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81期 大專工作與地方教會
字級調整:

神學淺說
我看「成功神學」
關鍵字:
作者/林瑞隆 (新竹聖經學院院長)
從《雅比斯的禱告》說起
  近一、兩年來,一本名字叫做《雅比斯的禱告》的小書曾經在台灣教會界相當流傳。作者魏肯生(Bruce Wilkinson)在這本十分暢銷的小書中,藉著《聖經》裡一段不很顯著的記事,闡揚一種另類的禱告和生活態度。

  這一段出現在〈歷代志上〉4章9-10節的記事,提及活在士師時代的猶大後裔雅比斯這個人,他「是他家最受尊重的人」,而他向上帝懇切祈求祝福的禱告內容則包括四大項目:1.擴張個人的境界;2.祈願上帝常常與他同在;3.保佑個人不遭受患難;4.不受艱苦。其中,第一個項目所提的「境界」具有非屬靈的意含,可以指個人治理的疆土、領域,或所擁有的事業、財富等。其餘三個項目,直截了當地說,也都是為自己祈福。因此,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講,這本書所宣揚的禱告和生活態度,就是祈求上帝讓個人在生命及事業上能有顯赫的成就,不要遭到困苦的挑戰而獲得可誇耀的成功。這種很特殊的另類禱告和生活態度,可以說是成功神學的一種顯影。

成功神學是什麼?
  「成功神學」並不是神學的一個主題。本質上,它不像上帝觀、基督論、聖靈論、罪論、拯救論、教會論、或末世論等是神學思考的一個題目。它也不像系統或組織神學、舊約神學、新約神學、歷史神學、實踐神學等神學科目那樣,具有特別的神學分支意義和重要性。此外,它和解放神學、民眾神學、女性神學、政治神學、生態神學、文化神學、宗教神學、亞洲神學、黑人神學等具有特定主題或地域、族群色彩的特色,可以自成一家之言的神學類型或種別不一樣。

  用極簡單的定義來看,「成功神學」可以說是站在信仰的土地上,卻以某種特殊的眼光、態度和瞭解看待「成功」或「成就」這一件事;或是說,以基督徒的立場,混雜著俗世普遍流行「以成敗論英雄」的社會價值觀,來看信仰的實在問題。例如,純粹從外表方面去斷定一位基督徒在事業、財富、生活、個人雄心大志上的成功便是上帝的祝福,進而推斷他的信仰是美好且毋須質疑的;或是認定一位傳道人在牧會上的傲人成就(例如位居要職、有高地位,或牧養之教會的大規模、大數據等)是上帝的祝福,無疑也是上帝所喜悅的僕人,因此他的信仰必定是值得敬重與效法的;進而判斷那些未達一定之成功標準或成就的傳道人或甚至失敗者,他們的表現是一種不榮耀上帝或受詛咒之事,當然也就沒有什麼信仰上的見證價值和效力。因此,唯有成功才是上主所喜悅的,失敗者則顯然有負上主的期待和恩典。由這個信念開始,逐漸衍生出鼓勵信徒極力追求成功,甚至推衍出唯有成功才有信仰見證的結論來。

成功與祝福
  成功神學不能說完全沒有《聖經》的依據;最主要的依據可能就是實質或物質的祝福這一件事。

  《舊約聖經》論及許多受祝福的人物時,確實都很強調他們在物質或數值上讓人欽羨的成就,例如上帝對亞伯拉罕、雅各、約伯、所羅門王等信仰人物的祝福,都用數值或數據作為表達的方式,表示這些人物在某一方面的成功。這些成功者是受祝福的人,也是成功信仰的見證者,更是信徒學習的對象。因此,成功神學常常很簡約地用回溯或倒推的方式,將個人在物質或數值方面所擁有的成就,等同視為就是上帝肯定這些人的信仰所施予的祝福,忽略了有些人所擁有的物質或數值,可能是以其他方式取得的,並不代表真正因著虔誠信仰上帝而獲得的祝福。所以,單單從「結果」的成敗,而不一併考慮「過程」,才去論述是不是受「祝福」的信仰英雄這一件事,其實是很有問題的。同時,因為忽略了「過程」或信仰經歷的強調,忘記這些人物所領受的祝福是信仰的結果,而不是信仰的「目的」,常常也導致對信仰之本質的曲解。

  物質上或數值面的祝福本來沒有什麼不對之處,但成功神學因為只強調成功之結果的部分,忽略這些人物在獲得祝福之結果前所經歷過的信仰或人生之奮鬥與艱苦歷程,過度簡化地將結果當成目的,導致粗糙地以結果來推斷信仰的本質。這就是這種「以成敗論英雄」的成功神學之盲點。

成功神學的價值觀
  成功神學的基本問題,是它的背後隱藏著一套膚淺的價值認定,強調唯有可見的成就才是上主祝福的榮耀,也才是信仰的好見證,而外表上的失敗本身便是一種信仰上的羞辱。成功神學不符合信仰的本質就在這裡,因為它忽略了信仰的最終目標是與上帝契合,行走在上帝的道上,而不是為了獲得更多傲人的成就或物質上更多的福氣。

  按照成功神學的價值理念,耶穌基督實際上應該被列入失敗者的行列,也會是受詛咒的對象,因為耶穌的生命從頭到尾都沒有獲得什麼實質的祝福。他出生在畜牲圈集的馬槽,而不是人住的地方;成長在木匠之家,而非富豪之宅;四處傳道時居無定所,連枕頭之處都沒有,而不是風風光光接受招待,投宿旅館、飯店;傳道生活奔波忙碌,連休息片刻都很困難,遑論休閒享受;尤其是,雖受眾人景仰,最終卻以罪犯之身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的時候幾乎眾叛親離,連跟隨他二、三年之久的門徒也都四處逃竄,怕被他牽連。這些事實,足以說明耶穌絕對不是一位帶有「成功」印記的信仰人物,也沒有什麼可以見證上帝榮耀的實際證物。可是,上帝卻使他復活而高舉他。這又是什麼道理呢?如果上帝使耶穌基督復活這一件事是耶穌的成功,那麼他的成功,絕對和成功神學所說的成功不一樣。

成功與基督信仰的犧牲奉獻
  耶穌基督的生命說明了成功神學的狹隘,因為它僅就物質面的「成功」,或純粹從成敗的結果,這個單一角度去看信仰的實在問題。成功神學嚴重忽略了先知以賽亞所傳講上帝智慧的教導:「我(上帝)的意念不是你們的意念;我(上帝)的道路不是你們的道路。」(賽55:8)成功神學也沒有成功地把握住使徒保羅強調軟弱而非強壯的信仰精神。這種強調軟弱而非強壯的信仰精神,使保羅十分樂意做出這樣的自我告白:「……除了有關我軟弱的事,我不為自己誇口。……因此,我特別喜歡誇耀我的軟弱,好使我覺得基督的能力在保護著我。為了基督的緣故,我樂意忍受軟弱、侮慢、困苦、艱難,和迫害;因為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林後12:5、9-10)

  很顯然,基督信仰所認定的價值觀念,和一般世人的價值觀念相異或甚至相反。如果保羅的話是可信的,那麼基督徒絕不被鼓勵追求外在的成功,反倒被鼓勵要學習基督犧牲、奉獻的精神,並且勇於面對苦難和挑戰,而這正好和雅比斯的禱告內容與項目相反,也和成功神學信仰所追求的目標不搭調。

結論:重新思考宗教信仰的意義
  今天,在一個重商、重利過於一切其他價值的社會裡,人們易於傾向用數字、數據、外表的亮麗成就論斷英雄,對於看不見的價值要嘛不重視,就是不瞭解。因此,對於追求和重視看不見之價值的宗教信仰精神的真諦(註)無法正確地把握,也不明白關心自己以外的人及事物,且願意奉獻、犧牲和付出,才是宗教信仰的基本精神,反而將宗教當成是個人祈福,讓自己獲得更多庇祐的工具,與上帝的互動關係也因之十分功利取向,這正是今天宗教信仰的最大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社會有這樣的需求,宗教本身也就常常陷入世俗化市場經營的思考模式,使得宗教轉變成一種另類的營利事業,甚至甘願墮落成為被利用的對象。所以,原本應該極力追求恬靜、簡樸生活的宗教,反而極力爭奇鬥艷,追逐閃亮光環,或是爭競起造金碧輝煌的大型建築,顯露傲人的財力、物力和勢力。大型寺廟、教堂積極努力成為觀光景點,宗教經營變成一種產業;金錢遊戲雖不敢明目張膽,卻悄悄進行,而且十分熱絡。宗教領袖也爭相擴大自己的山頭勢力,暗地裡互相較勁,忘記應該澹泊明志,負起教化眾生的神聖使命,反倒以追求成為最大之權勢領袖為職志或人生的終極目標。宗教領袖的墮落,導致宗教的社會教化功能和責任被丟棄一邊不顧,反倒助長與提升錯誤的社會價值觀。

  宗教世俗化的傾向,本質上可以說是成功神學的一種表現。成功神學所追求的目標,如果就是這些明顯可數算的成就,則信仰必將淪為世人人生當中許多沒有什麼價值,又很無益、無趣的選項中的一個而已。有朝一日,市場萎縮或沒有了,宗教也就消失了,而這正是宗教自取滅亡的必然途徑。
同作者相關文章:
「唯獨聖經」的信仰傳統,落實了嗎? (第 122 期)
加爾文的聖靈論──無所不在的聖靈 (第 113 期)
從加爾文神學看「萬民皆祭司」 (第 111 期)
主日禮拜一定要在「主日」舉行嗎? (第 93 期)
一神信仰的謬誤? (第 89 期)
沒有受洗的人可以領受聖餐嗎? (第 87 期)
我看「成功神學」 (第 81 期)
愛情路上 (第 63 期)
論童女生子 (第 55 期)
談平信徒的神學教育 (第 54 期)
信仰及靈命需要教育嗎? (第 46 期)
世紀末台灣宗教現象的省思 (第 43 期)
基督徒可以拿香嗎? (第 39 期)
註: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4章18節這樣說:「我們並不關心看得見的事物,而是關心看不見的事物。看得見的事物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是永恆的。」這一段話精確地表達出真正的宗教信仰精神之內涵。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1 期 大專工作與地方教會 (41-4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1期  2004年  4月 大專工作與地方教會 81
本期主題:大專工作與地方教會
發行日期:2004/4/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大專工作的獨特性與必要性——牧養長青團契的挑戰
大專工作現象的描述與分析
對上帝說是——如何調解大專工作和地方教會的對立
長青團契與地方教會
流金歲月——走過長青團契與教會的生活
大專工作的伙伴——教會
地方教會如何支持大專工作
愛在東榮——當東海長青遇上東榮教會
「赤腳大夫」許定田長老
網路——青少年的天堂?父母的惡夢?
在禮拜中與上帝相遇
為教會與社區搭一座橋--台南湖美教會社區事工
我看「成功神學」
愛情——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基督徒如何看演化論?
跌碎「傲慢」的家訪
從猶大出賣耶穌看當今台灣的政治人物
漢城街頭的歌聲
讀冊出頭天?——《但以理讀書法》的暢銷迷思
「魔都」上海行
別傻了,婚前怎麼不是問題?
人性與語言的共通性
盛開百合的幽暗山谷
教會、團契和我
「東北亞和平會議」參後報告
張愛玲到哪去了?——神研籌委週記
分享是最大的神蹟
成為另一個保羅
將感動化為行動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