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神學院的校園靜靜地、謙卑地隱於古都台南熱鬧的街市裡,是高樓與高架橋之間一片使人心曠神怡的綠地。校園被新開闢的「新樓街」隔成兩半。北校園以老樹濃蔭與古老的校舍、圖書館,激發思古幽情。過了新樓街,南校園以充滿古風的校門,高大的大王椰,領人進入教學區。
※巴克禮樓與銅像
走進有哥德式尖拱門窗的「巴克禮樓」,是一間間大小不一的教室,在上課的日子裡,會傳出神學論辯之聲,也會聽見歡唱與笑聲,更有專注的靜默時刻。在樓梯旁有一間簡單樸素的祈禱室,清晨與中午,有小團體在那裡,通過祈禱來彼此扶持。
在1876年創校的台南神學院,原本的平房校舍在創校二十年後就不敷使用了。1903年,當時的校長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 1849-1935)回到他的故鄉蘇格蘭募款,來建設兩層樓的堅固校舍,成為神學生們生活、禮拜與學習的地方。巴克禮牧師在台灣工作近六十年,也埋骨於他奉獻一生之地。他的銅像,如今立在他所創辦的台灣第一個報社與出版社「聚珍堂」的舊址上,在圖書館旁邊。南神的學生親暱地稱他為「巴爺爺」,時常紀念著他一生信守與上帝之約的堅持、恆切堅忍的禱告、以及他卓越的見識與才幹。
巴克禮牧師的故居,就在南神的北校園內,那裡曾是歷代院長的住處與辦公室,也曾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資料館。1991年被拆毀,現在只剩前廊的梯階,供人憑悼。在幾次的受難節的禮拜中,這裡都被當成「各各他山」,是個讓人可以靜思的地方。
※禮拜堂
經過軍國主義壓迫、南神閉校、以及戰火的蹂躪,南神1948年才得以在荒草沒徑的殘破故園裡,得以復生。重建南神的重要領袖是黃彰輝牧師(Shoki Coe 1914-1988)。在他的領導下,1957年不但重修、加蓋校舍,還可以建造一個可容三百人禮拜的禮拜堂。
南神的禮拜堂由當時的副院長安慕理牧師(Boris Andersen)設計,他參考他與黃彰輝的母校劍橋西敏學院的小教堂的形式,又考量台灣當地的氣候因素,選擇台灣當地的建材,為神學院蓋了一個仿羅馬式的禮拜堂。有精巧的窗玫瑰,拱窗、列柱。安慕禮牧師娘,教希臘文的傅明珠老師(Margaret Clare Porteous 1923-2008)的父親也熱心地參與了設計,他將禮拜堂與教室之間的花園設計成有十字走道與水池的修道院內院的形式,為這個空間增添了神聖與靜謐感。他又奉獻了三個彩窗,來裝飾聖堂。
在這個禮拜堂裡,每天清晨,陽光由高高的窗戶灑下,管風琴悠揚的樂聲,伴著讚美的歌聲,在那裡,人們彼此問候,享受屬天靈糧。夜裡點上蠟燭,進行安靜的默禱與短詩的歌唱,又是另一番風味。
活躍的學生會,也會在教堂裡召開學生總會,激盪著新的想法。學生們的創造力,讓校園的風景充滿變化與生趣。每年的待降節期與受難週,不同的裝置藝術讓人感受到教會的節期,激發信仰的探索。
這校園也是充滿鳥唱的地方:白頭翁、樹鵲、啄木鳥、燕八哥發出熱鬧的聲音,珠頸斑鳩咕嚕咕嚕地啼著,鳳頭蒼鷹和黑冠麻鷺各據枝頭與草地,羞怯的綠鏽眼與黑枕藍鶲在枝椏間歌唱。這是一處充滿生命的地方。歡迎你來走一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