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54期 平信徒時代
字級調整:

特稿
教會談改革或運動,先從研讀聖經著手
關鍵字:
作者/盧俊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東門教會牧師)
  包括我自己在內,許多傳道者常說要改革教會,也有許多信徒一再說要改革教會的弊病。有的傳道者自認有「先知」的使命感,有的喜歡被稱為「先知」。有的信徒許下心願:一定要把教會變成一間符合聖經教訓的教會。有趣的是,自認有「先知」使命感,或是喜歡被稱為「先知」的傳道者,只知道拿一些先知的經文大作文章,或是述說哪位先知如何譴責當時社會的弊病,自己卻很少對聖經下功夫研究到底先知之所以為先知的背景,和其受呼召的意義。更妙的是,許下改革教會心願的信徒,對聖經的瞭解甚少,多的是他在公司行號學到的所謂「管理」經驗,認為教會也應該這樣、那樣,才符合時代的需要和所謂「進步」。

  翻開聖經,舊約先知的文獻不說,單說福音書中所提供給我們有關耶穌基督的言行舉止,就可看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他對聖經(舊約)相當熟悉。再者,他給予聖經帶來「新眼光」的信息。這兩點才是耶穌基督傳福音的主要動力。值得注意的是:他從來不談什麼改革,或是說要扮演哪位「先知」的角色,倒是許多改革隨著他走,人人看他像「先知」,甚至認定他就是「那位要到世上來的先知」(約六:14)。

  如果我們用心研究聖經,就會發現先知對當代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對聖經提出「新眼光」的信息。因為有新的信息,才會造成震撼,因為他們所講的,和過去人們對聖經的瞭解很不一樣;例如先知阿摩司,對自以為是上帝選民而享有特權的以色列人民,就說出這樣的新信息:「在全世界那麼多國家中,我選上了你們,你們還犯了那麼多的罪;正因為這緣故,我一定要懲罰。」(摩三:2)看,上帝揀選不是享有赦罪的特權,反而是加重懲罰的主因。先知耶利米,他就呼籲當時的人民要在「心靈上受割禮,把自己獻給我—你們的上主。」(耶四:4)看,這已經和過去以色列人民所認識,且視為跟生命息息相關的「肉體割禮」有了很大的差別,先知耶利米提出的是嶄新的信息。先知耶利米會提出「心靈上受割禮」,並沒有否認肉體的割禮的重要性。使徒保羅後來在宣教運動時也是這樣的態度,他沒有否定割禮,但是他強調得救的主要因素是在耶穌基督,如果沒有抓緊這個重點,只會在其他周圍的事上大作文章,最後還是沒有用。我們看到他為提摩太行割禮(徒十六:3),但是帶提多出去時就沒有這樣行(加二:3),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先知運動的另一項貢獻,就是對原本很講究獻祭表明信仰的以色列人民,提出了「新眼光」的信息;他們呼籲以色列人民不要老是在獻祭的禮儀上大作文章,上帝根本就不喜歡人的獻祭,祂喜歡的是人會遵行祂的旨意去行(彌六:6-8)。同樣的,耶穌基督對當時把獻祭當作買賣行為的聖殿,採取相當不苟同的態度,甚至用更激烈的手段將之翻桌倒櫃般的掃除。他要求大家把敬拜回到「祈禱」的範圍,他這樣的舉動引起宗教領袖的憤怒,但是卻贏得群眾的欽佩(可十一:15-18)。

  山上寶訓是大家所熟悉的經文;每一則都有耶穌基督給予的新信息(新眼光)。如果沒有新的信息,經學教師所講的必定遠超過耶穌基督所講的更有權威。就是因為耶穌基督所講的是新的信息,這些新的信息正好打開了人們心中苦悶的結,因此大家對他傳講的信息「都很驚奇,因為他的教導滿有權威,和一般經學教師不同。」(可一:22)會有這樣的結果,一定有他的先決條件:耶穌基督對聖經(當時的聖經是舊約)相當的熟念,且是下過功夫做過研究。以馬可福音第十一章為例來看,當耶穌基督潔淨聖殿後,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們一接一地來質問耶穌;第一波來挑戰他的是猶太人最高議會的代表——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他們質問耶穌基督的權威來自何處?有甚麼權柄可以做潔淨聖殿的事?緊接著設計問題準備來陷害他的,包括了政治派系的要角——希律黨派的人,和法利賽派的代表。別小看耶穌基督的回答很簡單:「把凱撒的東西給凱撒,把上帝的東西給上帝。」其實這句話已經說明了整個以色列民族亡國後產生的變化,和當代的社會弊病了。再接下去來找渣的是撒都該人詢問有關復活的問題,這就更清楚和舊約聖經的教訓有密切關係。最後連經學教師也親自上場單打獨鬥向耶穌基督提出問題,且提出的問題是經學教師最為拿手的法律問題。可是耶穌基督的回答看起來好像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其實,他已是將整本舊約聖經的精華給融會貫通了,難怪在那位經學教師之後,「沒有人敢再向耶穌問難」(可十一:34)。

  教會需要改革,大家都這麼說,就表示教會內部有問題,確實是需要改革。問題是要改革甚麼?它的聖經基礎在哪裡?如果我們確信我們長老教會就像約翰.加爾文所說的「教會是奠基在聖經的基礎上」這句話是對的,那麼,我們要改革教會,就必須提出改革的聖經依據。如果沒有聖經的依據,談改革是很脆弱的,因為無論我們講的多麼堂皇,頂多也是一些人在想的方法。

  長老教會是改革宗的教會,是延續宗教改革運動的精神出來的信仰團契。請注意,改革運動之所以會影響深遠,且綿綿不斷迄今,主要是在聖經的基礎。馬丁路德當時提出「因信稱義」的觀點,就是羅馬書的主要中心信息,對當時教會和神職人員認真販賣贖罪券行為造成很大的「創傷」。但是,因為有聖經的依據,這樣的運動才能持續下來。更重要的,他將改革運動推展到「回到聖經」,且親自翻譯聖經,讓聖經的閱讀率普及化到一般人民生活中。如果沒有這個閱讀聖經的基礎,改革運動在當時那樣講究宗教權威的環境中,不但改革運動會夭折,也不會有今天的改革宗教會的出現。

  我們若是相信聖經是上帝的話,那麼上帝自己就會說話。因此,只要認真閱讀聖經,就必定會有聖靈的力量充滿人的心。這樣的人才會得到聖靈的力量促進改革信仰團契的弊病。也只有這樣的力量才能真實改革我們的心。我們要改革的,不是建築物,也不是一些瑣碎的法令條文。我們要改革的是內心——自私、貪婪、驕傲,以及對權位的迷戀。

  今天的信徒很想改革教會,許多人知道教會有問題,但是卻苦無著手之力。原因很簡單,是因為對聖經的認知基礎太弱。為甚麼會這樣?我的看法是:傳道者不喜歡帶信徒讀聖經,或是信徒也不喜歡讀聖經。這兩個原因都存在,不需要互相推諉。信徒應該要求傳道者開查經班,幫助信徒研讀聖經、明白聖經的信息。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傳道者找到免除這項責任的藉口。當傳道者開查經班時,信徒就應該踴躍出席參加,至少教會的幹部應該排除困難出席參加。如果發現傳道者所講的,信徒聽不懂,就應該向傳道者反映,讓他知道怎樣改進。沒有任何一間神學院造就出來的傳道者是全能的,或是畢業後就對聖經都很瞭解的傳道者。每個傳道者都需要教會給予鼓勵、扶持、栽培,讓他更成長,他的成長,就是信徒的福氣。只有愚蠢的信徒才會認為傳道者對聖經都很懂,全部都知道。也只有在愚民信徒的傳道者,才會對信徒說:不用讀聖經啦,我講給你聽就好。若有這樣的傳道者,他簡直就是在褻瀆上帝的話!

  在教會要談改革,或是說做運動,都必須先回到聖經裡來。沒有聖經的基礎,運動會像曇花一現,很快就會枯萎了。沒有聖經的基礎,想改革,談何容易啊!
同作者相關文章:
真實信仰是需要經過深思的——從彭明敏教授重新受洗談起 (第 197 期)
看守神的產業:從《走過崎嶇路上》到《東基向前行》 (第 145 期)
我對基督教信仰的認識 (第 138 期)
話說彌迪理牧師 (第 136 期)
基督宗教看永生與祭祖 (第 125 期)
基督宗教看死亡 (第 124 期)
撿郵票的神父 (第 119 期)
「萬民皆祭司」之我見 (第 111 期)
話說傳道者的牧養工作 (第 101 期)
掛上帝的名行殺戮之實 (第 97 期)
不要讓我們的信仰顯出基督徒狹隘的胸襟 (第 85 期)
信徒間的「錢」事 (第 82 期)
我所知道的「活水泉」教會 (第 80 期)
從大專神研班到教會查經班 (第 73 期)
黑函…你相信這種信所說的嗎? (第 72 期)
現象篇---是「特惠」或是「特會」? (第 71 期)
沒有媒體傳播觀念的台灣長老教會 (第 70 期)
我甚為懷念的長老——溫吉安 (第 63 期)
在上帝的話語中敬拜 (第 63 期)
牧師的講道都是「上帝的話」嗎? (第 61 期)
上帝的「聖殿」遭污辱? (第 55 期)
教會談改革或運動,先從研讀聖經著手 (第 54 期)
論在教會中的服事 (第 52 期)
用聖經上帝的話重建教會 (第 49 期)
喜愛讀聖經的教會 (第 47 期)
憑著感覺走,啥米攏呣驚? (第 41 期)
我們的青少年在哪裡?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4 期 平信徒時代 (62-6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4期  1999年  10月 平信徒時代 54
本期主題:平信徒時代
發行日期:1999/10/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舊曲新詞——「愛相隨」
編者的話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談平信徒的神學教育
由拿撒勒人耶穌的平信徒運動看今日教會平信徒參與的瓶頸與困境
平信徒時代的事奉模式
平信徒事奉的模式
平信徒事奉的模式
台灣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
高雄市發行公益彩券──一個回歸憲法保障弱勢權益的指標性決策
當建立一個人道化的社會福利制度
美麗的彩衣——百步蛇的神話啟示
浪漫中的宗教情懷——音樂家李斯特的故事
仁美教會的社區宣教
信徒(laity)
意外的第三者
追尋幸福的蹤影
基督徒的行為比別人好嗎?
與耶穌一同靜默禱告
信仰與家庭生活
教會談改革或運動,先從研讀聖經著手
超級比一比
我對偏遠醫療傳道的體驗
1999南州教會夏季學校記
我的「南下巡回演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