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4期 平信徒時代 |
|
|
特稿 |
教會談改革或運動,先從研讀聖經著手 |
|
關鍵字: |
作者/盧俊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東門教會牧師)
|
|
|
包括我自己在內,許多傳道者常說要改革教會,也有許多信徒一再說要改革教會的弊病。有的傳道者自認有「先知」的使命感,有的喜歡被稱為「先知」。有的信徒許下心願:一定要把教會變成一間符合聖經教訓的教會。有趣的是,自認有「先知」使命感,或是喜歡被稱為「先知」的傳道者,只知道拿一些先知的經文大作文章,或是述說哪位先知如何譴責當時社會的弊病,自己卻很少對聖經下功夫研究到底先知之所以為先知的背景,和其受呼召的意義。更妙的是,許下改革教會心願的信徒,對聖經的瞭解甚少,多的是他在公司行號學到的所謂「管理」經驗,認為教會也應該這樣、那樣,才符合時代的需要和所謂「進步」。
翻開聖經,舊約先知的文獻不說,單說福音書中所提供給我們有關耶穌基督的言行舉止,就可看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他對聖經(舊約)相當熟悉。再者,他給予聖經帶來「新眼光」的信息。這兩點才是耶穌基督傳福音的主要動力。值得注意的是:他從來不談什麼改革,或是說要扮演哪位「先知」的角色,倒是許多改革隨著他走,人人看他像「先知」,甚至認定他就是「那位要到世上來的先知」(約六:14)。
如果我們用心研究聖經,就會發現先知對當代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對聖經提出「新眼光」的信息。因為有新的信息,才會造成震撼,因為他們所講的,和過去人們對聖經的瞭解很不一樣;例如先知阿摩司,對自以為是上帝選民而享有特權的以色列人民,就說出這樣的新信息:「在全世界那麼多國家中,我選上了你們,你們還犯了那麼多的罪;正因為這緣故,我一定要懲罰。」(摩三:2)看,上帝揀選不是享有赦罪的特權,反而是加重懲罰的主因。先知耶利米,他就呼籲當時的人民要在「心靈上受割禮,把自己獻給我—你們的上主。」(耶四:4)看,這已經和過去以色列人民所認識,且視為跟生命息息相關的「肉體割禮」有了很大的差別,先知耶利米提出的是嶄新的信息。先知耶利米會提出「心靈上受割禮」,並沒有否認肉體的割禮的重要性。使徒保羅後來在宣教運動時也是這樣的態度,他沒有否定割禮,但是他強調得救的主要因素是在耶穌基督,如果沒有抓緊這個重點,只會在其他周圍的事上大作文章,最後還是沒有用。我們看到他為提摩太行割禮(徒十六:3),但是帶提多出去時就沒有這樣行(加二:3),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先知運動的另一項貢獻,就是對原本很講究獻祭表明信仰的以色列人民,提出了「新眼光」的信息;他們呼籲以色列人民不要老是在獻祭的禮儀上大作文章,上帝根本就不喜歡人的獻祭,祂喜歡的是人會遵行祂的旨意去行(彌六:6-8)。同樣的,耶穌基督對當時把獻祭當作買賣行為的聖殿,採取相當不苟同的態度,甚至用更激烈的手段將之翻桌倒櫃般的掃除。他要求大家把敬拜回到「祈禱」的範圍,他這樣的舉動引起宗教領袖的憤怒,但是卻贏得群眾的欽佩(可十一:15-18)。
山上寶訓是大家所熟悉的經文;每一則都有耶穌基督給予的新信息(新眼光)。如果沒有新的信息,經學教師所講的必定遠超過耶穌基督所講的更有權威。就是因為耶穌基督所講的是新的信息,這些新的信息正好打開了人們心中苦悶的結,因此大家對他傳講的信息「都很驚奇,因為他的教導滿有權威,和一般經學教師不同。」(可一:22)會有這樣的結果,一定有他的先決條件:耶穌基督對聖經(當時的聖經是舊約)相當的熟念,且是下過功夫做過研究。以馬可福音第十一章為例來看,當耶穌基督潔淨聖殿後,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們一接一地來質問耶穌;第一波來挑戰他的是猶太人最高議會的代表——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他們質問耶穌基督的權威來自何處?有甚麼權柄可以做潔淨聖殿的事?緊接著設計問題準備來陷害他的,包括了政治派系的要角——希律黨派的人,和法利賽派的代表。別小看耶穌基督的回答很簡單:「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其實這句話已經說明了整個以色列民族亡國後產生的變化,和當代的社會弊病了。再接下去來找渣的是撒都該人詢問有關復活的問題,這就更清楚和舊約聖經的教訓有密切關係。最後連經學教師也親自上場單打獨鬥向耶穌基督提出問題,且提出的問題是經學教師最為拿手的法律問題。可是耶穌基督的回答看起來好像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其實,他已是將整本舊約聖經的精華給融會貫通了,難怪在那位經學教師之後,「沒有人敢再向耶穌問難」(可十一:34)。
教會需要改革,大家都這麼說,就表示教會內部有問題,確實是需要改革。問題是要改革甚麼?它的聖經基礎在哪裡?如果我們確信我們長老教會就像約翰.加爾文所說的「教會是奠基在聖經的基礎上」這句話是對的,那麼,我們要改革教會,就必須提出改革的聖經依據。如果沒有聖經的依據,談改革是很脆弱的,因為無論我們講的多麼堂皇,頂多也是一些人在想的方法。
長老教會是改革宗的教會,是延續宗教改革運動的精神出來的信仰團契。請注意,改革運動之所以會影響深遠,且綿綿不斷迄今,主要是在聖經的基礎。馬丁路德當時提出「因信稱義」的觀點,就是羅馬書的主要中心信息,對當時教會和神職人員認真販賣贖罪券行為造成很大的「創傷」。但是,因為有聖經的依據,這樣的運動才能持續下來。更重要的,他將改革運動推展到「回到聖經」,且親自翻譯聖經,讓聖經的閱讀率普及化到一般人民生活中。如果沒有這個閱讀聖經的基礎,改革運動在當時那樣講究宗教權威的環境中,不但改革運動會夭折,也不會有今天的改革宗教會的出現。
我們若是相信聖經是上帝的話,那麼上帝自己就會說話。因此,只要認真閱讀聖經,就必定會有聖靈的力量充滿人的心。這樣的人才會得到聖靈的力量促進改革信仰團契的弊病。也只有這樣的力量才能真實改革我們的心。我們要改革的,不是建築物,也不是一些瑣碎的法令條文。我們要改革的是內心——自私、貪婪、驕傲,以及對權位的迷戀。
今天的信徒很想改革教會,許多人知道教會有問題,但是卻苦無著手之力。原因很簡單,是因為對聖經的認知基礎太弱。為甚麼會這樣?我的看法是:傳道者不喜歡帶信徒讀聖經,或是信徒也不喜歡讀聖經。這兩個原因都存在,不需要互相推諉。信徒應該要求傳道者開查經班,幫助信徒研讀聖經、明白聖經的信息。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傳道者找到免除這項責任的藉口。當傳道者開查經班時,信徒就應該踴躍出席參加,至少教會的幹部應該排除困難出席參加。如果發現傳道者所講的,信徒聽不懂,就應該向傳道者反映,讓他知道怎樣改進。沒有任何一間神學院造就出來的傳道者是全能的,或是畢業後就對聖經都很瞭解的傳道者。每個傳道者都需要教會給予鼓勵、扶持、栽培,讓他更成長,他的成長,就是信徒的福氣。只有愚蠢的信徒才會認為傳道者對聖經都很懂,全部都知道。也只有在愚民信徒的傳道者,才會對信徒說:不用讀聖經啦,我講給你聽就好。若有這樣的傳道者,他簡直就是在褻瀆上帝的話!
在教會要談改革,或是說做運動,都必須先回到聖經裡來。沒有聖經的基礎,運動會像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枯萎了。沒有聖經的基礎,想改革,談何容易啊!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真實信仰是需要經過深思的——從彭明敏教授重新受洗談起 (第 197 期)
|
.看守神的產業:從《走過崎嶇路上》到《東基向前行》 (第 145 期)
|
.我對基督教信仰的認識 (第 138 期)
|
.話說彌迪理牧師 (第 136 期)
|
.基督宗教看永生與祭祖 (第 125 期)
|
.基督宗教看死亡 (第 124 期)
|
.撿郵票的神父 (第 119 期)
|
.「萬民皆祭司」之我見 (第 111 期)
|
.話說傳道者的牧養工作 (第 101 期)
|
.掛上帝的名行殺戮之實 (第 97 期)
|
.不要讓我們的信仰顯出基督徒狹隘的胸襟 (第 85 期)
|
.信徒間的「錢」事 (第 82 期)
|
.我所知道的「活水泉」教會 (第 80 期)
|
.從大專神研班到教會查經班 (第 73 期)
|
.黑函…你相信這種信所說的嗎? (第 72 期)
|
.現象篇---是「特惠」或是「特會」? (第 71 期)
|
.沒有媒體傳播觀念的台灣長老教會 (第 70 期)
|
.我甚為懷念的長老——溫吉安 (第 63 期)
|
.在上帝的話語中敬拜 (第 63 期)
|
.牧師的講道都是「上帝的話」嗎? (第 61 期)
|
.上帝的「聖殿」遭污辱? (第 55 期)
|
.教會談改革或運動,先從研讀聖經著手 (第 54 期)
|
.論在教會中的服事 (第 52 期)
|
.用聖經上帝的話重建教會 (第 49 期)
|
.喜愛讀聖經的教會 (第 47 期)
|
.憑著感覺走,啥米攏呣驚? (第 41 期)
|
.我們的青少年在哪裡? (第 31 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