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00期 體檢《新使者》──100期的過去與未來
字級調整:
解惑之窗
變性可不可?(二)──精神醫學角度看變性
關鍵字:
受訪者/陳冠宇
(精神科醫師)
撰稿/顏靖蓉
()
日前,某中學男老師告知校方他正在接受變性手術醫療性評估,並決定兩年後進行變性手術,遭該校以留職停薪方式處理。此則消息引起社會大眾對「變性人」的關注。本刊特別採訪精神科陳冠宇醫師,以陳醫師曾經評估過兩名變性人的經驗來談「變性人」議題。
※ 認識變性人
何謂「變性人」?陳醫師指出,變性人最主要的狀況在於其不認同自己的身體,覺得自己的身體不是對的。事實上,舉凡身體上與性別特徵有關的地方,他們皆覺得有錯誤。一個生理特徵百分之百男性的人,卻在心理上覺得他應該是個女人;反之亦然。這種狀況和同性戀者不同,同性戀者並不覺得自己的性別有問題,他們的問題在於喜歡與自己性別相同的人。
以變性人的心理狀態而言,他們並不覺得想要變性是一個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他們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對了。所以,大部分到醫院求診精神科醫師的個案,基本上並沒有任何想要接受治療的動機,例如要求醫師協助他,讓他打消想要變性的念頭,或是幫助他學習接納自己的身體等。事實上,絕大多數求助精神科醫師的個案,皆是為了取得醫師醫療評估診斷書,以便順利進行變性手術。在陳醫師所接觸的兩名想由女性轉變為男性的個案中,他們覺得自己能夠像男性一樣愛護、保護女生,並且覺得擁有女友是一件合宜的事情,而女友也對待他們如同男性一般,並不覺得他們是女性。
變性人大多屬於早發性狀況,亦即在個案年幼時便對自己的性別產生不認同感。陳醫師表示,小孩子的性別意識由四、五歲開始形成,而他所接觸的兩名個案自四、五歲起,便覺得自己比較像男生,不喜歡女孩子的打扮,反而穿著如同男孩一般。這種認同另一性別的狀況,是否來自於後天家庭管教及教養的影響,陳醫師表示,很少聽說早年認同自己原有性別,然成長後覺得性別上有問題的。在學理報告上亦很少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進行醫療性評估,以進行變性手術需要一段為時不短的時間。在這段期間內,醫師會定期與想要進行變性手術的病人會談,以確定他們的心理狀態是處於健康的狀態。此外,醫師會與個案的親人及伴侶懇談,除了了解個案的狀況外,也向他們解釋變性後可能要面臨的經濟壓力及種種適應的問題。進行評估約莫一至兩年後,若個案無其他心理問題,醫師會開立診斷書,讓個案開始嘗試荷爾蒙診斷治療,允許個案施打另一性別的荷爾蒙,以新的性別身分來與週遭的人事物互動,同時檢視個案能否適應性別轉變。倘若個案適應良好,醫師才會開立手術診斷書讓其進行變性手術。
※ 精神醫學如何看變性
精神醫學角度如何看變性?陳醫師認為,變性人是一群尋常人不太能夠了解的人。根據其親身接觸變性人的經驗,他表示變性人其實是很正常的,他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上並沒有任何問題。除了性別認同與人不同外,他們和正常人並沒有什麼差別。對變性人而言,想要改變性別僅是為了追求生活上更舒適的狀態,既然他們覺得現在擁有的身體是有問題的,便會希望改變現狀讓自己過得更舒服。所以,從精神醫學角度來看,倘若變性人並沒有其他精神方面的問題,也未造成週遭人的困擾,精神醫學的立場傾向於不強迫病人做任何改變,若他們真的渴求身體上的轉變,就支持他們想要獲得身心舒適狀態的渴望。
精神科醫師的工作核心在於確認變性人是在一個冷靜且理性的狀況下做出變性的決定,確定求診病人並非其他心理疾病導致想要轉換性別的狀況。若所評估的變性人兼有其他方面的精神問題,醫師會先治療他們心理或精神上的疾病,使其改善後,才來處理他們想變性的需求。不過陳醫師所見到的個案,基本上皆無其他心理異狀。基本上,他們是一群講理的人,更是一群正常人。
※ 從信仰看變性
陳醫師認為,變性人其實是一個十分神秘的狀況。至少在現今醫學定義下,他們並非罪犯,也無道德缺失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幫他們冠上特別的名稱,或覺得他們有道德上的缺陷。陳醫師依據其對聖經的了解指出,聖經強調的重點是不要有淫亂的行為,對於變性一事並沒有清楚的教導。他認為,淫亂才是個問題,而非變性。從上帝造人的角度來看,陳醫師絕對贊成人接納上帝所創造的身體,並尊重上帝所賜予的產業。但當人類有限智慧無法明白為何有人會有如此特殊的變化時,我們便無法任意評斷變性人變性的舉動,對於他們想要變性的要求,只能採取尊重其意願的態度。不過,陳醫師也慎重表示,他個人並不鼓勵任何人進行這樣的手術,但也不會去干涉或評斷變性為不對及不正確的行為。
※ 如何與變性人相處
陳醫師說,變性人和普通人並沒有太大差別,我們只須把他們當成正常人來對待即可,並依照他們的意願,若他們希望我們以女子來看待他們,就以女子的方式來與她們相處,反之亦然。或許我們會有些許好奇心,但是變性人也是人,他們也和普通人一樣認真地過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應該像對待普通人一般尊重他們。最重要的是,我們為人處世應要保持謙卑的態度,尤其對於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千萬別妄下定論,評斷他人所作所為的是非對錯。
同作者相關文章:
.
芬蘭 極光 旅人 (第 166 期)
.
嚴謹幽默的主角 (第 161 期)
.
家:成長之路 (第 158 期)
.
台灣社會的鹽與光 (第 148 期)
.
青春生命無憾的追求 (第 133 期)
.
被輕忽的生命尊嚴 --從台灣社會反廢死刑談起 (第 119 期)
.
貧窮與疾病 (第 117 期)
.
變性可不可?(二)──精神醫學角度看變性 (第 100 期)
.
變性可不可?(一)──當牧師面對棘手問題 (第 100 期)
.
基督徒可以「恨」嗎? (第 99 期)
.
家庭成長與個人成長 (第 96 期)
.
Are you ready?——談婚前的準備 (第 94 期)
.
幸福,天國在心中 (第 89 期)
.
抉擇與審判--一個心理治療師對教會倫理教育的省思 (第 88 期)
.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 (第 76 期)
.
從「我祖我父的信仰」到「我的信仰」--記神研班 (第 73 期)
.
SPA與芳香療法 (第 72 期)
.
基督徒醫師只需要做好醫療工作嗎? (第 66 期)
.
性、感情與婚姻——給青少年的幾個提醒 (第 64 期)
.
生物醫學科技進展的省思——談複製人與人的行為責任 (第 62 期)
.
只是習慣不去而已 (第 57 期)
.
有限的藝術‧無限的上帝—訪牧師藝術家馮君藍 (第 106 期)
.
變性可不可?(一)──當牧師面對棘手問題 (第 100 期)
.
變性可不可?(二)──精神醫學角度看變性 (第 10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0 期 體檢《新使者》──100期的過去與未來
(64-66頁)
100
本期主題:體檢《新使者》──100期的過去與未來
發行日期:2007/6/10
推文: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
Email:
Email
*
收件人Eamil:
Email有錯
未填
分享的話:
和你分享閱讀的感動...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文章狀態:
草稿
完成
分享註記:
只供自己閱讀
供所有人閱讀
審查通知:
評論內容:
存檔
新時代‧新青年‧新使者
參與,才能帶來改變!
目錄s/
從《使者》到《新使者》
《使者》的過去.《新使者》的未來
打斷手骨顛倒勇——專訪張德麟談《新使者》
反映時代精神的「新」使者——100期主題回顧與省思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淺談《新使者》神學
編‧讀交心談未來
新時代‧新青年‧新使者——《新使者》100期座談會
初代青年團契指導者——台灣地質學之父林朝棨
上帝身邊最美麗的彩虹──基督徒藝術家廖繼春
你要結婚嗎?你要拍照嗎?──淺談台灣婚紗現象
滾滾濁世中清醒之心——站在今日台灣讀潘霍華
從走入社區小學開始—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社區宣教
變性可不可?(一)──當牧師面對棘手問題
變性可不可?(二)──精神醫學角度看變性
談古倫神父的內在靈修之路
原住民與小耳朵
長青團契‧成長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條款
︱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