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女宣雜誌 > 第450期 一個人的幸福
字級調整:

特輯
肢體交通/伊甸基金會簡介
台南區服務案例
關鍵字:
◎ 作者 /張盟宜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南區區長)
為身心障礙者打造伊甸樂園
 
1982年12月1日,上帝重用了祂的女兒—一位身心障礙的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讓她有信心與勇氣,回應上帝的呼召,用一顆愛上帝及身心障礙朋友的心,捐出了她多年的稿費與獎金,和6位基督徒董事,成立一個為身心障礙朋友權益倡議的「台北市伊甸殘障福利基金會」。原本只有二個半職人力的基金會,隨著服務的增加及時代的演進,原本以台北為主要服務範圍的基金會,後來不但更名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服務範圍擴及全台各縣市及海外,在台灣就有超過120個據點,近3000名全職同工(含近五分之一身心障礙者),服務對象也從原本的身心障礙者,擴及兒童、青少年、不同障別的身心障礙者、婦女、老人、家庭全齡服務等。服務內容也從權利政策的倡議、早期療育、幼兒托育、兒少+不同障別之身心障礙+婦女+新住民+家庭暴力防治+老人+家庭福利服務、長期照顧、職業重建、庇護事工、復康巴士、社會住宅、無障礙環境改造、社會救助等67種不同的服務。在此以幾個台南區服務的案例說明,讓大家更了解伊甸服務內容:
 
走出家暴陰影的小明
 
小明原為國小學童,快六十歲的爸爸打零工,近四十歲的媽媽為新住民婦女,雖接受相關兒童基金會之救助,但仍可見其衣著不甚清潔,畏縮的眼神也可看出其不安全感。因媽媽有精神疾病,被轉介到伊甸接受服務,社工家訪後才知道,原來媽媽不止是患有精神障礙之新住民,也因小明的爸爸學歷不高,只要太太疾病發作,便會有自傷傷人之行為,導致被鄰居排斥必須經常搬家,小明的爸爸為要照顧太太,沒辦法有穩定的工作。當伊甸社工與小明家接觸後,更發現小明媽媽的居留證早已過期,等於已是非法居留,所以沒有健保等福利身份,沒有就醫也導致精神狀態極不穩定。小明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身心自然沒辦法有穩定發展。
 
伊甸社工先協助小明一家入住在伊甸自己經營的社會住宅,讓一家人有安穩的居所,又經過數年的資源媒合與協助,讓小明的媽媽已經有了身份證、身障手冊等以便可以穩定就醫,身心狀態逐漸進步,白天也可以接受伊甸的長照社區服務。又協助其辦理低收身份及相關的福利申請,讓他們家的經濟狀況可以改善。因有了這樣的環境,小明的爸爸白天可以放心去工作。這個家庭因為在社宅居住,也加強了他們的鄰里互動。而小明的狀況也有極大的改變,目前小明已經是高三的學生,明年準備考大學了,這是小明的爸爸在接觸伊甸服務前完全不敢想的夢想。
 
心花開的阿滿姨
 
阿滿姨有美好的家庭,三位成年子女也都外出且已自己成家立業,原本應是享清福的年齡了,但因數年前老伴突然中風,自己在照顧幾年後也因身體狀況漸感吃力,子女原想接其夫妻同住,但老夫妻不願影響子女生活;子女不放心二老,本來送二老去安養院,阿滿姨不肯,也因此有了憂鬱症。後來女兒介紹其來伊甸,住在伊甸的大林雙福園區,不但在生活上有了支援者,子女很放心,在先生過世後,阿滿姨也因社區服務認識的「老人伴」,走出喪偶的哀傷,積極參與伊甸長照巷弄站的社區活動,生活更加多彩多姿了。
 
自閉症阿樹的故事
 
來到伊甸位在佳里蒲公英小作所,一群學員正在包裝花草茶包,負責末端裝袋的阿樹,是一位亢奮型的自閉症患者。阿樹常常情緒一來就亢奮,下一秒想到媽媽就哭泣。教保老師得安撫他情緒,協助轉換空間。此外,阿樹表達能力薄弱,無法跟人對答如流,頂多冒出一句話,例如放音樂時,他會說:「老師那首歌耶!」、要他加油時,他會回應:「好,我會專心。」對數字沒有概念的他,認知能力較弱,且無法識字,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所以教保老師讓他參與花草茶的包裝作業。老師為他量身訂做格子輔具,他不用數數,只要確保每格格子都有裝到茶包,再全數放入包裝袋中密封即完成。過去,每每流程作業到他這關就塞車,有了輔具協助後,整體包裝動線變得流暢,大大增加阿樹的參與感。這樣的製作過程一方面當成訓練,另一方面則增加學員的收入,一舉兩得。因此也有學員在能力慢慢變好後,可以離開小作所,到庇護工場或是一般職場工作,有了一技之長,家人就更放心了。
 
哪裡有需要,伊甸就往哪裡去
 
伊甸的服務內容極多,各縣市在地弱勢需求狀況有不同的福利服務發展。如有興趣多了解,歡迎直接與在地縣市的伊甸服務據點聯絡,有些地方可前往參訪,也可以直接登入伊甸基金會官網:https://www.eden.org.tw/index.php,伊甸園電子報:https://donations.eden.org.tw/form/subscribe.php。
 
一位身上集合「單身」「身障」「女性」的劉俠女士,應該可說是弱勢中的弱勢了,但她出於信仰的意念: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親?回應上帝的呼召,化為一粒麥子,落地踏實的長出一個讓更多人蒙福的伊甸基金會。她的行為感動更多人一起投入,38年一路走來,伊甸始終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以「哪裡有需要,伊甸就往哪裡去」為目標,提供身心障礙者及其他弱勢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也希望能和更多的教會合作,以及更多弟兄姐妹一起投入,讓我們共同來成為世上的光,地上的鹽,共同打造伊甸樂園。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主題探討/從社會住宅看社會現象 (第 474 期)
主題探討/蒙神祝福的女力興起時代 (第 472 期)
肢體交通/伊甸基金會簡介 (第 450 期)
主題探討:化苦難為祝福 (第 385 期)
主題探討:愛滋防治,台灣社會即將面對的大課題 (第 366 期)
主題探討:福利,到底是誰的「福」與「利」? (第 359 期)

原文來自 http://women.pct.org.tw/magazine.aspx女宣雜誌 第 450 期 一個人的幸福 (11-18頁)
女宣雜誌 Lusoan Magazine  450期  2020年  11月 一個人的幸福 450
本期主題:一個人的幸福
發行日期:1900/1/1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單身也能是一片天
幹事的話/疫情風暴中的日常
主題探討/單身的社會現況及成因
主題探討/如何看見上主眼中單身的價值?
主題探討/幸福不是只有一種想像
主題探討/我的單身管理信念
主題探討/拜犬? 黃金女郎? 單身能樂活嗎?
婦女新眼光/哥林多後書(二)
人物專欄/心安知足的黃綠竹牧師娘
肢體交通/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事工簡介
肢體交通/伊甸基金會簡介
開懷篇/妙事一籮筐
幸福家庭徵文/傳承信仰、幸福之路
中會族群區會見證分享/籌備世界公禱日
中會族群區會見證分享/屏中靈修營
中會族群區會長短波/新竹中會婦女部 溪頭二日遊
悅讀繪本/唱一首我自編的歌詞
舉起祈禱的手/從眼到心,化為祈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