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00期 體檢《新使者》──100期的過去與未來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使者》的過去.《新使者》的未來
關鍵字:
作者/賴德卿 (基隆中山教會牧師)
  為文字事工努力,就是為福音事工傳承的深度、思想能力來努力,我們要告訴人,所信的是什麼?這是我們的難題,也是我們的挑戰。

※ 我的?密花園
  當我們在慶祝《新使者》100期時,我知道,在《使者》—《新使者》漫長的經營過程,許多人曾經投入精神、時間,流汗、流淚、歡笑,但是,在我心中的?密花園中,有幾位園丁卻讓我印象深刻,他們曾經在《使者》發光發熱,那段美好的時光,讓人永難忘懷。

  那時候,總會事務所還在長春路,很簡陋,事工單位很少,人也少,大家擠在一起,感情很親密。《使者》歸屬在青年事工委員會,青年幹事是陳南州牧師,下面有行政助理黃美俐,她是大姊頭仔,最資深,還有文字助理,負責使者的執行編輯,就是我,黃美俐有一個工讀生吳敏智,幫忙行政、《使者》的發送、訂閱登記等。

  那時候,陳牧師還不到四十歲,看來很年輕,美俐和我都未婚,二十出頭,因為常搬書,我們都長得很強壯,穿著牛仔褲,動作也很粗魯,做文字工作很辛苦,錢少人力少,最大的娛樂就是美俐常講笑話,我們在笑話的異想世界中過每一個勞力勞心的日子,很開心。美俐姊是講笑話高手,有一段時間,她每期在《使者》寫教界笑話,非常叫座。我也會分享對陳南州牧師的「異想」,比如,陳牧師很忙沒時間交稿,幻想把他關在廁所寫稿他就寫出來了,也許他會在廁所呼喚我們,或求救…,或是他的幹事椅很大,又可以旋轉,他的體格很瘦小,幻想他沒坐穩從椅子上跌下來的樣子,他會很錯愣,我們就哈哈大笑。現在的《新使者》,看起來內容比以前的《使者》紮實得多,印刷、設計也精美,但是有時感覺通篇嚴肅正經,如果仍有無傷大雅的教界笑話,我會覺得很有意思,可以平衡一下現代人的焦慮,那時我每期奉命寫編後語,在最後一頁,常常風花雪月一番,少女情懷,很有情緒,很人性化,記得當時也常有一些粉絲給予迴響。

  敏智長得白皙修長,一直到現在,我沒有看過比她更美的17歲女孩,「青年事工」總是圍繞著許多志工,許多年輕人是被敏智的美吸引來的,不然就是被美俐吆喝來幫忙的,她很有煽動力,不然就是被我懇求帶強迫來的…。

  那時候,「青年事工」當然有其他的事工,如「我愛鄉村福音佈道隊」,我還曾經配合去澎湖佈道,還有寒暑假的門徒訓練等,基本上,我們常常在一起,每天一起吃中餐,陳牧師很照顧我們,這是一個緊密的團隊,《使者》雜誌是我們共同的關心與話題。那時候,很多人也很關心《使者》,後來成為《新使者》總編輯的張德麟牧師就常來交稿,跟我們開玩笑,樂不可支!有一段時間,他很積極找對象結婚,年輕時英俊瀟灑的張牧師,常在青年活動擔任講師,是基督徒少女們心儀的人物,那時候他身體好、頭?多、有才華,我們都很喜歡他。但是我們都落選了,沒有成為張牧師娘,敏智太年輕,美俐和我太粗魯,那時辦公室流傳著張牧師的尋偶之旅,暗探那家姑娘,那家姑娘又被推薦等,他的條件是音樂才女或是外文高材生,而且要有主日學老師的樣子,當然也要賞心悅目,我們都覺得條件太苛、憤憤不平,後來張牧師把美麗有氣質的趙主惠帶來總會,大家驚為天人,瞠目結舌才心服口服。

※ 賠錢的壓力
  文字工作一直是「非營利」、「賠錢」的事工,訂閱、續訂的壓力無所不在,做為一個執編,不但要編、寫、採訪,最重要的,還要行銷、募款,這一點,二十年前我就徹底體驗了。當時《使者》也經常處於財務危機中,為了突破困境,我向陳牧師建議,願意主日時主動到各教會介紹《使者》,那時候我們年輕、臉皮厚、上台報告很緊張,但是有不顧一切的執著精神。這樣努力,每月大慨可為《使者》增加二萬元。現在想起來,「業績」並不驚人,但是卻磨練我們一個推銷員刻苦的精神,認識到任何事工,包括文字工作、傳福音,都要走到人群中,主動、積極呈現自已,和自己的理念、目標,為尋求更多的支持、認同來努力。

  那時候的《使者》和青年工作有很緊密的連結,每年寒暑假的門徒訓練營都是「青年事工」辦的,我們全體出動,那也是《使者》大作廣告的時候,現在已經是牧師的許多當時的神學生,因為受邀請擔任營會小組長,都曾經被我抓來台上為《使者》演出廣告時間,無厘頭的劇本,使大家哄堂大笑。因為這些經歷,這些可愛的年輕輔導,他們後來牧會時對《使者》、《新使者》的推廣,都有難以推卻的情懷。因為是自家辦的營會,我們都「肆無顧忌」的宣傳《使者》,而且非常專注、集中,沒有其他的事工目標來分散,比起現在,附屬在大專事工的《新使者》雜誌,事工多了,人力各有所用,單位幾乎不相屬,也沒有互相支援的直接責任,無形中,《新使者》更自由獨立,但也相形孤立。

※ 新使者若沒有我
  後來我跟隨美俐姊離開總會去唸神學院,在道碩三年級時,歷經人事更換的《使者》,愈來愈困難經營,張德麟牧師很有異象的把她改成《新使者》重新出發,我很榮幸的又受徵召來擔任執編,這是《新使者》歷史的一刻,真是讓人充滿希望,開始時我幾乎興奮得睡不著。沒有錯,沒有張牧師,就沒有《新使者》,但是我也希望,今日,明日有更多人能驕傲的說,沒有我,《新使者》可能就不是這樣了,因為我也在《新使者》缺乏、冷寒時,為她添了一梱柴火。

  《使者》也提供了一個美好的園地,鼓勵許多人筆耕,成為基督徒作家的搖籃。當時擔任傳道幹事的羅榮光牧師,很年輕,以「筆架山」為名,寫下許多感情豐沛,情懷如詩的文章,真是青春少年家,他很愛惜的集結成書,請我寫序。二十年後,羅牧師成為總幹事,文章變成強烈批判的的政治關懷,憂國憂民,生命關注的走向,歷歷可見。現在南神教授王貞文、台神音樂教授陳?玟、趙振貳牧師娘美娟姊…都曾常在《使者》寫作信仰生活散文,寫作者需要園地發表、編輯的鼓勵、讀者的交心,雜誌要培養多面向的作者群,希望從以前到現在,《新使者》在議論時事、專題以外,不要忘記給文學作品一個空間,讓人感動的作品,會拉近雜誌和讀者的心。

※ 最大的資產
  在《新使者》創刊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動於二位前任青年幹事,就是陳南州牧師,他每次幫《新使者》寫稿總是奉獻稿費,仍然把《新使者》當成自己的孩子。還有盧俊義牧師,雖然只擔任短暫時間的青年幹事,但是歷年來不但不領稿費,而且在聖誕特刊的銷售上,東門教會以驚人的數量表示支持,真是令人感動。我深深覺得,《新使者》要向前走,一定要珍惜這些《使者》、《新使者》的舊「粉絲」,沒有他們的忠心顧惜,《新使者》不能走到今天,他們就是《新使者》最大的資產,當然,《新使者》也要開拓新的粉絲,在影像佔據視覺空間,文字思考能力日漸弱化的今天,其實,為文字事工努力,就是為福音事工傳承的深度、思想能力來努力,我們要告訴年輕人,所信的是什麼?如何以福音禾場的觀點,來看社會現象?我教會的信仰精神是什麼?我們的信仰前輩做了什麼?這是我們的難題,也是我們的挑戰,我們需要更多願意在眾教會兄姊面前,大聲疾呼的人,也就是更多厚臉皮的人;不,他們不是厚臉皮,他們是委身於文字事工,不願丟棄這強勢的大眾傳播巨人旁,靠邊站的幼兒。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个後生人啊——為2020/1/11个選舉 (第 172 期)
讓重逢的淚水洗滌我們——高俊明牧師的出獄感言 (第 168 期)
金色時光,往日情懷——懷念葉茂竹 (第 129 期)
風雨中的一顆星--阿瘦皮鞋羅水木的受洗之路 (第 121 期)
為何工作?為誰工作? (第 112 期)
神愛世人.相約永恒——新莊教會的超教派社區宣教經驗 (第 105 期)
走入校園‧走入世界—文賢教會的校園福音事工 (第 103 期)
找回失落的勇士圖騰繡衣、弓箭、古調——馬遠教會社區事工 (第 101 期)
《使者》的過去.《新使者》的未來 (第 100 期)
十字鹽燈、基督信仰與企業經營 (第 98 期)
他們都是小天使-台南中華路基督長老教會的社區福音工作 (第 94 期)
邁向更有希望的明天——鄒族茶山教會的社區工作 (第 92 期)
美不勝收──史奴櫻教會的社區事工 (第 91 期)
海洋兒女之歌——蘭嶼東清教會的社區宣教 (第 86 期)
我願緊跟我主——大衛牙科蘇嘉俊醫師 (第 85 期)
我們愛,因為上帝愛我們──蘭嶼第一位居家護理師張淑蘭 (第 84 期)
我們愛,因為上帝愛我們──蘭嶼第一位居家護理師張淑蘭 (第 84 期)
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訪翁居甲、翁林玉雪長老夫婦 (第 83 期)
為教會與社區搭一座橋--台南湖美教會社區事工 (第 81 期)
他總是垂聽我的禱告 (第 80 期)
牽手走長路-談我妻翁金珠女士 (第 72 期)
目錄s/ (第 62 期)
重返聖經──實踐篇 (第 49 期)
乘著音樂的翅膀傳福音──李瑞雄長老 (第 48 期)
女性之悲歌 (第 4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0 期 體檢《新使者》──100期的過去與未來 (8-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00期  2007年  6月 體檢《新使者》──100期的過去與未來 100
本期主題:體檢《新使者》──100期的過去與未來
發行日期:2007/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新時代‧新青年‧新使者
參與,才能帶來改變!
目錄s/
從《使者》到《新使者》
《使者》的過去.《新使者》的未來
打斷手骨顛倒勇——專訪張德麟談《新使者》
反映時代精神的「新」使者——100期主題回顧與省思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淺談《新使者》神學
編‧讀交心談未來
新時代‧新青年‧新使者——《新使者》100期座談會
初代青年團契指導者——台灣地質學之父林朝棨
上帝身邊最美麗的彩虹──基督徒藝術家廖繼春
你要結婚嗎?你要拍照嗎?──淺談台灣婚紗現象
滾滾濁世中清醒之心——站在今日台灣讀潘霍華
從走入社區小學開始—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社區宣教
變性可不可?(一)──當牧師面對棘手問題
變性可不可?(二)──精神醫學角度看變性
談古倫神父的內在靈修之路
原住民與小耳朵
長青團契‧成長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