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南官田鄉烏山頭有一個美麗的湖泊──珊瑚潭,不分秋冬或春夏,湖泊中清澈的水都默默地流動著、流動著,這個人工湖泊已經流過了六十九個年頭,到今天,它依然靜靜地流著。
當年人們所看見的,只是一個森林密佈的山頭,誰會想到此地鎚聲高響,小火車頭川流不息地載運土石,「移山倒海」的工程日夜進行著;更沒有人看到這山頭會出現水流潺潺的湖泊。但是,一位受日本政府差派來台灣,從事開發工程的技師──八田與一,他的眼中出現了美麗、充滿生命的湖泊,他不顧別人的反對、譏笑,和質疑,決意說服當時的日本總督府支持這項灌溉工程。
這個結合濁水溪和曾文溪的水利工程計畫,歷經了十年艱辛的努力,克服了許多天然的障礙,突破預算經費的限制,以及一百三十四人犧牲寶貴的生命,終於,在南台灣舖滿網狀的灌溉水道,總長一萬公里、排水道六千公里(可繞行台灣十三圈,地球半周),更在烏山頭完成了一個美麗的人工湖泊,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水壩──烏山頭水庫。
西元1930年,這個水利工程完工,它不但解決了台灣西部雲林、嘉義、台南自清朝以來,深受乾旱、洪水,以及鹽害三大問題,更使得這個不毛之地,因為有了灌溉水利的滋潤,搖身一變,成為台灣最大的米倉。如此一來,也改善了當地農民困苦的生活,讓無數的台灣民眾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
日子因為有清澈的水而帶來改變,而且是更豐盛、更美好的改變。這個改變是由一位日據時代的年輕日本人八田與一所帶來的,因為他的夢想、堅持,和他想讓人生活得更好的心意而產生了。
或許有人會以為,一個握有權力的人,他想建設什麼或想做什麼,都不會遭遇困難;古代的埃及金字塔都建造得起來,何況一個日本殖民者在台灣,一聲令下,有什麼做不起來的事呢?
但是,八田與一不一樣。八田與一沒有殖民者的高傲,也沒有統治者的威權,更沒有掌權者的專制。在他生活處事中,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他處處以「人」為思考的出發點,例如:他計畫水利工程就是為了改善農民缺水的問題;他做工程還體貼地為員工爭取興建眷屬宿舍、醫院、小學,以及各項休閒娛樂;在興建殉職碑時,他堅持以死亡的日期先後為排序的依據,而不是將日本人放在台灣人之前等等。可見他不是個只看重工程進度的人,他更是一個尊重人的工程師。
八田與一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他的自信和全心投入,使他完成了一個使廣大人民受惠的工程。要不是膽大、心細、又負責任的人,誰能將一個為期十年、毫無前例的施工方法(半水成式工法築堰堤)、面積又廣大(灌溉面積達十五萬甲)的水利工程完工呢?八田與一,一位日本的技師,他親自設計並且執行了整個嘉南大圳的灌溉工程。完工之後,他依然還是一位日本的技師,並沒有因為水利工程的偉大成就,而享有高薪或特殊的待遇。
在那個傳染病猖獗、衛生環境差、又沒有乾淨飲用水的年代,八田與一將他在東京帝國大學所學的土木工程,實現在台灣這塊原本被清朝視為蠻夷之地的島上。直到今天,他善用天然資然、巧妙設計,及用心所完成的水利工程,仍然屹立不搖地矗立在台灣的土地上。源源不絕的溪水,流過在他所設計的每一條水道上,繼續不斷地灌溉著嘉南平原。難怪台灣南部的農民,每年在八田與一的祭日,都懷著感恩的心,思念著他,這位為台灣農民帶來灌溉之水的日本技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