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83期 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字級調整:

神學淺說
苦痛或祝福?
關鍵字:
作者/高金田 (台灣神學院系統神學教授)
苦樂相隨的人生
  就人的期望與直接的感受來說,苦痛或祝福是兩個相對的經驗與心境,好似有其一就無其二,互不共存。其實,兩者的關係並不如此簡單可加以分界的,卻往往在錯綜複雜的交織中,讓人經歷著苦中有福或福中有苦的生命現象;誠如保羅.布朗德(Paul Brand)醫生從其醫療的學識與臨床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們:痛苦與快樂是「相異的連體嬰」。

  布朗德向我們陳述一個不變且要接受的事實:一個健康的人是有著痛覺與樂覺的神經細胞。在人的現實慾望中都迎向喜樂閃躲苦痛,假如我們沒有痛覺細胞那慾望是可達的;然而,那將使生命陷於極度的危險中,可能腳受重創在無痛覺下惡化而喪生。因此,布朗德不把苦痛視為一個必須躲避的惡徒,而看它是個「可愛的敵人」。他的智慧開導是,苦痛為人生旅程一面的事實,是個不受歡迎的不速之客,然而,卻有其可疼可喜的潛藏美貌。

  這不是太消遙浪漫的人生觀嗎?我們需要有痛覺的神經就意味我們需要有遭遇苦痛的不幸嗎?中肯地說,視苦痛為「可愛的敵人」並不鼓舞我們嚮往苦痛,而是催促我們去接納埋伏著正面可能的負面現實;更激勵我們本著奮發瞻前的情緒和毅力迎向它,從中獲取料想外的福澤。此乃基督福音所傳播積極進入處境並勇於面對困苦的人生哲理。

迎向苦難
  沒有人喜歡苦痛,也無人有把握能全然閃避苦痛,我們就是存活於一個有各式各樣之苦痛會發生的現世生命中。基督明言提醒我們:「在世上,你們有苦難。」(約16:33)要我們認清生存於世的現實情況,會遭逢心灰意冷的悲悽事件。福音的喜樂信息並不報傳上帝把我們帶到安然無恙的保護區,而是告訴我們他以其憐憫和開導的心懷進入到有悲痛的人群社團中,給予我們一臂之力,推動並陪伴我們與苦痛掙扎搏鬥,以展向盼望之行。

  《聖經》中有關苦痛的陳述和訓勉,其重心不在於如何逃避它,卻是指導我們以什麼姿態在那情境中生存。明言之,《聖經》要我們勇敢面對苦難,並向它挑戰。這個教導具體地表現於耶穌的人生中,特別顯示在他背十字架走向各各他的事蹟上。那事蹟給我們一幕寫實的朝前人生典範,是基督跟從者要致力形塑的實存形態,以便從中獲取越過和克制苦難的喜樂。當主繼續說:「你們要勇敢,我已經勝過了世界!」(約16:33)是給我們壯膽的鼓勵聲,因為他親身與苦痛搏鬥的成果是我們得把握的憑據。其意不是他已為我們消除所有的苦難,而是催促我們本著他那種不屈服於苦難的毅力勇往直前,必可品嘗穿越各樣阻礙的美味,享受得釋放的祝福。

跳出困境
  為什麼上帝創造的美好世界隱藏著無數的苦痛?追根究底它是個謎,也非本文的焦點;我們要關心的是,在這有苦難的現實人生中,應持守些什麼樣的理念和表現讓生命邁向發揚的可能路徑。

  當我們淪陷於不幸的處境中,不管那處境是天生的、外來的或自己造成的,很可能會有兩個消極的反應:怨天尤人和自暴自棄。不可否認有許多悲痛是來自別人或環境,但怨天尤人或自暴自棄都無濟於事,反而加增心靈的負擔,使自己承受第二層的壓力,苦中加苦。保羅勸導我們:「忘記背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腓3:14)其意不是叫我們姑息過犯或屈從苦痛,而是推動我們把精力運作於更新、再造和創意的事務上。那是向苦難宣戰的舉動,更是跳出困境走向得祝福的不二法門。

  向苦難宣戰正是宗教改革者所主張和提倡的背十字架之人生觀。我們慎勿把它曲解為忍辱求生和逆來順受的無為作風,卻是本著付出甚或犧牲的精神去建構合上帝旨意的人生。主耶穌呼籲信徒:「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得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可8:34)他希望我們樹立以大我取代小我的抱負,在悲困的情境中發揮一己的才華,以使不愉悅的場合改觀。這是背十字架的積極意義:為要營造佳美前景而勇於承受必須的代價。所以,苦痛的擔子往往是抵達福樂境域不能免的負荷,理應欣然挑起。

讓苦痛轉形
  勇於面對苦難以及本著背十字架的精神向苦痛爭戰,這個道理是能夠被領悟的,但是要實踐它談何容易。此一艱難的任務正是讓苦痛轉形為祝福的關鍵。憑著人有罪的天性和喜易厭難的偏好,更使那轉形難上加難。然而,根據先知與使徒從經驗中的見證我們得知,那艱難並非遙不可及或攻不能克的;耶利米就給我們說:「上帝這樣說:在拉瑪聽見了號咷痛哭的聲音;蕾潔為著孩子們哀哭,不肯接受安慰;因為他們都死了。別再哭了!擦掉眼淚吧!你為兒女辛勞不算徒然;他們要從敵國回來。你的前途充滿希望;你的兒女要返回故鄉。我-上主這樣宣佈了。」(耶31:15-17)那是盼望聲!先知鄭重宣告憐憫的上帝肯定並成全其子民於困境中所流的眼淚與血汗。這宣告給我們確實的把握,本於信且誠心盡責以赴,慈祥的上帝不會讓我們徒勞無功在苦難中打轉。

  《聖經》不僅指示我們苦難中得祝福的有效管道——憑著信盡力而為,更給我們一個溫和可親的憑據:上帝分擔著我們的痛。他不是一位讓人敬而遠之的發號施令者,卻是進入苦難中與人同受苦難的慈愛者;他的慈愛和同受苦的表現乃顯示於他道成肉身的事件上。我們都知道,也可能有親自體驗,苦難給遭遇者的直接和不利影響是喪志退隱。那是苦難的致命毒素,信仰先賢曾大聲疾呼要我們穿越它:「要堅強,要勇敢!不害怕,不沮喪;因為……你的上帝一定與你同在。」(書1:9)那位凱旋的勝利者也是和失落的悲痛者走在陰森山谷中的扶持者;他是榮耀中的光彩者,也是悲慘中的同泣者。他在陰森山谷中的同在是我們苦痛中的勇氣之泉。

信心、毅力與祝福
  如何得堅強的勇氣呢?自我在信仰中培植是首要的條件,他我(即外來)的安慰、陪同、支援和推動是有效的促成助力。曾來台訪問的蓮娜瑪莉亞(Lena Maria)給我們看到了神蹟性之殘而不廢,甚至許多四肢正常的男女都望塵莫及的才氣和才華,加增了我們對不可能之可能的瞻望和信心。蓮娜以及影片〈我的左腳〉(My Left Foot)之男主角克里斯提.布朗(Christy Brown)兩位戰勝苦難贏得輝煌成就的真實事蹟,向我們陳列了一幅從苦難旅往得祝福的路線圖。那路線的指標是信心與毅力。

  有信心和毅力就會有祝福的前景。祝福的前景並非指問題的完全解除,而是在有問題潛伏的現實中能運用已有的才智,防患悲痛的來襲,過著有盼望的生活。如921大地震和去年的SARS,我們不能幻想它們或類似的災禍不會再出現;但是,我們可以藉著已有的經驗和經驗中的新知勇敢往前行。換言之,在有苦難的現實中憑著信瞻前而邁。

  我們也須培植一個寬闊的樂觀態度,學習海倫.凱樂(Helen Keller)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她說:「我一直哭,一直哭,哭沒有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發覺有人沒有腳。」她的話向我們啟示得祝福的真義:把握身上的才幹,往前而望。如同另一真實的動人故事,有位侏儒母親,其樂觀的人生影響她的家人。有小孩子取笑其兒有個矮小的母親,她的兒子回戲笑者說:「因為上帝那樣創造她,她就不需要像你們的母親要把洗衣機裡面的洗清衣物取出。」(因為她拿不到,由家中其他人去拿)這是戰勝苦難的心態,以樂觀的展望面對不順眼的遭遇。一個人不被束搏於自哀自憐的悲痛中就會得祝福的歡笑人生。

結語
  苦痛與祝福確是兩個相對的事實,但絕非有你無我的對立存在。苦痛會成為福樂,而福樂也會淪為苦痛,其關鍵基本上受信心和毅力的影響。當我們面臨不幸的處境時,應抱著瞻望的心靈,朝往意願的方向付出所能,則祝福會在可經驗之途出現。先知哈巴谷帶我們本著信向前望:

  即使無花果樹不結果子,
  葡萄樹也沒有葡萄;


  即使橄欖樹不結橄欖,
  田地不產五榖;
  即使羊群死光,

  牛棚裡沒有牛;
  我仍然要因上主歡喜,
  因上帝——我的救主快樂。
  至高的上主賜給我力量。
  他使我像母鹿一樣腳步穩健;
  他使我在高山上安穩行走。
  ——〈哈巴谷書〉3章17-19節
同作者相關文章:
苦痛或祝福? (第 83 期)
瞻前而邁的人生理念——基督教的終末觀 (第 64 期)
聖經中和現世裏的天使 (第 47 期)
上帝會後悔嗎? (第 46 期)
「假如……」的設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3 期 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40-42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3期  2004年  8月 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83
本期主題:走過九二一的傷痛?
發行日期:2004/8/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船過水無痕?——九二一重建回顧、省思和展望
上帝的恩典.人的數算——從九二一社區關懷事工談傳福音的果效
關懷使生命值得活下去
救難?傳教?--教會在災區的工作反省
等待長老教會九二一世代
五十年傳道生涯──李明意牧師小傳
愛滋病之現況與教會之回應
向日葵學園——中輟生的家
永遠的黑衣人——Johnny Cash
苦痛或祝福?
三人同行
基督徒能否進廟?
天搖地動的那一夜
明天過後,你會在哪裡?
爸爸的雙手
就地實踐信仰
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訪翁居甲、翁林玉雪長老夫婦
非武裝防衛台灣
和諧的傷害與重建
羽球、恩賜、我
我是上帝的寶貝
上帝與你同在
明道管理學院方舟團契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