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11期 萬民皆祭司 ?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以神職人員為主體所形塑出來的代議文化,不但與一般信徒距離遙遠,更日漸與社會脫軌,形成封閉的體系。
關鍵字:
作者/林淑芬
(本刊主編)
「萬民皆祭司」(「信徒皆祭司」) 這個宗教改革所提出的口號,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目前的情境下,現況如何?該如何看待?透過主題分享與討論的聚會形式,兼以筆者的明查暗訪,本篇文章將呈現某些本宗信徒的「心聲」,因為是「心聲」,唯恐為受訪者帶來後續不必要的困擾,本篇綜合採訪稿僅帶出問題意識,對受訪者姑隱其名。
※ 正視祭司職分
在一個以四十多歲左右族群為主的社青聚會中,當「萬民皆祭司」這樣的聚會主題被提出時,會長很自然地認為,應該要請牧師來專講,「這種神學性的主題,不是我們信徒有能力談的啦!」(不是說「信徒皆祭司」嗎?)、「契友可能不太會有興趣吧!」(憑什麼認為信徒『一定』對神學問題沒興趣?)會長身負業績壓力,懷著忐忑的心情,定下了以「萬民皆祭司」為主題的小組討論會。
在主理者預先設計討論題綱之下,當天的討論相當熱烈,過程中,我們沒有預設神學立場,也沒有標準答案,唯一的要求是一顆誠實的心,誠實面對自己與上帝的關係、自己的服事與生活。出人意料地,我們得以窺知許多年輕信徒內心真正的想法。
一般而言,我們習慣以信徒和牧者來區分非神職人員與神職人員,但事實上,牧師或傳道也是信徒,只是職分與角色不同於不具有「神職」身分的非神職人員而已,在上帝面前,應無位階的差異。因此,將神職人員習慣性地從信徒當中區分開來,復加諸以特殊的尊榮,原就不符合宗教改革的基本精神,這點首先必須先加以釐清。
討論題綱的第一部份針對信徒個人,目的在引導信徒思考:是否認知到自己的祭司職分?當認知到自己的祭司職分之後,需要什麼樣的裝備?從長老教會的整體文化來看,信徒的主動性是否比較缺乏?究竟孰令致之?題綱的第二部分則聚焦在神職與非神職之間的互動,這個互動的場域又可分為教會與教會機構,亦即,在教會與教會機構的場域中,神職與非神職的實際互動情形分別是如何?具有足夠的互信關係嗎?若無,原因為何?
在信徒個人與上帝的關係以及教會生活方面,一如想像,許多契友坦白承認,雖然每週來教堂做禮拜,但從未認真想過自己可以是「祭司」。小李說,一直以來都認為,「祭司」應該是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保,這個角色應該是很神聖的,總覺得這是牧者的角色,跟信徒沒有關係。但是,若是一旦自己成為祭司,一定會要求自己更敬虔,更專心事奉。
阿銘則說,自己在職場經常會遇到一些關說的情形,許多人常會以「你是基督徒…,應該…」來進行「綁架」。由其分享可以發現,他將祭司職分實踐的場域投射在職場。小李的例子反映出多數長老宗信徒(尤其是年輕一輩的信徒)對於信仰的認識程度不足,而阿銘的例子帶出的是,基督徒如何在職場活出祭司的樣式,此一主題涉及基督徒的職業觀,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即在此一基礎上發展。
但是,弔詭的是,在教會,當我們談論基督徒的職業觀時,多半指的是,非神職人員如何在教會以外的工作場域實踐信仰,但是,神職人員的職業觀呢?(或有人以為,神職不是一種「職業」。事實上,「職業」一詞,不論是德文的Beruf或是英文的vocation都是呼召的意思,引申為「天職」,既然信徒必須在職場成為祭司,那麼,對基督徒而言,職業應無所謂絕對聖俗之分,既是如此,神職當然也必須在呼召的意義下,被視為一種「職業」)神職人員需要具備什麼樣相應於神職的道德特質與專業能力呢?這在教界很少被論及,因為掌握大多數發言權的神職人員對此噤聲。這當中牽涉更根本的權力結構問題。
然而,這與「信徒皆祭司」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因為神職的工作場域是在教會與教會機構,他/她的工作情形一如信徒在工作場域所遇到的,信徒在工作職場會遇到權力關係,神職當然也不可能迴避權力的問題,所不同的是,在神職的職場中,權力結構的雙方——神職與非神職之間的權力關係被以「神聖化」的名義刻意忽略。
※ 權力失衡下的代議制
經與多位前後分別在教會以外的工作職場,乃至於教會機構服事過的弟兄姐妹深談過後,對「信徒皆祭司」理念在今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實踐情境有了另一番整理與體悟,而這也牽涉到上述神職與非神職的互動關係。
<未完待續.....>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星光.心光》在黑暗中閃爍微光 (第 155 期)
.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從當代表演文化說起 (第 137 期)
.
死刑存廢爭議面面觀 (第 119 期)
.
我夢想著一個世界——從施密特牧師來台信息看人權 (第 117 期)
.
請來!聖神——《新使者》歷年論及「聖靈」相關文獻 (第 113 期)
.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第 111 期)
.
我們的未來,共同的責任 (第 110 期)
.
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 (第 110 期)
.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
面對少子化:一種生命的態度 (第 109 期)
.
從不想孕到不孕——專訪何師竹 (第 109 期)
.
在行動中體驗生命更新 (第 108 期)
.
成為門徒!建構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哈姆雷特的抉擇 (第 106 期)
.
「美麗新世界」抑或「新天新地」?—從莫特曼神學看生態危機 (第 106 期)
.
另類教育——尋回生命的希望與轉化 (第 105 期)
.
神學院是牧師職業訓練所嗎?——訪台神林鴻信院長 (第 105 期)
.
在總舉選舉與公民投票之外——再思公民社會的公共性 (第 104 期)
.
真宗教‧真合一‧真和平 (第 103 期)
.
在他人身上發現天主——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之路 (第 103 期)
.
掙脫「自由」的轄制!——我讀《活出十誡的真自由—通往自由人生的路標》 (第 102 期)
.
讓音樂成為聖靈的工作! (第 102 期)
.
讓青年遇見上帝 (第 101 期)
.
參與,才能帶來改變! (第 100 期)
.
反映時代精神的「新」使者——100期主題回顧與省思 (第 100 期)
.
編‧讀交心談未來 (第 100 期)
.
誰能力挽媒體狂瀾? (第 99 期)
.
目錄s/ (第 99 期)
.
困難的自由——道德危機下的信仰微聲 (第 88 期)
.
基督徒=品質保證?——兼談教會人際關係之異化 (第 82 期)
.
課本沒有教的事--建構台灣歷史的主體性 (第 80 期)
.
回應〈別傻了,「婚前」不是問題!〉──不談性道德的性教育合宜嗎? (第 80 期)
.
一顆簡單的心 (第 76 期)
.
永遠跟人民站在一起 (第 75 期)
.
286 vs. N86—從語言的顛覆看N世代文化 (第 74 期)
.
以馨香之氣澄淨黑函迷霧—訪高俊明牧師 (第 72 期)
.
綜論篇-特會風雲知多少? (第 71 期)
.
我在台灣的日子—來自小蘭醫師的問候 (第 69 期)
.
土豆落地要生根—本土化流變小史 (第 68 期)
.
作孽囝仔變傳道─林孽小傳 (第 68 期)
.
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劉小楓台神座談會記實 (第 4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1 期 萬民皆祭司 ?
(4-7頁)
111
本期主題:萬民皆祭司 ?
發行日期:2009/4/10
推文: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和你分享閱讀的感動...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文章狀態:
草稿
完成
分享註記:
只供自己閱讀
供所有人閱讀
審查通知:
評論內容:
存檔
召喚神聖‧互為祭司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萬民皆祭司」之我見
從加爾文神學看「萬民皆祭司」
信徒也可以成為牧師的祭司?
牧師也是「信徒」嗎?——兼論牧師在上帝國度中的角色
為何團契會長、小組長一定要受洗?
從培養「祭司」淺談青少年信仰教育
在後現代思潮中泅泳的現代教會
「加爾文與台灣」策展有感
荷蘭時期教會人物檔案(三)台灣改革宗教會的擴張者:尤羅伯牧師
生活中見信仰──呂秉衡的油畫創作
異夢中的土地—— 一位猶太老人與一位台灣老人的土地智慧
生命的12個記憶——〈貧民百萬富翁〉中不妥協的信念
「無私之愛」與人類救贖的可能性──從「切支丹作品」探討芥川龍之介與神的接觸
名命、讓羞人愧、譴責的性別政治——創世記一~四章
農民擺攤組市集‧蔬果親手賣你給
標準e 5 c.c.
德生松年大學 (七字仔)
〈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意象探討
第46屆神研班籌委有感
難忘的神研班
神研班體驗信仰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條款
︱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