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62期 魔鬼或上帝?——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憶先父蘇天明牧師
關鍵字:
作者/蘇希三 (現為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
父子關係
  記得從小表現不佳,離家到台南長中學唸書後,不斷地讓家人失望;常常想像在自己進步不足的時候,若是父母親遭遇不測,我給他們的印象就會永遠停留在成績不及格上。每次在星期日下午回學寮時,總是頻頻回頭,一再觀看正在主持下午禮拜的先父,很怕沒有機會扭轉印象,讓他放心。以前沒有表現任何讓父親放心的事,先父回天家時,也沒有趕在感恩禮拜時寫出一篇紀念的文章,心中一直覺得遺憾。幾個月來,一面不斷地搜尋記憶倉庫,一面很惶恐地檢討是不是自己活得太迷糊,太少注意自己過往的生涯。回憶中,才知在我這隻黑羊身上,其實也有不少和父親的互動,值得讓我回味一輩子。

  小時對先父的印象一直不是很深刻。他天天忙著教會的事,我則尋找自己的天空,夢想一步登天,腦子裡裝的總是不務實際、沒有人想理會的事。與先父之間,似乎是河水不犯井水。他從來沒有責備過我,我也沒有作出任何讓他注意到我的表現。或許有,只是他並沒有大聲喧嚷那些我令他傷腦筋的事。有幾次我犯了嚴重的錯誤,他帶我到禮拜堂頂樓的禱告室或是禮拜堂裡,跪下來禱告。

  我高中聯考放榜時,他正好在台北參加連續數天的會議,卻寄信回來問我考試的結果。大專聯考時,他一方面告訴我沒考上就回鄉下耕田,一方面卻暗中安排讓我去考藝專。看似稀鬆平常的事,卻可能對我有重大的影響,雖然不見得這種安排是我所期待的。先父往往在我需要時付出他的關心,而那時的我卻不見得可以領會出來。

  記得先父在舊城教會牧會時,曾經很認真地回應我的一個問題,他告訴我他在講道時,眼睛注視的是正對著講台的掛鐘。遷移到新興教會後不久,他又告訴我,一個離任的牧師不可回頭去影響有人繼任的教區;而新任的牧師必須先觀察教會兩年,不可急著提出太大的改變。他還教我小喇叭的指法,而這些都是我小學三年級前後發生的事。先父很嚴肅地看待與小孩的對話與學習。

熱衷文字事工
  先父一直很重視文字工作。他在百忙中做文字事工牽涉很廣,從年輕時繪製、編印樂譜、歌集,推廣教會週報,到翻譯聖詩,寫聖詩,辦雜誌,寫書,出版,經營家庭之友、教會公報社及家庭雜誌社。他一直在收集報章雜誌,據母親說,也是為了辦雜誌與報紙而準備的。今年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他還保有就任彰化教會時,從報到一直到離職的每週週報,那是三○年代的手寫鋼板印刷品。

  小學時,我曾經在與同學比較家庭背景時,提過家裡也賣一些東西,包括聖經、聖詩、書刊、基督徒用品。記得在舊城及新興教會時,不僅星期日會有人來買書,週間也會有人專程到禮拜堂買書。我也曾幫他在中會到新興教會開會時擺設書攤,為忙碌的牧者提供服務。這讓我接觸到零售的第一線滋味,雖然是很單純的作業,現在回想起來卻覺得是很好的啟蒙。

  在整理他的遺物時,一再地體會到他的確是位才華型的傳道人。從他年輕時照相的神態,參加的活動,他的平凡、少量卻廣泛的收藏品,書法,繪圖,記憶中他的彈琴與歌唱,以及傳聞的領導開會技巧。他擅長的文字工作不在中文的潤筆,而在構想、委託與造就。這就跟他的講話一樣,樸實無華,需要反覆咀嚼,長時間消化才能欣賞。他發表的中文作品大部分是陳勝政牧師在很年輕的時候幫他完成的。我覺得他的最重要長處在於隱藏自己的才華,信任別人,讓別人有機會發揮。在二哥小學時,先父安排寫作的函授課程讓二哥自習。我雖然沒有認真去閱讀他的課程,至少跟著學到「寫作不全憑天分」的觀念。

四處遊走,具國際視野
  郭永仁教師在新興教會服事時,曾經私下告訴我兩個令他佩服的人所具有的一個共同特性——「跟他們在一起時,我會覺得自己厲害,離開後越來越覺得他們高明」——一位是我的二舅許有才牧師,另一位是先父。相信是這些「讓別人成長、發光」的特質,幫助他牧會的教會穩健地茁壯,會友們努力成長,讓他能分身參與跨堂會事務,甚至從國際經驗中拓展教會的視野。後來聽說新興教會的長執會也自然獨具慧眼,樂意讓他到處遊走,參與各種層次的事工,只因相信他會帶回許多有益的刺激來引導教會的成長。我也一直以這個新興教會的特質為榮。相信曾經在新興教會活躍的人,多少會帶著類似的前瞻性眼光與胸襟。

  談到旅遊,聽母親說,先父剛剛進入傳道生涯時,從彰化搭汽車到台中就會暈車,下車後要在路邊嘔吐、休息一陣子,才能繼續上路。誰會料到這樣的年輕人後來竟變成代表教會到處旅行的人。我不知道他是怎樣改變體質的,但他後來的確很喜歡旅行。又他的旅行好像是在進修,也好像是蜜蜂在傳遞重要的東西,而不像在遊樂。他去美國看我時,一定要我帶他去參加美國人教會的聚會,拜會我的牧師,即使聽不懂,也感受得到與上帝的溝通。母親也會跟著他將旅遊記錄下來。

  印象中,他並不熱衷旅遊採購。記得他在五○年代從香港帶回一台手提打字機,對家裡的每個小孩產生重大的影響。我們因此都不怕打字,後來更輕鬆遊走在電腦鍵盤中;這不但提升個人的工作價值,更能充分應用鍵盤科技到教會事工上。在那個年代,打字與駕駛汽車雖都是專業,卻都是許多知識分子不屑一顧的專業。先父曾努力學習駕駛汽車,雖然一直沒有拿到執照,卻無意中促使弟弟很早就自習拿到執照,增加不少特殊事奉的可能性。

為天國理財,勇往直前
  先父進入神學院之前,曾經在家參與耕種。據說,他曾挑著菜到市場叫賣。一天下來,卻是將整擔挑回家,因為一句話都叫不出來。甚至在牧會後,也曾為了募款,專程拜訪別的教會,結果空手而返。這樣木訥、不擅社交、不會做生意的人居然會被重用,從事宣揚及經營的工作。最令我驚訝的是,他竟敢去籌款建築舊城教會禮拜堂;推動沒有經費,許多人不敢碰的「倍加運動」,以及後來進行教會公報轉型的工作。雖然先父在個人理財上平淡無奇,上帝卻用他為天國理財。他訓練子女們從小就記流水帳。雖然後來我們沒有人從事財經工作,卻也造就我們在適當時機參與教會的財務管理事工。

盡心傳道,學會傾聽
  在家時,他整天思索、創作教會用的短詩,以及談不完的教會事工設計,也錄下十二卷錄音帶回憶錄。從他身上,我學到不少後來用得著的功課。例如,在新興教會改建以前(使用冷氣機之前),他就堅持在大禮拜中穿公服。那時,他的公服是兩件式的:一件內襯加上一件外披袍。每逢主日,兩次穿那一整套衣服走過明星街,主持兩場禮拜,於是晚上就會看到他的公服上沾了一層白色的鹽。其實,沒有多少牧師跟著他這樣穿,而他不顧個人的舒適,目的就是要參會者忘卻講台上的人,只專注於所傳遞的訊息。

  在舊城教會時,曾有一位慕道友在星期一早晨來到教會,站在圍牆內,禮拜堂與主日學教室之間的露天走道上,撕聖經,大聲喊叫、咒罵基督教信仰,並責備牧師的教導。當時,先父就站在他的面前,靜靜地、徹底地全盤接收他的發飆。一週後,又看到這位先生平靜地來參加聚會。上大學後,才知道那是先父「傾聽」的功夫了得。聽母親說,先父就是用這種方法,面對剛剛封牧後接二連三的「犯著鬼」事件。他很認真地聽每句「瘋語」,拿回家對照聖經,再從聖經中找應對的靈感,再回去與鬼對話。後來他曾對我解釋說,對於一位剛從彰化醫院接觸最新精神醫學的年輕傳道人,這「回到聖經」是奇妙的方法。據說,他的「傾聽」、「接納」技巧在小會、中會及總會議場內外一再地運用,並化解許多的難題。
同作者相關文章:
憶先父蘇天明牧師 (第 6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62 期 魔鬼或上帝?——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23-2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62期  2001年  2月 魔鬼或上帝?——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62
本期主題:魔鬼或上帝?——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發行日期:200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尋找一個信仰的方向
編者的話
生物科技的「既興奮又害怕」
基因工程與複製科技之省思
從醫學倫理看複製人
生物醫學科技進展的省思——談複製人與人的行為責任
是應許?或是問題?——生物複製科技的神學省思
憶先父蘇天明牧師
蘇天明牧師牧會軼事
掌中資訊乾坤——PDA
PDA——只是「方便」而已嗎?
馬偕與聖樂
信心與勇氣相隨的宣教——新竹湖口浸信會社區事工
長老教會第一間攀岩教會——關渡教會
宗教歌舞與新興宗教運動
理想條件的清單
愛就是要勇敢一點
把聖經當小說讀?
費姨s/
讓我們隨聖靈而行吧!
因信,有愛,盼未來——「台灣聯合神學院」的迴響
聯合神學院——聊聊說說罷了?
神學院是否為塑造靈性的地方?
e世代的人啊!你在哪裡?
小弟的成長
要愛你的仇人
一個人不孤單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