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8期 認識真理或販賣知識
字級調整:

特稿
關於ASYG 2000
關鍵字:
作者/張馨文 (清華大學社會學所研究生)
  ASYG(Asia Student Youth Gathering)由亞洲五個天主教、基督教的普世機構(AAYMCAs, CCA-Youth, IMCS-AP, IYCS Asia, WSCF- AP),為了增加在亞太區基督徒青年與學生的團結與合作機會,從1993年始所舉辦的活動。此次(2000年1月21-28日)在泰國清邁舉行的營會,討論的主題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全部有來自十八個國家,九十六名的基督徒學生青年一起聚集,在上帝的家裡一起分享,互相挑戰與支持。內容不只有對於全球化現象的演講(keynote speech)、對此現象的神學反省(theological reflection),也有各個國家針對全球化之影響的報告(national report),以及針對全球化所及的各個層面,如討論高等教育、環境正義、婦女問題、原住民問題的工作坊(workshop)。為了體驗泰國的生活,活動中也安排兩天生活體驗的行程,以及泰國傳統舞蹈與晚宴。最後,因著各位參會者對建造神國的獻身,ASYG也一起擬出以基督徒青年學生為基礎的行動方案,作為所有人改變自己與改造社會的行動方向。

  台灣原由長老教會青年及大專事工委員會各派一名,以及天主教中學生聯會派兩名學生,共四名參加。因臨行前其中一位代表未能成行,故只有三名台灣的代表赴會。在赴會之前,我們根本不認識對方,但卻在行前一再的討論與準備至互相瞭解。我們發現,長久以來基督教與天主教之間所產生的誤解與刻板印象是錯誤的。天主教的學生就跟我們的大專青年一樣,活潑、熱愛上帝(他們的天主)、積極於團契生活,並且也願意獻身關心弱勢;他們甚至比新教基督徒還團結。

  在國際活動中遇見不同國家、文化的人總是令人興奮的。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從尼泊爾來的少女。她才十六歲,是全體ASYG參會者中最年輕的,只相當於我們國中畢業的年紀。但是她卻一個人爭取出國,一個人準備national report,一個人面對所有參加國際活動的困難與不適。她在第一天的keynote speech就便代表她的組織(IYCS)站到講台上,用流利的英文與不急不徐的風度,發表她對演講的回應。所出之言完全不像一個最年輕的小女孩之思考,非常發人深省。這讓我回想到我們十六歲的時候,每天只想著考試,何嘗會對我們的社會有所思考呢?即使是現在的大學生,又有多少可以獨立的面對生活的困境?連出門都需要接送的人,又怎能要求他一個人代表自己的國家到陌生的國度參加國際會議?

  對於全球化的討論,其實台灣的學術社會已經開始了一陣子,不過對於教會與基督徒青年的影響,我卻是在ASYG中才明確勾勒出這般圖像。我所遇過最具有挑戰的問題,是一個菲律賓的青年在討論中提出來的。他問說:「你享受全球化嗎?」今天,我們每天使用高科技網際網路;每天依賴7-11與M所帶來的便利;每天沈浸在購買跨國企業的產品,因為這些產品被我們視為較高品質、較能跟上潮流,也較能讓我們在同儕中定位自己是不輸給別人;每天接收CNN與NHK的資訊,讓我們覺得自己是世界的公民,同步地跟上時代。但是我們可能完全忘記,我們所享受、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與成功的全球化,卻同時造成許多傷害與不公義。這些過程因為全球化的擴散,逐漸深入每個國家,尤其是所謂的未開發與第三世界國家。

  舉例來說,從東北亞的national report裡,我們發現大部分的陳述都是這些人(包括你我)如何依賴著高科技與嚮往世界名牌、可口可樂,似乎過著前所未有的便利生活;但是在東南亞與南亞國家的報告裡,多數描述的卻是跨國企業對原住民的侵擾、對環境的破壞與對本土企業的打擊。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社會讓他們越來越吃不消,但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卻讓所有的人不知不覺的都向全球化的潮流跟進。這說明了什麼?全球化讓我們當今富裕的享受成為當然,而我們不會對其他世界所發生的任何事情感到罪惡。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送這麼多外勞來台灣的菲律賓青年,問我是不是、享不享受全球化之時,我會覺得扎心、羞愧以及難以回答。

  對於教會(宗教),全球化也帶來了挑戰。這次的keynote speech大會刻意請來了兩位篤信佛教的演講者,對所謂的「基督徒社群」提出挑戰。他們提到,全球化無疑的只會為宗教社群產生不斷的問題:傳統價值的流失、物質主義(consumerism)的高漲,每個人的欲望、競爭、失去人性尊嚴的一面不斷的生長與發展,宗教能否提供給世人另類的出路(alternative)?在佛裡說的是過著儉樸的生活,修養與自我控制,而作為基督信徒的我們,所提出的alternative又是什麼呢?若我們說佛理出世、只顧自身修練,那我們入世、關心社會的基督宗教,又為人類帶來什麼好消息?

  諷刺的是,在我們神學反省(theological reflection)的演講裡面,這位從韓國來的犀利牧師Noh Jong Sun說:「基督宗教無疑也是全球化的一位幫兇。」為什麼?看著全球霸主美國、歐洲、北方國家,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基督教;看著跨國企業的總裁經理人,多數人說他們是基督徒,而當這些「基督徒」正在對人性進行剝削的時候,我們卻也同時看見宣教師帶著所謂的「福音」,說要拯救第三世界這些失喪的人。當我們每天過著奢華、浪費、住大房、開大車、吃美味的日子,可曾想到我們這些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所享用的資源,足以供其他百分之八十的世界人口免於貧窮與飢餓?耶穌基督捨身、分享的「愛」是不是被基督徒行出來了?神學反省為年輕人提出來的建言,是因著「愛」,過著犧牲、簡單、幫助他人、實現公義的日子。這對一個身在經濟富足的台灣青年來說,實在是當頭棒喝。我只是懷疑,當商業廣告再次挑起我消費欲望、世界名牌與電子科技再度向我招手的時候,我能不能夠分辨出這對我和我遠方的弟兄姐妹是什麼意思?我身邊的基督徒青年願不願意跟我一起,拒絕跨國企業對我和我遠方的弟兄姐妹的侵蝕?

  全球化趨勢已經勢不可擋(這已經不是你願不願意的問題),發展與進步的邏輯更是全世界所追求。此次ASYG讓我們重新回顧什麼是全球化,反省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重新更新我們的信仰與生活價值,而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地球社群,這社群不只有人,還有環境、自然以及我們永活的上帝。這聚會不只提供了我重新反省、警覺這世界的機會,也開始了在台灣與其他基督社群,包括天主教合作的可能性,真是收穫豐碩的一行。
同作者相關文章:
教學現場中的公民意識型塑——教學者的角色 (第 142 期)
亂——今日社會的倫理價值 (第 88 期)
大人拼經濟,小孩拼英語 (第 84 期)
深夜四點:你怎麼還掛在這裡? (第 75 期)
你我都是偷窺者?!狗仔隊與偷窺的社會心理學分析 (第 72 期)
青年的敬拜:磐頂教會青年崇拜 (第 69 期)
談「民俗療法」 (第 66 期)
你的「性」觀點多元嗎? (第 64 期)
參與第32屆世界學生基督徒聯盟總會心得 (第 60 期)
關於ASYG 2000 (第 58 期)
為何出走? (第 57 期)
全球化與心靈帝國 (第 55 期)
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在我們的時代實現 神悅納人的禧年 (第 53 期)
學生在中、總會的服事 (第 4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8 期 認識真理或販賣知識 (66-6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8期  2000年  6月 認識真理或販賣知識 58
本期主題:認識真理或販賣知識
發行日期:2000/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隨想s/
編者的話
從基督教精神看台灣教育之本質
由政治的觀點看台灣的教育
從社經的角度體檢台灣的教育
新世紀師資培育的思維
教改新願景首重教育財政改革
基督教宗教教育的角色與反省
「倚靠」上帝的牧師——王倚牧師略傳
淺談東瀛偶像流行風
「當噴禧年號筒」
教會送餐服務——武塔教會對社區獨居老人的關懷
談永生s
校園愛情故事多
教會「性教育」的發展程度知多少?
窗s/p
震不毀的阿嬤
處變不驚的孩子
也談「出走」
從大專事工談青年人出走問題
關於ASYG 2000
A TIME FOR GOD——給自己一個挑戰與順服的TIM體驗
我的團契生活
TCMA日月潭札記
何謂信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