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64期 台灣囝仔「性」福嗎?——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字級調整:

神學淺說
瞻前而邁的人生理念——基督教的終末觀
關鍵字:
作者/高金田 (現為台灣神學院教授)
  我曾看見某些基督徒個人或團體的廂型車,在它的兩邊標上兩句不小的宣示語:「大災難將來臨,信耶穌得永生」,令人有點心驚膽跳。這是基督教的福音嗎?難道耶穌來傳播一些恐怖的消息嗎?這兩句宣示語是關係於基督教的終末觀。到底終末觀是有關生命的終結或是生命的盼望?

  終末觀是探討有關萬事萬物之終極的景致,而那景致並非結束,卻是展望。所以,基督教的終末觀不是毀滅的惡訊,而是佳美前景的瞻望與追尋。英文字end所意含的雙重意義足以解說聖經有關最後事物的信息,因為end不單指終點,也意味目標;可知,有關終末的教理乃是對生命的評價以及對它之潛在可能的指向和推動。簡言之,基督教的終末論是關乎生命目標的陳述,即對將來的眺望。

  為什麼要有將來觀?道成肉身的信仰人生不是積極投入現世以發揮身上的所能之人生嗎?現在不是最實際、最可捉摸、最可掌握的實在嗎?到底我們對將來知多少?它對我在繁忙甚或掙扎中的現在有什麼意義?這些問題讓我們想到人與時間的關係,他(她)是個時間中或歷史中的存在,是個從過去經由現在而朝往將來的生命。我們想對動態性的世界與人有適當的和連貫的了解就不能缺少某些將來觀;因為,僅從過去和現在的觀點去看是不健全的。誠如考夫曼(Gordon Kaufman)指出:「企圖把自我局限於過去和現在,就好像要根據一個下半身的標本去理解整個人的真實結構和統一性……除非我們有某些上半身的資料或觀念,否則就難以了解其整體結構。類似的情況,假如我們要了解活生生的歷史存在,我們必須要有某些將來的形象。」對將來有著必要的認識才能推動我們成為一個瞻前而邁的人。

  到底將來是什麼樣?末日什麼時候會到?有什麼跡象或屆時什麼事會發生?這是關係於耶穌再來、審判、天堂和地獄的信息。筆者想從神學上對終末的解說以及它對人生的啟示予以簡要申述。耶穌升天前說他將於末日時再來,當時許多信徒,甚至於今日也有許多教會等待他從天而降顯現於地,然而,他並沒有如想像中的方式和形態出現。到底終末的信息是幻思或僅為安撫信徒的失落感?不,因為終末觀是對將來的眺望,所以,它給予現在一個展前的實存景致。

  在神學論述上有幾個主要的理念,筆者將提出四個並加以評價。以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為代表人物的終末觀稱為「一貫的終末論」(Consistent Eschatology)。這個名詞「一貫的」並非意表其理念的性格,而是指傳統上一貫的看法。就初期一直到十八世紀,有關耶穌的終末教導,一貫地被解釋為對即將來臨的末日之期待,亦即上帝國即將顯現於世。

  史懷哲告訴我們,耶穌的終末信息並不是倫理教導,不是為了轉變和培植人的道德行為,卻是啟示的,指出世界的毀滅和結束。更清楚地說,一貫的終末觀認為耶穌向我們宣示一個悲慘的結局。史氏批評十九世紀的自由神學把耶穌的終末觀誤解,因為自由神學者站在倫理的角度,認為耶穌宣揚世界的毀滅和上帝國的來臨,是為要使世界得改善修正。史懷哲指出:「耶穌所宣揚之即將來臨的上帝國,不是道德的或歷史的發展目標;它是從超越之處闖入世間,並結束現世。」

  然而,這個「即將」闖入世間的末日景象並未顯現,且歷史繼續地往前發展。為此,史懷哲就放棄對耶穌之終末見解的一貫想法,而轉向十九世紀之文化基督教的倫理終末觀,到非洲去投入於其「尊重生命」的人生哲學。

  第二個顯著的終末觀是存在主義神學的終末觀,其代表人是布特曼(Rudolf Buttmann)。布氏把聖經的終末理念給予存在的解說,也就是不把終末放在時間上的未來階段,卻把它看為是此時此地我們會面對的每一個時刻。每個現在的時刻就是我們的終末時刻,因為,在每個現在我們所作的抉擇決定了(左右了)我們人生之有意義或無意義,亦即決定了我們的生命是在「生」或「死」的現象中,如約翰福音三章16節所說:「要使所有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恆的生命。」表明信者此時此地的終末命運。

  二十世紀神學大師卡爾巴特(Karl Barth)雖不是存在主義的神學家,但其終末觀卻富有存在思想的意味。對他來說,時間中的每一個時刻能夠擁有永恆時刻的光彩。簡明地說,他認為在每一時刻中經由永恆的臨現,我們的生命就在被決定的時刻中,亦即在終末的時刻中。

  介於一貫的終末觀與存在主義的終末觀之間是庫爾曼(Oscar Cullmann)之終末觀,稱為拯救史的終末觀。他把現今的歷史看為是中間時期的歷史,即在基督已來和要再來的中間階段。我們是生存在基督「已經」施行拯救,但「尚未」完成拯救的歷史中。庫氏提醒我們,終末不是純粹在將來,也不是已呈現在此時此地。換言之,不是一貫的終末觀所說的即將時刻,也不是存在主義所指的現在。我們是存在於終末已來臨但尚未完成的時間中。庫氏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作比喻,把我們現下的實存情境描述為D-day和V-day之間的時段——具有決定性的把握,以朝往完成的方向去之時刻。

  以上三個觀點是二十世紀上半期神學界的主要終末見解,於六十年代中葉盼望神學家莫特曼(J. Mottmann)所代表的新潮流,以水平線的將來展望詮釋終末理念。不同於一貫的和存在主義的終末觀,莫氏不以垂直的角度而以水平的角度看超越。末日的來臨是生命之主的再來,他和我們的關係不是垂直線上高下的關係,而是水平線上前後的關係,所以,他的再來,不是要把我們拉出現世帶往他世,卻是處於我們的前頭,引導我們朝著將來而邁。終末不是歷史上即將臨到的時刻,也不是此時此地左右生命之有無意義的決定時刻。終末(The end)是我們的目標,是人生或歷史的前景,為吾人所期待所盼望的佳美境界,需要我們投入追逐才會逐漸接近的。這個水平線上的終末觀提供給我們積極投入現世,抱著瞻前奮鬥的態度去建構關係中的我之人生理念。

  終末的盼望乃是對上帝國之臨現的等待;此一水平線上的終末觀告訴我們,那個國度是在歷史進程中的將來,而非他世要取代現世的異天異地。易言之,我們對終末的展望,期待上帝國的來臨,乃是對現世之新天新地的憧憬追尋。所以,對終末的期盼渴慕不能只靜待等候,而必須以投入追逐的動態生活表現,始有可能覓見上帝國的至極影像。

  須知,上帝國是在我們的前面,它於終末將完全形成顯示;現世中的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子孫孫乃存活在往上帝國的途中。在這途中我們要以積極的精神,甚至要流汗、流淚才有可能走近而至終踏入其園地。所以,終末的展望,或人生至極景界的慕求,是與背十字架的付出行動有著密切的關聯。踏實地說,終末既不是即將會闖入(一貫的終末觀),也不是此刻此處的即時轉變現象(存在主義的終末觀),卻是等待我們去建構的前景(水平線上的終末觀)。因此,對終末的渴慕不應取靜候的心態,而應以背十字架的奮鬥實存去追逐。因為,上帝國——終末的境界——並不自動走近我們,而是世人要朝它邁進的。它不是在垂直的高處,而是在水平的前途——我們的將來。

  綜合地說,基督教的終末觀乃對將來之展望的人生觀。我們要以具體投入和付出的人生表現去追逐那「心目中的境界」——上帝國。筆者認為,對水平線上之超越——將來——的期盼才是個積極又踏實的終末信念。在仰慕追逐的過程中,主耶穌教導吾人須形成必要的生命形象。因為,於末日時上帝對我們在世的實存有評價,以決定誰能進上帝國。那評定的原則乃基於吾人在此世是否會關心、會協助那些需要關心、需要協助的人或事。只有那些對需要者能付出必要的和可能的關懷,才會被接納進入上帝國。(參馬太福音二十五章31-46節)所以,當我們期盼終末時刻及其景致,且希望能被接納進入上帝國時,別忘了要在現實生活中有付出投入,甚至要背十字架的奮鬥表現。又,那個時刻什麼時候臨到?耶穌警告我們,沒有人知道;它像盜賊的突然登門一樣。我們必須謹慎警醒,誠如庫爾曼之拯救史的終末觀之呼籲:我們要有準備心;意即,我們在現世應致力盡所能,負起本身的職責和任務,讓基督再來時從我們得到他意旨中的評價。這是基督教的終末觀所表露積極負責的展前人生理念。讀者若想深入理解,可參閱筆者另一篇論說文:「展前的人生走向:基督教的終末觀」。
同作者相關文章:
苦痛或祝福? (第 83 期)
瞻前而邁的人生理念——基督教的終末觀 (第 64 期)
聖經中和現世裏的天使 (第 47 期)
上帝會後悔嗎? (第 46 期)
「假如……」的設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64 期 台灣囝仔「性」福嗎?——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47-4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64期  2001年  6月 台灣囝仔「性」福嗎?——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64
本期主題:台灣囝仔「性」福嗎?——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發行日期:2001/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請原諒我,女孩!
編者的話
台灣囝仔「性」福嗎?
解讀台灣的情色世界——兼談青少年與性
從聖經探討基督徒對性的態度
牧會關顧中的性教育事工
讓教會青少年事工「性」趣盎然
宿舍關門後的話題
淚水與精液的堆積-一位瘦弱男子的情慾耕耘心路歷程
性、感情與婚姻——給青少年的幾個提醒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基督民代在哪裡?
靠岸 s
兩性EQ發榮光——記衛理公會高雄榮光堂的兩性工作
瞻前而邁的人生理念——基督教的終末觀
給我愛情,其餘免談
反墮胎生命倫理原動力省思
墮胎不?墮胎! 墮胎?不墮胎!
誰說久病無孝子
傳統武術與福音
對MP3的見解和省思——回應〈台灣的盜拷文化——都是燒錄機惹的禍?〉一文
你的「性」觀點多元嗎?
培養有感動力的影響力
陽光少年——他們的故事
回憶.感恩.西羅亞
我的信仰歷程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