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8期 認識真理或販賣知識
字級調整:

特稿
A TIME FOR GOD——給自己一個挑戰與順服的TIM體驗
關鍵字:
作者/林頌恩 (教會青年)
※ 長老教會青年哪裡去了?
  《新使者雜誌》四月份探討長老教會青年何以流失的原因,我的切身經驗是沒有更新,就沒有異象;沒有異象,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一旦搞不清楚目標在哪裡,當然就更不用談認同感。

  要有認同感,最快的方法就是先認識自己所屬的長老教會;要認識長老教會,最快的方法就是參加普世活動,尤其是那種一、二個月以上的短宣活動。當青年有機會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置身在國際場合,想要不認識自己的身分都很難。透過別人的眼睛,知道自己教會立足於普世教會的歷史、參與和主張、見證,那種學習,就好像台灣人到了海外,會更加速思考什麼是台灣人的意義。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普世場合裡,青年有機會拋離舊有的模式,而在一種人生地不熟所以更需要倚靠神的環境裡,有機會重新體驗與神的關係,也就有了更新的契機。曾經,我也可能是筆下被探討的這群年輕人之一,如果我沒有機會參加TIM(Training In Mission)的話。

※ 貧窮的,得富足
  「在這特別的一年,你們,信仰軟弱的,將得到強化與更新;信仰堅定的,也將受考驗質疑而動搖省思。總之,在靈命上你都會經歷前所未有的成長。」世界傳道會(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的教育助理幹事樊喜詩(Francis Brienen)以過來人的經驗如此勉勵我們那即將擺在眼前的一年。夾處在五大洲十來個各色男女當中的我,不禁感到興奮又懷疑,真的嗎?我也會像歷屆百多個TIM成員一樣,在各方面擁有脫胎換骨的轉變嗎?

  然而,這就是TIM的青年宣教訓練活動魅力最無可擋的地方,自1981年由世界傳道會開辦以來,近二十年來裝備許多年輕平信徒以不滅熱情投入宣教事工,發掘上帝賦予你的恩賜與任務,來有份於落實上帝國就在你們眾人之間的事工。經由聚集來自世界各國的年輕基督徒,一起生活靈修上課,一塊分享人生信仰,體驗跨文化超教派不分種族、區域、性別齊在主內合一,那種奇妙的歷程和感受可真是人世少有。

  TIM在活動安排方面,藉由前後置身兩個情境迥然不同的國家,透過教會與社會機構實習,能夠實際體察神的公義如何行在當代各地。TIM也期勉青年返國後,能繼續致力於實踐世光地鹽的基督徒責任。可以說,參加了TIM,是信仰與人生一種無止境的延伸。

※ 參與TIM的條件
  就像那句廣告詞一樣:「我是在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習如何當爸爸。」同樣的,對我們1998-1999這屆許多原本不了解TIM的成員來說也是如此。當初,在看到報名表上報名條件稍嫌過份的要求,還真嚇得我裹足不前:「如果你有興趣於探討國際性與多種族文化背景的宣教議題,在教會中是一位委身及熱心服事的信徒,擅於主動與他人相處,有足夠能力處理壓力,能花十個月時間遠離家鄉,年齡介於二十至三十歲的非教會傳道人,未婚且健康情形良好,願意嘗試與不同族群文化國家教會背景的年輕人相處並分享想法與體驗、一同服事,特別是關心貧窮與社會邊緣人來支持他們爭取公義,返國之後願意在教會社區之中分享學習的體驗等等,皆歡迎報名參加。」

  然而事實證明,除了年齡與未婚這幾項基本條件之外,只要擁有開放的心胸、願意各方嘗試、永遠不願放棄對上帝的信仰,那麼就算是對教會、對基督教失望的年輕人,也都會在TIM的歷練過程中,與神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更加領會在神所帶領的人生中,所要打的美好之仗是什麼。

※ TIM讓我們改變
  來自波札那、隸屬南非洲聯合公理教會的雷士禮(Leslie Chikwanje),在印度參與街頭流浪兒之家的社會機構實習之後,開始困惑,福音的實踐是不是只停留在傳講訊息、研讀神學,一如他之前在非洲所領受的保守派做法一般。在歷經掙扎與追尋之後,神學院畢業的他,決定在日後的牧會結合社會工作來關心有需要的人。而今,雷士禮在波扎那一所教會牧會,他所要面對的壓力很大,因為他的想法跟上位大老有很大的衝突。可想而知,這對他本人及其教會結構,都是很大的考驗,卻絕對是神所喜愛的憐恤之道。我們這些老夥伴也經常跟他打氣,在禱告中掛念彼此的服事。
 
  來自荷蘭歸正教會的葛特(Gert Koeman),大學唸商學院而擁有一份高薪會計的工作,促使他辭職來參加TIM的動機,就在於尋得更有意義且為主所用的人生。在印度投入貧民窟事工期間,他得以新眼光重新思索資本主義、跨國企業所帶來的經濟全球化惡質現象對貧窮人的迫害,而期許自我在回到物慾橫流的西方社會之後,能在教會與社會提出反省之聲,促使習慣享受消費的會眾來檢討自己在經濟不公義結構當中所佔有的共犯地位,服事上帝而非瑪門來加害弟兄當中最小的一個。現在,葛特在荷蘭救世軍(Salvation Army)的福利與健康醫療單位擔任管理工作,也替他貧民窟實習機構的學校募集基金。他在信上開心分享說,他很高興能在這項專業工作中、在情感和信仰上都忠於上帝賦予的使命,他也在尋求上帝對他人生的呼召:「我相信神是信實的,在我TIM的那一年祂始終與我同在。」未來,他更希望能回到印度或其他類似處境的國家,與貧窮人們同在並從事相關社會工作。

  而我則是因為與印度東北的原住民在神學院期間成了好友,開始瞭解他們在政治上所遭受的不公義處境。社會、文化、歷史等各方面完全與印度迥異的他們,多年來因受印度政府霸佔領土燒殺擄掠,祖孫三代歷經非人待遇,尤以拿卡人(Nagas)的處境最慘烈。他們不斷要求還予獨立得享建國尊嚴,卻始終得不到善意回應。這也使我有機會聯結台灣的處境與原住民的主體性,而更加堅定美麗島建國與原住民自治,還有環境正義得伸張,是這塊土地實踐公義的最具體表現。

  如果不是因為TIM讓我改變,我想我不會選擇公報社記者做為第一份工作。有機會更瞭解各地基督徒與團體在信仰上的實踐,更瞭解教會與社會的互動,雖在疲累當中但時刻享有上帝豐富的恩典,這些都延續了我在TIM的感動與學習。

※ 空出生命中一段時間
  回想過去十個月在英國和印度的日子,與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姐妹弟兄一道打氣漏氣、歡笑惡鬥,常在相處的衝突中洞見人性矛盾,卻也因此更加求主保守帶領而有所成長,可說是又痛又美的歷程,令人收穫極豐。

  6月,正是畢業學子處在諸多路口,面臨人生規畫選擇的時候。基於「呷好逗相報」的分享,在此我誠心鼓勵大家,在畢業、工作後,撥出生命中一段時間,參與任何普世短宣來給神使用,也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求神開你面前的路。如果你的選擇是TIM,相信經歷過TIM的你,不管是信仰或是生命一定都會有驚人的戲劇性轉變,這也是諸多TIM前輩以過來人經歷敢打包票的見證。

  自2000年起,TIM前往國家已改為南非——印度,這兩地都是處境相當特殊的國家,非常值得在當地待上一段時間去深入了解。特別是對原住民青年來說,南非黑人遭受外來白人殖民所經歷的種族歧視與長期奮鬥,印度當地住民被外來阿利安人以種姓制度所控制的社會惡質結構,還有印度東北原住民土地為印度政府霸佔苦苦尋求獨立等,都與台灣原住民的情境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絕對能有切膚之痛的分享與省思,相信必能對自己也跟族人有很好的學習。

※ TIM活動簡介
  時間地點:每年2-6月於南非開普敦(Cape Town),之後轉往印度南部的瑪杜萊(Madurai)及其周邊聚落,整個活動至11月結束,共計十個月。

  受訓內容與方式:主要為上課、實習及提出反省報告。

  南非流程:首先是為期三週的南非簡介,之後為四個月研討有關神學與宣教議題的課程,這段期間並安排每週兩天於教會及社區事工的實習,最後提出評估與學習心得,並享有一週的特別假期。

  印度流程:兩週的印度簡介,之後四個月住在瑪杜萊的塔密那都神學院(The Tamilnadu Theological Seminary),研讀神學與了解印度社會,並與全校師生進行長期互動,期間穿插兩回各五星期的全時教會與社會機構的服事與實習,亦享有假期。最後於離開印度前,撰寫並發表報告,成員之間互享TIM的成長與所關心的議題。

  費用:全免。主辦單位CWM負責全額費用,包括食宿、學費、簽證、來回國家機票等,並依南非與印度物價水準每月給予少許零用金。

  語言能力:由於全程以英語為主要使用語言,因此最好具備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總會培育委員會的要求是英語能力最好能有托福五百分以上的程度。語言能力若不好並不表示沒有資格參選,但是出國唸書及與人應對確實會比較辛苦。

  報名:凡CWM會員國教會皆可推派青年信徒參加甄選。台灣方面為長老教會青年,請於每年4月底前向總會培育委員會報名,請電(02)23625282轉分機257,洽詢簡章細節。
同作者相關文章:
吃部落食物,一起愛臺灣! (第 152 期)
追夢的得勝者魏德聖 (第 128 期)
A TIME FOR GOD——給自己一個挑戰與順服的TIM體驗 (第 58 期)
附註:1998年筆者成大藝研畢業後,參加TIM活動,因收穫頗多而希望有更多人能親嚐TIM的美妙與造就。

Get Your Private, Free E-mail from MSN Hotmail at http://www.hotmail.com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8 期 認識真理或販賣知識 (69-72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8期  2000年  6月 認識真理或販賣知識 58
本期主題:認識真理或販賣知識
發行日期:2000/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隨想s/
編者的話
從基督教精神看台灣教育之本質
由政治的觀點看台灣的教育
從社經的角度體檢台灣的教育
新世紀師資培育的思維
教改新願景首重教育財政改革
基督教宗教教育的角色與反省
「倚靠」上帝的牧師——王倚牧師略傳
淺談東瀛偶像流行風
「當噴禧年號筒」
教會送餐服務——武塔教會對社區獨居老人的關懷
談永生s
校園愛情故事多
教會「性教育」的發展程度知多少?
窗s/p
震不毀的阿嬤
處變不驚的孩子
也談「出走」
從大專事工談青年人出走問題
關於ASYG 2000
A TIME FOR GOD——給自己一個挑戰與順服的TIM體驗
我的團契生活
TCMA日月潭札記
何謂信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