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24期 不僅是坐禮拜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郭頂順,寫小說的企業家
‧這篇寫於1925年的〈拯救〉,可謂是以郭頂順為代表的郭家在長老教會的歷史上留下的最後身影。
關鍵字:郭頂順  白話字  文學  信仰 
作者/鄧慧恩 (成大台灣文學系博士)

現今一般認為,第一篇以白話字寫出基督教小說者為賴仁聲牧師(本名賴鐵羊,1898-1970),作品為《Án-niá ê Bãk-sái》(阿娘ê目屎,出版時以《母?淚》落書名於版權頁)。然而,有其他作品可相提並論,甚至於作品時間更早?或許郭頂順的小說可帶給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誰是郭頂順?

郭頂順(1905-1979)何人也?郭頂順之父為鹿港人郭歪(1865-1934),17歲時為謀一技之長,跟從同鄉蔡此學習製造木桶,蔡氏見其勤奮,遂收為養子,後許以其女蔡怨,郭頂順為其次子,長子早夭。郭歪後來移居至台中,主要業務為製造日本浴桶,因為他的巧工加上信用良好,很受日本人歡迎,生意日漸興旺,積攢了些家財,後來因故染上鴉片惡習,長子之死即因郭歪當時只顧吞雲吐霧,延誤將發燒的兒子送醫所致,郭歪深感痛悔,於1904年時接觸長老教會,入信基督教。其後,台灣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開通,郭歪知道運輸業將大有前途,於是在1908年於台中火車站前經營一家名叫「丸中運送店」的貨運行。到了1922年,成立較具規模的「廣運貨運公司」,並被推舉為社長,兩年後出任「台中共濟信用組合」(合作社)

的理事,也出任財團法人「台南長榮中學」的評議員兼理事,及郭氏宗親會理事等職,同時也經營冰廠,屏東自動車合資會社。

郭歪的的長女郭進嫁予楊泉(後來成為真耶穌教會信徒,改名為楊靈泉),次女郭卻于歸台灣日治時期的著名社會運動家黃呈聰之弟黃呈超(也是真耶穌教會信徒,後改名為郭呂底亞),三女郭喬(後改名為郭榮真)的夫婿即是出身大甲的陳瓊瑤牧師。由於家中經濟優渥,郭頂順淡水中學畢業後,被父親送至同志社大學留學。目前學界已發掘出以推廣橄欖球運動及合唱聞名的陳清忠(1895-1954),於1925年創刊主編的《KÒA-CHHÀI-CHÍ》(芥菜子)1-22號,並將以數位化,因此我們可以一睹這份以陳清忠作為主要導向刊物全貌,而22號之後的《芥菜子》,已收錄於《台灣教會公報全覽:台灣第一份報紙》當中。在《芥菜子》1925年7月、10月的兩期,連載由郭頂順所寫的中篇小說〈CHÍN-KIÙ〉(拯救),是《芥菜子》刊物中唯一的一篇小說作品,當筆者向真耶穌教會的信徒提及郭頂順的小說,他們都非常的訝異。

※歸信真耶穌教會的郭家

我們在閱讀這篇小說之前,必須先對郭頂順的家族做一番了解,因為他的家族成員以及他本身,是日治時期台灣長老教會與來自中國的真耶穌教會兩者之間的信徒流動、信仰板塊遷移,非常具代表性的例子。郭家接受真耶穌教會的起因來自於前述之黃呈超,他在福州接受這項信仰後,1926年回台將此信息傳達給家人,全家改信真耶穌教會,包括郭歪在內,其長女與女婿、次女與女婿、三女與次子郭頂順,後來都成為真耶穌教會的中堅份子,推動真耶穌教會不遺餘力,這一家原本是長老教會主力的改信,造成了長老教會與真耶穌教會的關係極度緊張。據其外孫女回憶,長老教會得知郭歪接受真耶穌教會後,三番兩次勸他回去,並說如果他願意,長老教會願意讓他他坐最高級的轎子,派樂隊繞台中一周歡迎他,但郭歪不為所動,毅然辭卸長老會一切職務,結束了長老會二十多年的信仰,然而,當時長老會總會決議不准他辭職,予以革職除名處分。郭歪在真耶穌教會受洗後,改名為郭腓利門,目前真耶穌教會總會所擁有的書店,即命名為腓利門書房。

郭頂順歸信真耶穌教會後,1940年受按立為長老,改名為郭順命,活躍於社會、宗教活動,他繼承父業,經營中央製冰會社,後成立豐原客運,致力社會、慈善活動,例如:1975年創立「向上兒童福利基金會」,也是台中新民商業職業學校、淡江文理學院、台灣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等團體的創辦人之一,此外,他對於藝術活動也相當支持,1957年曾與張深切與劉啟光、何永等人合組藝林電影公司,拍攝自編自導台語電影《邱罔舍》,獲得第一屆金馬獎,也曾加入台中市攝影協會、創立台中兒童少年合唱團。1969年,文學家楊逵為擴建東海花園,經由鍾逸人介紹,郭頂順與葉榮鐘、蔡伯勳共樂捐10萬元,作為資助台中文化城之用,後來加上楊逵,四人共有東海花園產權。

※小說(SIÁU-SOAT)──〈拯救〉(CHÍN-KIÙ)

而這篇寫於1925年的〈拯救〉,論其寫作時間,是在郭家接受真耶穌教會之前,也是郭頂順就讀同志社大學期間。可謂是以郭頂順為代表的郭家在長老教會的歷史上留下的最後身影。在了解長老教會與真耶穌教會曾經緊繃的歷史之後讀來,別有意義。〈拯救〉的主角鋪陳簡單,為11歲的水蓮,父親陳正直,母親蔡寶玉。故事開頭即以水蓮去教會做禮拜而遭父親毒打的場景,母親代為求情的對話登場,是相當新式的小說剪裁,使讀者一開始無法掌握故事的脈絡,必須繼續閱讀才能得知情節。整篇故事以對話支撐情節,從水蓮的信仰,敘述到小女孩學習白話字,加以父母的性情作為輔助線,成為故事的發展架構,小女孩勤儉存錢,想買一本聖經,並以其智慧感化原來反對耶穌的父母,最後帶領著父母一起信仰耶穌,也得到了朝思暮想的禮物──一本聖經。「對話」,是這篇小說重要元素,人物性格透過講話的口吻生動表現出來,尤其本篇小說以白話字書寫,人物的對話內容寫實的地記錄下來,增添小說情結與實際生活的對照性,雖然在小說結構的編排上,無法擺脫宗教說理的刻板窠臼,但就當時而言,仍不失為一篇創新題材的作品。

賴鐵羊的《阿娘ê目屎》雖與〈拯救〉皆刊於1925年,然對照兩篇的發行時間,《阿娘ê目屎》印刷日期為1925年7月1日,發行日為該年8月3日;〈拯救〉則刊行於同年7月4日納本,7月7日發行之《芥菜子》第1號,因此就問世時間而言,〈拯救〉此篇略早,只有微些的時間差。因此,當我們論及白話字長篇小說時,《阿娘ê目屎》作為首篇作品之說當可成立,但範圍若論及白話字的基督教小說創作整體而言,則不可忽略郭頂順這篇刊登時間略早於《阿娘ê目屎》的〈拯救〉。

※同志社的同志們

最後,讀者可能會浮現一個問題,郭頂順的作品為何出現在陳清忠主編的《芥菜子》?觀諸《芥菜子》的撰寫作者,圍繞著陳清忠的人脈延伸,主要由北部教會的菁英份子組成,同志社的校友們也齊同參與。歷數《芥菜子》1-22號的作者,同時也是同志社相關人物者,除了陳清忠外,就有陳瓊琚(1895-1945)、陳溪圳(1895-1990)與郭頂順。事實上,留日的教會知識分子此時已經形成了一個身附使命感,具有熱情的團體,希望能以己身所學,回饋、貢獻給教會,因此《芥菜子》的發行,是這項理念的初步實踐,直到《芥菜子》無法負荷這些青年們的期待,而另外轉往其他刊物發展,呈現「新人運動」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先兆。那是接續在《芥菜子》22號後的故事了。

郭頂順入信真耶穌教會後,以自己的長才與資源,大力贊助真耶穌教會的佈道工作,但多數都以在長老教會受到的訓練為基礎。例如日治時期他主編以中日文及白話字刊行的《真生命》月刊報;戰後則負責真耶穌教會的「文字強化案」的英文部分工作,提攜許多真耶穌教會的後進,非常為人感念。現今留存的這篇小說,讓我們一窺作為企業家的郭頂順,屬於文學和信仰的內涵。 日治時期人士鑑上的郭頂順資料

 

 

 

 

 

 

 

郭歪畫像(出處:http://tw.tjc-tc.org/80years/sub1.php?num=2)

 

 

 

 

 

 

 

 

 

 

出處:http://weihsin.twbbs.org/photo/twh/th/th89.jpg(右為晚年的郭頂順)

 

 

 

 

 

 

《芥菜子》第一號,1925年7月,頁29-36所刊的〈 CHÍN-KIÙ〉一頁書影

同作者相關文章:
追求真道的須田清基 (第 151 期)
向自然避難:林攀龍的文學、信仰體會 (第 129 期)
林學恭與梅監務 (第 127 期)
郭頂順,寫小說的企業家 (第 124 期)
許多「第一」的周再賜 (第 12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4 期 不僅是坐禮拜 (53-5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4期  2011年  6月 不僅是坐禮拜 124
本期主題:不僅是坐禮拜
發行日期:2011/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不僅是「坐」禮拜
禮拜中的真、善、美
我對禮拜的經驗與期待
懷念聖日的敬虔
禮拜、禮拜天、主日--不在禮拜天禮拜的教會
淺談禮拜中多媒體的使用
原汁原味的禮拜
詩篇23篇之美
災難之後, 重新生活
這是靈性的旅程
影響我一生的文化長青團契
基督宗教看死亡
郭頂順,寫小說的企業家
國光幫「倒」忙——我看國光石化工業園區開發案
古典聖樂欣賞(一): 禮拜中會眾與聖歌隊的詩歌
電一下思想起
讀經筆記5 --到底是雅各e家抑是上帝e家?
照上帝的吩咐去
記神研班二三事--在神研班領受神恩
這趟神研班的旅程
我參加了神研班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