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灣民間宗教的生死觀與基督宗教差異相當大,因此信仰基督的信徒常常在清明節、中元節等需要祭祀的節目感到無所適從。究竟基督徒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華人文化所避談的「死亡」及「祭祖」?並且應該如何站在信仰的立場去看待這兩個問題呢?
以下整理自綠色逗陣電台「真心真情惜台灣」2010年4月3日播出的節目內容上半部,主題為「基督宗教看死亡與敬祖」,由吳信如(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林淑芬(前新使者雜誌總編輯)主持,訪問洪山川神父(天主教台北教區總主教)、盧俊義牧師(長老教會台北東門教會牧師)。本期先刊出這次訪談的前半部「基督宗教看死亡」,下期將刊出下半部「基督宗教看永生與祭祖」。
---------------------------------------------------------
吳信如:
其實很多非基督徒不曉得為什麼基督徒要慶祝復活節,而且復活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只有基督徒可以復活。那如果不是基督徒,沒有信基督教也沒有洗禮的人,是不是這一生的生命到此為止,像基督教說的不能得救。再來就是常常聽到基督宗教為還沒死的人舉行告別式,例如阿瘦皮鞋董事長羅水木先生的生前告別式。為什麼基督宗教會在人尚未死亡前就舉行喪禮(生前告別式),這對佛教或民間宗教實在是很難想像。
所以我們第一個問題要問的是:基督宗教如何看待死亡與復活,基督宗教的死亡與復活的觀念又是什麼 ?與民間宗教看待死亡有何不同。而這些觀念又如何影響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
第二個問題則是:因為清明節是華人文化裡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但祭祀祖先卻好像會有偶像崇拜的問題,所以我們想知道基督宗教是如何看待祖先祭祀的問題。
洪主教:
我還沒有經歷過死亡,所以我也不曉得復活的情況是如何。我的信仰來自於我的聖經。聖保羅說耶穌基督沒有復活,我們的信仰就是假的(林前15、14)。所以耶穌基督的復活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開始讓我們思考「何謂復活?」、「死亡是什麼?」,這兩個問題是相互關聯的。
很多人都沒有復活的觀念,但在民間的傳說甚至新聞報導裡似乎有人復活過。可能是死沒多久或暫時斷氣,後來才發現這個人沒死,像這樣復活的人還是會死。所以說,真的死亡又復活過來在歷史上應該是沒有人,除了我們相信的耶穌基督之外。
這個復活的意義,以我們的信仰來說是以後的新天新地。但我們很難去想像為什麼要復活,而且復活的情況又是如何?不過我們可以這樣去想像:我有一個同事,是一位五十歲智利的神父,他說我一定要相信耶穌的復活,我也同樣相信一定要有復活。不然,像我的爸爸媽媽兩人感情這麼好,若兩人死去以後一切不就都不見了。而且,若沒有復活的話,我和我父母相處五十年了,這五十年的感情若死去,一切都完蛋。我不相信說一切都完蛋,一定會有什麼機會能再見面。就以這一點來思考,若死亡之後沒有一個復活的場合,還是大家能夠再碰面,再相處,這是沒辦法解釋的。
所以有時候我會這樣去想像復活:如果我們想像你能跟一個在母親腹中的胎兒對話,會有以下的情況:
媽媽對BABY說:「你知道我很愛你嗎?」,「不知道」BABY說。
媽媽又問說:「你那裡情況如何」,「這裡一切都是黑白的」BABY說,媽媽回答說:「可是媽媽看到的一切都是彩色的」。
媽媽對BABY說:「那你知道我們整個家族都在等你出來嗎?你若出來之後,你不用工作,整個家族的財產都是由你一人獨享,你知道嗎?」「不曉得」baby說。
媽媽又說:「那你在裡面聽貝多芬聽得懂嗎?」,「只有聽到吵雜的聲音而己」BABY說。媽媽又再問:「那你要不要出來呢?」,「我不要!」baby說。
若我們這樣去思考的時候,一個胎兒還沒有出生,還有一個世界是超過他母親的肚子裡的世界。雖然媽媽的肚子裡這麼舒服,但還有一個世界是超過媽媽的肚子。同樣,我們現在假想這個世界就跟胎兒一樣在媽媽的腹中,等我們出去之後,我們才知道真正的母親在等待我們。那是創造我們生命,讓我們生命能夠改變的媽媽,也就是我們的神,我們的上帝。當我們這樣去思考時,我們的生命不應該只有今生,而是:今生是永生的起跑線、起跑點。
現在活著的有些不到一歲,有些人十歲,二十、三十歲、甚至有人一百歲,但還是要離開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不是我們永遠的家,都要離開。如此看來,十歲和一百歲差十倍,那一百歲和永恆卻無法相比,這樣看來活到一百歲並不算什麼。若是現在是永生的起跑線,從現在開始的起跑。這樣的話,今生就成為永生的預備工作。所以若相信有那個地方(永生),那我們這個地方(今生)就真正重要。關於生前告別,若你不相信有永遠的生命,你只認為這一輩子就是如此的話,那並不能得到真正的安慰。我知道以前嘉義有一個人,他同樣也做過生前告別,但他的目的只是想知道牧師講什麼,該來的人有沒有人,該收的錢現在要收。若你沒有永恆的觀念,那就只能看到這樣,將來一切都完蛋。
所以我覺得整個世界很不公平,為什麼我們都看到好像壞人都在享受福氣,而好人卻備受折騰。俗話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很有道理,老子也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有時候我們遇到困難時也會說「老天你在哪裡」、「老天有眼」,這些觀念真正會影響我們現在的價值觀及所做的事。
吳信如:
我們知道洪主教也是第一代信徒,您對民間宗教或一般觀念看待死亡也是有一些瞭解。在信主前與信主後對死亡的看法有什麼差異?這個觀念影響你的生命態度有什麼不同?
洪主教:
最大的差異是若你對未知的將來的恐懼,但若你知道你要去哪裡,你會比較放心。就像你坐車,若你知道要去那裡,何時會到,該在途中準備什麼,這樣比不會有恐懼感。
林淑芬:
所以是不是跟一般觀念不同,如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但基督宗教卻是「未知死焉知生」?
洪主教:
其實死亡只是一個關卡,並且經過這個關卡會有一些記號,例如病痛等。沒有這些記號的話,對人理解死亡是相當危險的。
吳信如:
盧牧師是否要對主教做些補充或回應?
盧牧師:
洪主教說得非常有意思,基督教與其他宗教都有一個重點在談論審判。民間宗教對審判是在說死亡之後要開始進入輪迴。輪迴的意思是若你在今生做得好的話,來世會回到比較好的地方,所以大家很期待積陰德、積功德,用積功德來換得輪迴境界。但基督教在談死後的審判,主教剛剛提到永恆的生命,在我的理解,死後不是死,而是換了另一個地方。基督教信仰其實不談死,而是在說永恆的生命,或稱為永生。從這個地方(今生)換到另一個地方(永生),這個地方(今生)的人痛苦、哭泣、相辭,另一個地方(永生)的人說你要住的地方我們都準備好了。
但是要如何從這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可以繼續跟我們的親人朋友大家在一起,這是基督教信仰常常談到的「有一天我們要再相見」,在什麼地方相見?就是在上帝為我們準備的地方相見。所以耶穌很清楚說:「我去為你們準備地方以後,要再回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要使你們跟我同在一個地方。」(約14:3)跟耶穌同在的地方,就是永恆之處。一般的宗教信仰談輪迴時,作壞的人,例如吃豬肉以後會輪迴當豬。但在基督教信仰並不談這些,基督教信仰是說若你違背上帝的話,沒有認真照你受託的責任去行,那你會去到一個永遠痛苦的地方。
所以耶穌曾比喻,一個財主和乞丐拉撒路,兩個人死後,但一個去上帝那裡,一個去陰間很痛苦的地方(路16,19-31)。所以基督教在談陰間是在談痛苦,其實沒死,而是永遠痛苦。拉撒路去了永遠歡喜快樂的地方,這是基督教信仰所談的復活,其實是在談生命的喜樂,生命不再有痛苦。這是基督教在談復活很不同的地方。因為這樣,在基督教會裡面,大家都會毫無禁忌地談論死亡,是因為知道沒死,是要再進入另一個生活,跟耶穌和我們的親人在一起。(待續)
(文字整理:吳明漢)
編按:
綠色逗陣電台「真心真情惜台灣」節目,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製作,每個禮拜六晚上21:00-22:00播出。除了按時收聽廣播,也可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網站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