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3期 life@university-大學生活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關鍵字:
作者/張德麟 ()
  大學生活是中學生夢寐以求的。到底真實的大學生活呈現何種面貌呢?這一期我們用幾個方向處理:「如果我再是一個新鮮人」、「大學生的戀愛生活」、「團契生活對大學生活的影響」、「剛推甄上大一的新鮮人對大學生活有什麼夢想?」最特別的,我們對全國十多所大學院校做了一分問卷調查,了解一下目前大學生的食衣住行育樂,這篇調查是大學生目前的生活寫真,極為難得。

  首篇由陽明大學的博士生洪純道兄寫「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這是一個「是舊尚且永新」的題目,純道兄在這篇文章中提出幾個重要的觀念:「知道大學可以提供什麼,然後再來選擇要唸什麼樣的大學」、「大學生活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好好利用大學幾年的生活,培養出自己獨立的思考和人格。」此文言簡易賅,是大一新鮮人必讀之作。

  第二篇是孫一信兄寫的「長青團契與我的大學生活」,描寫長青團契為何形塑他的大學生活,並影響他的未來。他在一九八七年進大學,在這篇文章中,他見證了農民五二○運動,鹽寮反核的學生運動史,這是他個人的回憶錄,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歷史記錄。

  第三篇是「我的新鮮人戀愛學分」,由江淑文姐寫她個人的悲歡離合。雖然是個人的戀愛史,卻是大學生戀愛生活的寫照。還未進大學的中學生常對大學生的戀愛生活存有瓊瑤式的愛情小說幻想,淑文姐此文可以幫助這些中學生「實際」一些。

  第四篇是我對「大學生活的期待」,由董恩平、黃以勒、朱如玉、吳昱璇、葉倫武等生力軍執筆。作者的特色是,清一色為今年推薦甄試上大學的新鮮人。我們可以從這些文章看到新鮮人的心聲。共同的期待大概都有:好好玩一玩,經歷個驚心動魄的愛情。我們也可從這裡聽到青年學子的心聲。

  本刊這一期最具特色的是第五篇。我們做了一分問卷,調查當今大學生的大學生活,包括:(1)大學生活之時間規畫及分配情形(2)大學生參與宗教活動情形(3)大學生從事休閒活動情形(4)大學生之學習狀況與修課情形,共訪問了十八所大學院校,受訪學生九六九位,是一分相當有代表性的調查,分析者洪麗芬老師是台灣神學院主授社會學的教師,她幫我們做了細膩的分析。文後她也有簡單的結語和建言,值得大學師生、大學生家長及教會細細閱讀。

  本期的「台灣教會人物檔案」,由劉清虔牧師寫他的外祖父陳清忠長老。這位被稱為「台灣橄欖球之父」、「台灣合唱之父」(呂泉生語),戰後擔任純德女中校長的基督徒,曾經組成台灣第一個男聲合唱團,曾經自己翻譯莎士比亞劇作,在台北帶領學生用台語演出,曾經和陳溪圳、蕭樂善、鄭蒼國、鄭進丁等人在教會內推動「新人運動」。這些歷史在這一代的年輕人中間幾乎已沒有人知道。《新使者雜誌》將不斷地挖掘出這些歷史寶藏以填補台灣教會史、台灣史的缺漏。

  「潮流.脈動」這一期由張宏哲教授寫「當小小水母不再優游」。張教授通過青少年養水母熱,探討現象背後的青少年心理,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及問題。是很精彩的一篇論文。「文化.藝術」,這一期由安力.給怒傳道寫「舞蹈與運動家的佼佼者——阿美族」,陳純純姐寫「天使的歌聲——聖亞拿教堂」。前者是他一系列原住民生活、藝術的報導的延續,後者則寫聖亞拿教堂之美。

  「厝邊頭尾」這一期由許素芬姐寫「上帝國宣教在東門社區——鳳山東門教會社區事工」,讀者由文中臚列的事工,可知鳳山東門教會在這方面的努力。「神學淺說」本期由鄭仰恩牧師寫「何謂『千禧年』?」仰恩兄分別從「禧年」、「千禧年」、「千禧年說」分別疏釋。一篇神學論文能處理得如此深入淺出,可說已入化境,讀者細讀此文可知此言不假。

  「感情.婚姻」本期由林英美姐寫「褪色的婚姻」。寫一個褪色的婚姻的個案,以及身為一個社工師的建議。徐立堅兄寫「男生女生怎麼配?」是他參加台北靈糧堂關懷中心「夫婦服事團隊」的心得報告,文字純熟,建議具體,非常難得。「解惑之窗」本期由莊嘉慶牧師寫「基督徒當如何看待算命文化?」莊牧師並不是從「可以」、「不可以」切入此題。他從華人算命文化的背景因素深入分析,並藉此挑戰基督徒的宣教,是一篇精簡踏實的論文。

  「信仰.生活」本期收兩文,分別是鍾國義牧師的,「尋回信仰,才有生命願景」,以及劉鳳媛姐的「教會(團契)中教育的重要性」。「新點子」由鍾俊彥兄寫「耶穌抱報——直達天聽祈禱卡將大流行」,這是一篇「笑」果十足的奇想之文。「特稿」由王夕堯兄寫「舊瓶裝新酒——從英國看台灣的教育改革」。

  「老師開講」本期由台灣大專基督徒教授團契會長林信男教授寫「回憶大學時期的團契生活」,寫成大SCM,寫Friendship Corner,這些資料可列入團契史、教會史。他寫當年來往的同學、當年的台南神學院、美南長老會在台北的活動,都是極寶貴的資料,這些對信男兄是珍藏的回憶,對教會亦然。「大專世界」本期收三文,分別為吳慧貞姐的「思想起……大專團契的日子」,陳素琳姐的「做一件讓台灣變得更美麗的事」,以及張馨文姐譯、王慧貞教授主講的「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在我們的時代實現神悅納人的禧年」。有回想,有目前的參與,有對SCM的反省,都是青年人理想的呈現。

  收到雜誌,學生還放暑假,願上主祝福你們的休閒、學習生活。李登輝先生的「兩國論」還在發酵中,願上主的平安賜給這一世代的台灣人,讓我們真學會「在愛裡沒有懼怕」。
同作者相關文章:
王孟冬長老kap「消氣散」 (第 163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4】228消失的執事:李瑞漢律師 (第 161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不時刊做伙ê廣告(下)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不時刊做伙ê廣告(上) (第 158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 】莊松榮ê「全鹿丸」kap蘇振輝ê「人生醫院」 (第 157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 2 ─ 南中東門教會、潘道榮、淡水教會 (第 156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1 得恩堂與補腎丸 (第 155 期)
《鄭兒玉牧師ê文化思想Kap推動:1961-2002母語寫作所顯出- -ê》序 (第 139 期)
《新使者》二十年雜感 (第 121 期)
編者的話 (第 76 期)
編者的話 (第 75 期)
編者的話 (第 74 期)
編者的話 (第 71 期)
編者的話 (第 67 期)
編輯者的話 (第 66 期)
編者的話 (第 63 期)
編者的話 (第 54 期)
編者的話 (第 53 期)
編者的話 (第 52 期)
編者的話 (第 51 期)
編者的話 (第 50 期)
編者的話 (第 49 期)
編者的話 (第 47 期)
編者的話 (第 46 期)
編者的話 (第 43 期)
編者的話 (第 42 期)
編者的話 (第 41 期)
編者的話 (第 40 期)
編者的話 (第 39 期)
編者的話 (第 38 期)
編者的話 (第 37 期)
「現代中文譯本」與「和合本」之比較:以撒母耳記為例 (第 37 期)
編者的話 (第 3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3 期 life@university-大學生活 (3-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3期  1999年  8月 life@university-大學生活 53
本期主題:life@university-大學生活
發行日期:1999/8/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福氣s/
編者的話
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
長青團契與我的大學生活
我的新鮮人戀愛學分
我對大學生活的期待
我對大學生活的期待
我對大學生活的期待
我對大學生活的期待
我對大學生活的期待
大學生生活形式調查問卷分析
當小小水母不再優游
舞蹈與運動家的佼佼者——阿美族
天使的歌聲——聖亞拿教堂
上帝國宣教在東門社區
何謂「千禧年」﹖
褪色的婚姻
男生女生怎麼配?
基督徒當如何看待現代算命文化?
尋回信仰,才有生命願景
教會(團契)中教育的重要性
耶穌抱報——直達天聽祈禱卡將大流行
回憶大學時期的團契生活
思想起……大專團契的日子
做一件讓台灣變得更美麗的事
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在我們的時代實現 神悅納人的禧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