的思考、反省與前進的力量。
 
【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各大專成立的團契稱為「長青團契」,而教會內的青年團契傳統上名為「TKC」。但無論「長青」或「TKC」(Tâi-oân Ki-tok Tiún-ló Kàu-hoe Chheng-liân Thoân-khè)皆同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團契」之簡稱。因此期待能以長青(TKC)為名,來作為長老教會青年共同之認同。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陪青年、培青年 (第 453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53 期 培育神國子女 (2-18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53期  2021年  5月 培育神國子女 453
本期主題:培育神國子女
發行日期:1900/1/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如同耶穌為我們所做的
主題探討/陪青年、培青年
主題探討/青年牧養:從我們一起做禮拜談起
主題探討/在乎同行,在乎陪伴
主題探討/逃不出祢的手掌心
主題探討/幫助青年,親自與神會遇
主題探討/從密封到打開
婦女新眼光/保羅傳道:維繫教會的合一
人物專欄/堅強行天路的蔡賴治女傳道
小錢祈禱網/在基督耶穌裡合一
小錢祈禱網/渴慕上帝的女性面向
肢體交通/接待折翼的異鄉者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東美中會婦女事工部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把房子蓋在磐石上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用信心來服事神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