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事,我想連媽媽們也蠻不喜歡這件事情的,所以我也是。在中學階段,由於父母都在市場工作,姐姐在外地念書,於是家裡的一些雜事,在假日幾乎都由我包辦了;比如說曬衣服、收衣服、掃地、拖地、洗樓梯等等,不過都要等爸媽打電話回來叫我做,我才會做就是了。由於家裡的生意是在市場賣小菜,所以生意結束後,總會有堆積如山的大盤子,以及一些零碎的小東西等著我把它們洗乾淨;不喜歡歸不喜歡,但還是得做。
「你高興還是得做,不高興還是得做。」這是我老爸最愛說的話。坦白說我有點討厭這句話,但是爸媽並不會因為我嘟嘴就不叫我幫忙照顧生意,反而還會丟下狠話說:「不想做就上去啦!」我想聽到這句話的小孩都不大敢上去吧,上去的下場可能是換得一陣打。雖然我還是不大喜歡放假,因為不能在家裡好好休息,一大早大約凌晨四點鐘就要起床幫忙家裡的生意,下午睡了一覺,約莫六點鐘又要開始忙碌到大約凌晨一點鐘才能睡覺。但是爸媽的年紀也大了,為了學費跟生活費,我還是得硬著頭皮假裝很開心地去做,畢竟爸媽也不會因為我不開心,就叫我回台北休息。所以我在爸媽的訓練下,變成了一個「算是」會做家事和處理基本生活技能的人。
要做好一件事情,真的不簡單。不管是洗盤子、拖廚房地板、曬衣服、摺衣服,都要有技巧;我不得不佩服那些家事做的超好的媽媽們,她們應該也花了很多時間在學吧!但這卻造成了我的個性,我對於不會某些生活技能的人,都會有「這不是應該要會的嗎?為什麼你不會?」的疑問,例如訂火車票、去銀行存錢、曬衣服的時候衣服要先甩一甩才不會皺巴巴等等。於是我在讀高中期間,就像一個媽媽一樣照料著室友的生活,桌上亂的時候就會手癢幫他們整理;早上檢查被子的時候若是沒有把「豆腐被」折出角,我還會去幫忙摺出角;看到洗手台髒兮兮的,我會主動把它洗乾淨;諸如此類的事,我都會去做,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很好笑。但我後來覺得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同,所以我們並不能強求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會做同樣的事情。或許我們應該試著去教導不會做家事的人學做家事,或是在一些小事情上提醒他們就好了。
每個人的情形不同,但在外讀書工作的我們,回到家裡都應該幫忙做一點家事。這段時間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也可以讓我們與父母有更多相處時間,而不僅僅只在飯桌上碰面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