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31期 安居樂活
字級調整:

特輯
主題探討/幾家歡樂幾家愁-探訪所見的老人家
關鍵字:
◎ 作者 /潘黎如 (本刊編輯委員)
我隨夫牧養教會將近三十五年,加上讀神學院那四年在不同的教會實習,探訪過無數的家庭,有很多家庭讓我很感動、很受激勵,但也有不少家庭讓人看了不勝唏噓。
 
 
獨居的不便與孤單開始牧會的頭幾年,是在比較偏鄉的教會,有些家庭的第二代是留在本鄉繼承父業,或務農或其他專業,三代同堂,我覺得那是最幸福的;但也有年輕夫妻出外就業,留下年長的父母照顧稚幼的子女,雖有隔代教養的問題,但這不是本篇所要討論的範圍。若就居住面來說,原鄉是年長者熟悉自在的環境,而且要帶孫子,身負重任,兒女也會三不五時回來看老小,生活是有意義、有盼望的。至於年老體衰無法帶孫子的長輩,或夫妻相陪伴,或獨居,生活上總有不便與孤單之處,就要靠親近的鄰舍鄉親和教會的弟兄姊妹來照應。我曾經為獨居的長者修剪不知多久未剪的腳趾甲,因為穿鞋的關係,腳趾甲已經順著鞋子的弧度,彎著長到快要包至趾腹,又厚又乾又硬,當時我年輕,從來沒有去給人修過指甲,不懂得要先把腳泡水,讓腳趾甲柔軟才比較好剪,那時真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
 
教會肢體互相支援
 
後來在大都市周邊的教會牧會,生活機能不錯,也不會太複雜喧囂,居民們會利用空間種花蒔草甚至種菜,經濟能力還可以的,還會有美美的前庭後院。而且,也不是每個子女都遠赴外地謀生,總有一兩個留在父母身邊,也有親人住在附近。過年過節,兒孫返鄉,滿堂歡樂。那些年,還不太時興把年長者送去安養中心,都是自己照顧,長者享天倫、晚輩盡孝道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教會弟兄姊妹就近支援的也很多,我們婦女團契姊妹也曾排班輪流去有需要的家庭幫忙洗澡、翻身、換藥或是緊急送醫,全職的家庭主婦也都是上班族婦女或是單親媽媽臨時托兒、托老或協助辦事情的好幫手。但也有些家庭開始請外傭在家幫忙看護幼兒或長者,衍生出教會牧養外傭的需要,以及如何「以對待隨婆婆返鄉的路得的心」來對待外傭的思考,也有了幼兒和長者被外傭不當對待的焦慮,也會擔心外傭的不良習慣影響孩子,曾經有位媽媽為了孩子的教養,辭去雇用了一段時間的外傭,不辭辛苦自己來,因為看見孩子使喚外傭的驕縱態度,擔心孩子人格扭曲。
 
兒女輪流照顧
 
接著,我們去到大都會牧會,那是一個傳統、保守的老教會,除了不少的外地人,離鄉背井來到大都市打拼,其他在地信徒多是有長者同住的家庭,有三代甚至四代同堂彼此照應的。有一位女性長輩,躺床將近十年,都是兒女自己輪流照顧,在我們離開前不久才蒙主恩召。那些年也逐漸開始有了跑安養中心探望長者的行程,也有了照應獨居老人,為他們送餐與不定時幫忙整理家務的服事,因為他們還不太能接受被送去安養中心或請個陌生的外傭在家裡同住。有一位長者逐漸失智,會誣賴去幫忙整理家務的姊妹偷東西,我們學會不要單獨去,要兩個兩個結伴去,而且,在把垃圾帶走之前,要給長者看一下,確認帶走的是垃圾,免得她只看見我們帶走東西而疑心,這位長者後來還是被親人送去安養中心照顧。
 
教會定期探訪
 
然後,就是我們現在的台南東門巴克禮教會,也是都市,我們沿襲往例,每年兩次,在復活節前與感恩節前,探望不便外出參加禮拜的居家受照護長者,以及被安置在安養中心的長輩們,我們剛來那年,約有八、九十位,現在比較少了,除了這兩次以外,其他的時間,若臨時有狀況進出醫院,我們也會去探望,其中有一些並不年長,是因病或車禍而躺床不起的,看著家人的焦慮不捨,讓人好心酸。
 
居家照護的,若請外傭幫忙,需要花很多心思教導和彼此適應,也有不適用,一換再換的,但也有彼此融合得很好,感情深厚像家人的,讓子女非常放心與感激。我們每次探望有外傭幫忙的家庭時,也都會表示對他們的感謝與祝福。若是自己人照顧的,有子女、兄弟姊妹甚至是孫兒輩在照顧的,我們除了探視被照顧者之外,對照顧者也會表達鼓勵與同理心,特別是照顧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長輩,更是辛苦,失智者會亂告狀,也會亂誣賴,有出錢的親人更需要體諒第一線照護者的苦與難,要明察而
後斷。當然,相反來說,可能也有照護者是比較沒有用心的,那麼,那些因為工作或家庭的關係,只能出錢表示心意,無法親自照顧的兒女們,也只能儘量撥時間回去探望。現在,很多家庭都有高齡未婚或失婚回來住的兒女,這些讓父母擔憂的孩子,到父母體弱的晚年時,成了父母最佳的陪伴者和照顧者。
 
申請居家服務
 
在居住環境方面,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可以請人打掃整理,可以在自家裝設電梯;若是家裡不夠寬敞的,也可以就現有的狀況,花個幾十萬在樓梯裝設爬升梯,讓長者不用因為無法上下樓梯而只能困在樓上,可以出去散心,出外就醫也方便。經濟狀況比較不好的家庭,因為空間疏於整理,長者行動不便,生活品質變得不佳,日漸累積的雜亂髒臭似乎是一種必然。有些老母親先病倒或先走的家庭,衛生情形更是每況愈下,也會逐漸與親友鄰里疏離,他們也不懂得運用社會資源,不知道可以向政府申請居家服務來幫忙整理,我們可以給予的幫助包括心靈上與經濟上的關懷、生活實務的協助,以及社會資源的提供和爭取。
 
安養中心成為選項
 
另外,近年來,安養中心林立,素質參差不齊,年輕一輩因為要拼工作、拼生活,加上追求自我的思維漸長,奉養長輩終老的傳統觀念逐漸改變,安養中心成了愈來愈普遍的選項,但也因為經濟力落差極大的關係,有的安養中心很高級、很優質,而有的安養中心即便素質不夠好,也仍然存在。同時,長輩們的觀念也有逐漸在改變,會珍惜老伴、老友、老本,會想要實現年輕時的夢想,活出第二春,會注意健康,把自己過好,會事先交代要放棄做侵入性治療,不要空留一口氣卻沒有生命品質,折磨自己還成為兒女的負擔等等。
 
安養中心也有法規上的要求,長照法也在起步,長輩、晚輩、社會大環境都在為高齡化社會做準備,大家都在努力,讓我們盡力做自己能做的部分,其他的交給上帝,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si kau si tng, bo bi chiah chu han-chi-thng,到時候再看著辦,沒有米就煮番薯湯吧。
同作者相關文章: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70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68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67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66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65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64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63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62 期)
肢體交通/婦女事工百週年・再創新亮點 (第 462 期)
關懷編/妙事一籮筐 (第 461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60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59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57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55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54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53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52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50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49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48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47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46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45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44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42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41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40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39 期)
主題探討/展現上帝的愛 (第 438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38 期)
關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37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36 期)
主題探討/讓母語生活化 (第 435 期)
關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35 期)
關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34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33 期)
關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32 期)
主題探討/幾家歡樂幾家愁-探訪所見的老人家 (第 431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31 期)
關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30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29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28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26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24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23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22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21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20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19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18 期)
主題探討/分享福音成就他人 (第 417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17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16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14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13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12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11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09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08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05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04 期)
主題探討:忙碌家庭的好幫手 (第 402 期)
主題探討:性的問答題 (第 401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401 期)
主題探討:靠主支持 拒絕啃老 (第 399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398 期)
婦女事工的視野與策略 (第 397 期)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第 396 期)
主題探討:聖靈充滿在生活中 (第 393 期)
開懷篇:老頑童與二寶 (第 393 期)
開懷篇:三個寶貝蛋 (第 392 期)
開懷篇:搏君一笑 (第 389 期)
她的故事:吳富雅牧師訪談筆記 (第 385 期)
主題探討:提供母親友善的環境 (第 381 期)
主題探討:選擇健康食材──吃飯救地球 (第 379 期)
肢體交通:普世事工分享──宣教21 (第 378 期)
主題探討:母親節最好的禮物 (第 375 期)
肢體交通:對總會「婦女年」呈現的回應 (第 369 期)
我的關機故事:沒有電視的家庭 (第 367 期)
主題探討:回顧父母,反觀己身 (第 362 期)
生活見證分享:讓聚會變成遊戲,讓遊戲變成聚會 PART Ⅱ (第 359 期)
生活見證分享:女宣團體遊戲 (第 358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31 期 安居樂活 (5-16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31期  2017年  9月 安居樂活 431
本期主題:安居樂活
發行日期:1900/1/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安居樂活
幹事的話/居屋舒適‧重展歡顏
主題探討/從柯比意的「小屋」看長者居住空間的要件
主題探討/安居樂活-老年的居住空間
主題探討/幾家歡樂幾家愁-探訪所見的老人家
主題探討/你有枕頭的地方嗎?
主題探討/以房養老可以不只是養老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婦女新眼光/路加福音(三)
原來是女聲/耶穌的愛
幸福家庭徵文/苦盡甘來的愛
幸福家庭徵文/2017年「幸福在我家」徵文評審觀察
中區會長短波/上帝的愛超越一切
肢體交通/宗教改革500週年學習之旅
肢體交通/從聖經看婦女身分與發展-記第二屆華人婦女神學工作坊
肢體交通/我只想跟你談生命(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