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103期 阿拉?佛祖?主上帝?
字級調整:

潮流.脈動
王建民現象——被扭曲的台灣棒運
關鍵字:
作者/曾韋禎 (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因感染王建民熱才開始欣賞棒球的民眾,往往會把過度的民族情緒投注在王建民身上,這不過是把當年那個民族興奮劑的角色,從三級棒球轉成王建民罷了。

  2007年10月8日,在紐約洋基球場滿場觀眾稀稀落落的掌聲及陣陣的噓聲下,休息3天上場,背負著非贏不可的沉重壓力,王建民只投1局,留下滿壘的場面,黯然下場。終場洋基隊輸掉了這場比賽,也輸掉了季後賽。連續2年都在季後賽首輪以1勝3負被淘汰出局。不同的是,2006年的那1勝是王建民所奪,2007年的王建民就承擔了2場敗投。延燒近8個月的王建民熱,也將逐漸降溫,直到2008年的球季開打,重新點燃。

※ 棒球熱始於日治時代
  棒球早在日治時期就傳入台灣,台北的公立學校陸續組成棒球隊,成為台灣棒球的發源地。1923年起,由日本人組成的台北一中棒球隊首度代表台灣,到日本「阪神甲子園棒球場」參加全國高校棒球大賽,自此到1941年因戰爭停賽,台灣年年有代表隊參加甲子園。約此同時,在東部的花蓮港,有原住民組成了一支叫做「能高團」的棒球隊,四處巡迴、比賽,其中幾位球員還被網羅到日本京都平安中學擔任球員,這大概是台灣的第一批旅外球員。棒球也就這樣,在東部原住民聚落生了根,至今仍是台灣職棒球員的搖籃。1928年,嘉義農林學校成立一支由日本人、漢人、原住民所組成的棒球隊,曾5度代表台灣打入甲子園,甚至在1931年挺進決賽,最後獲得亞軍,當年的準決賽,由嘉農對上小倉工業,引起全嘉義市民的關注,紛紛守候在收音機旁觀戰,是台灣第一波的全民棒球熱。

※ 呷飽看野球
  原本受中國文化浸染,排斥運動的台灣人,在日治時代接受正常化的新式教育,社會風氣也逐漸改善後,對棒球的態度從一開始的恐懼,到欣賞,最後轉為熱愛並參與此項運動。戰後,日本人離去後,來台中國人對棒球多興致缺缺,讓台灣人可迅速填補上日本人在棒球場上的角色,陸續在各機關組職棒球隊,全國性及區域性的棒球賽事不斷;加上二二八的大屠殺及之後的戒嚴,棒球場成為少數台灣人佔有絕對優勢且能不受政治力干預的公共場域,且國民黨政權將多數體育資源分派給少數人在玩的籃球,而非最普及的棒球。讓棒球在戰後20餘年真正深入台灣各角落,隱有與外來政權相抗衡的意味在。當時就流傳有「呷飽看野球」的俗諺,見證了台灣民間的棒球風氣。

  當然,國民黨政權也注意到這個現象。1968年的全省學童棒球賽,資源缺乏的台東紅葉少棒隊擊敗傳統棒球重鎮的嘉義垂楊少棒隊,贏得冠軍。同年,日本關西少棒聯隊來台訪問,正式比賽時,還有台視作現場轉播,是政治力量開始介入棒運發展之始。這5場的台日對抗賽,引起全國注目,最後紅葉少棒連勝關西聯隊2場,點燃全國熱情。政府隨即於1969年舉辦首屆少棒錦標賽,準備進軍國際,也讓台灣的棒運朝向扭曲化的發展。

※ 承載太多民族情緒的棒球
  首屆少棒錦標賽冠軍是嘉義大同少棒,但政府違反世界少棒聯盟(Little League Baseball)規定,選出一支全國明星隊準備進軍世界少棒錦標賽(威廉波特),在取得遠東區代表權後被告知此一參賽隊伍必須是地區球隊,不得為全國明星隊。因此,雖嘉義球員佔最多,但整隊當初是寄籍在台中市忠孝國小,遂更名為台中金龍少棒隊。這支犯規的球隊為台灣奪下第一座世界少棒冠軍,讓全國為之瘋狂。為了吸收這些國小畢業生,華興中學設立青少棒隊,將金龍少棒隊整隊保送進入華興中學就讀。1970年,由嘉義冠軍隊垂楊少棒挑選嘉義明星組成七虎少棒隊,奪得南區少棒隊冠軍,再納入南區各校明星,擊敗金龍少棒隊,順力挺進威廉波特,但未獲冠軍,無緣保送進華興中學,屏東的美和中學也成立美和青少棒隊,吸收七虎隊球員。在這批青少棒球員畢業後,兩校也順勢成立青棒隊。少棒、青少棒、青棒,台灣三級棒運之版圖,大致底定。

  1971年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出現正當性危機,不得不對內尋求正當性基礎。一方面,在1972年開始在台灣舉行增額立委的補選,提拔台籍才俊,開放少數台籍精英而非廣大台灣民眾參與政權。另方面,則是操弄民族主義,凝聚全民一致對外的情緒,藉此掩飾政府的無能。三級棒球的世界冠軍則是1年3劑的民族興奮劑,威權政權也藉此補足洗腦教育的遺漏,對台灣社會所有階層進行國族神話的建構。

  自此,世界少棒聯盟所主辦的世界少棒錦標賽、世界青少棒錦標賽、世界青棒錦標賽,就成為台灣民眾每年心之所繫。萬家燈火,半夜聚在電視前觀看台灣球員在地球彼端的激戰,成為70年代所有台灣人的共同回憶。

※ 全民瘋職棒
  1980年代後,這批少棒選手陸續加入台灣成棒,同時台灣也改以「中華台北」的名義重返國際體壇,讓台灣成棒漸在國際嶄露頭角。在1983至1986年,台灣成棒隊曾連續4年擊敗古巴隊,被譽為「古巴殺手」。1984年洛杉磯奧運,首度將棒球列為表演賽,台灣成棒隊擊敗南韓,奪得銅牌,把台灣的棒運推上另一波高峰。然而,在業餘成棒之上,國內尚未成立職棒,這些頂尖球員遂紛紛赴日加入職棒隊或是業餘球隊,爭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及更好的待遇。在「二郭一莊」的號召下,日本職棒成為台灣球迷最注目的職業賽事。

  1984年洪騰勝成立兄弟棒球隊,是我國首支由民間企業設立的業餘成棒隊。因洪騰勝的終極目標是成立職棒,所以兄弟棒球隊的待遇比照職業球隊,吸引許多明星球員,也靠優異的戰績累積龐大球迷。1987年年底,洪騰勝就開始著手籌組職棒。除了兄弟棒球隊外,洪騰勝找上味全企業,味全企業同意設立職棒隊,再找了統一與三商,在一片不看好的聲音下,於1989年創立中華職棒聯盟。

  1988年的首爾奧運,台灣找了在日本業餘隊打球的選手,與國內眾好手組成一支夢幻球隊,意氣風發地揚言奪下奧運金牌,結果卻因過度輕敵,創下三連敗的難堪紀錄。這批好手隨即投入台灣的職業棒球。

  1990年開打的職棒,空前成功,引起台灣棒運的空前狂潮,球員不必再背負讓人喘不過氣的民族情感來盡情揮灑。職棒開打數年內,竟引起台灣旅日球員的返鄉潮,除了業餘隊的球員外,就連在日本職棒效力的陳義信、呂明賜也陸續回國打職棒。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棒球首度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台灣成棒隊兩度擊退強敵日本隊,獲得奧運銀牌,可說是台灣棒運前所未有的成就。這批頂著奧運銀牌光環的球員,在1993年隨著新加入職棒的俊國、時報兩支隊伍,為台灣的職棒注入一劑活血,讓職棒明星除了是球員以外,也成為流行時尚的代言人。

  職棒的熱潮,帶動體育頻道的興起,也讓美國職棒順勢進入國內。職棒的熱潮,讓少棒小選手有一個明確的努力目標。今天球場上的職棒好手,不管是王建民、郭泓志、胡金龍、姜建銘、林恩宇、潘威倫,都是在國小目睹台灣職棒最興盛的階段。

※ 棒運的寒冬
  有龐大利益的地方,是非也多。職棒所帶來的,除了龐大商機以外,更是地下簽賭的一大目標。組頭為了操控比賽,勾結黑道收買、脅迫球員打放水球,在職棒簽賭案爆發後,多名明星球員被收押、起訴、判刑,奪得1997年上半季冠軍的時報鷹隊,甚至因為本土球員僅存2人未涉案,而須向其他隊伍借將才得以打完季賽。

  1998年時報鷹隊因涉賭球員太多,宣布解散。1998年,三商虎隊因球員涉賭,明星球員又屢被挖角,戰績積弱不振,以不堪虧損為由,宣布解散。味全龍隊因母企業被中國台商頂新集團併購,已被徹底中國化的頂新集團,無意為台灣的棒球多作任何付出,也宣布解散球隊。

  接連的打擊,讓台灣的職棒進入寒冬。原本動輒上萬人進場觀賽,在最低潮時只剩幾百人在場上觀賽。不過,在台灣職棒最慘澹的幾年,許多有潛力的年輕好手為美國職棒球探所挖掘,相繼與大聯盟球隊簽約,1999年陳金鋒與洛杉磯道奇隊簽約、曹錦輝與科羅拉多落磯隊簽約,2000年王建民與紐約洋基隊簽約,郭泓志與洛杉磯道奇隊簽約,2001年黃俊中與波士頓紅襪隊簽約。台灣棒壇開始掀起一股旅美潮。

※ 王建民登上大聯盟
  在民族大義的這頂大帽子下,棒協不斷以兵役問題為脅,強制徵召旅外球員返國參與國際賽。讓原本該隨隊練習、等待機會、調整狀況或是養傷的球員,還要時時刻刻返國打國際賽。這種民族主義的幽魂,不但出現在國際賽上,也出現在所有台灣球員出賽的場合。

  2003年亞錦賽,台灣隊戲劇性地反敗為勝,擊敗南韓隊,取得2004年雅典奧運的參賽權。這是繼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後,台灣代表隊再度重返奧運。棒協在此役想盡辦法徵召了陳金鋒、曹錦輝等有大聯盟經驗的選手,以及在3A的王建民,可說是名將如雲。王建民兩場先發出賽,表現出色,比賽最後進入延長賽,台灣隊以1分飲恨,無緣奪牌,但王建民的優越表現已讓人印象深刻。

  2005年洋基隊所打造鑽石先發投手群紛紛高掛病號,王建民臨危受命,從3A被急召上大聯盟,菜鳥球季就繳出8勝5敗、防禦率4.02的好成績。

  2006年,王建民直接從大聯盟出發,靠著犀利的二縫線快速球,以及洋基隊的豪華打線大力贊助,奪下19勝6敗、防禦率3.63的佳績,超越朴贊浩在2000年創下的亞洲投手單季最多勝紀錄,也在季後賽奪下亞洲投手首勝。2007年,王建民被預測無法延續上一年的佳績。的確,該年的王建民在球場上的宰制力略遜於2006年,但也在洋基隊打線的熱情捧場下,奪下19勝7敗、防禦率3.7的佳績。證明王建民是水準之上的強投。

※ 令人窒息的王建民現象
  然而,由於民族主義的幽魂不散,加上台灣素質低落的媒體瘋狂地炒作,在網路、媒體發達的今日,王建民可以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傳遞到所有台灣人手上,同時洋基隊在美國也是超人氣球隊。讓台灣舉國燃起了一股王建民熱。只要王建民出賽,必引起全國的高度重視與觀賽,若是王建民輸球,國內球迷們就忙著找戰犯,從Tom Gordon、Kyle Farnsworth、Brian Bruney、Ron Villone、Jason Giambi乃至 Alex Rodriguez,都曾成為台灣球迷的聲討對象。即使王建民沒出賽,轉播單
同作者相關文章:
超越死刑存廢爭議 ——專訪前行政院長張俊雄 (第 119 期)
消費乎?儲蓄乎?——專訪李文福 (第 110 期)
消費乎?儲蓄乎?——專訪李文福 (第 110 期)
從家庭計畫到少子化----專訪孫得雄 (第 109 期)
急人之難‧信仰傳家—嘉義教會長老陳老英 (第 107 期)
王建民現象——被扭曲的台灣棒運 (第 103 期)
祝福,從苦難開始──寶島歌王洪一峰全家的信仰告白 (第 102 期)
台灣的第一位女鋼琴教授──高慈美 (第 102 期)
你要結婚嗎?你要拍照嗎?──淺談台灣婚紗現象 (第 100 期)
二二八後的台灣 (第 98 期)
長老教會與二二八──記二二八六十週年 (第 98 期)
六十年!二二八結束了嗎? (第 98 期)
當外國來的馬偕遇上本土布袋戲──談《馬偕在臺灣》布袋戲 (第 96 期)
我很「台」,不是「客」:台客的歷史淵源與現象,台客用詞的反省 (第 9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3 期 阿拉?佛祖?主上帝? (47-5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03期  2007年  12月 阿拉?佛祖?主上帝? 103
本期主題:阿拉?佛祖?主上帝?
發行日期:2007/1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真宗教‧真合一‧真和平
目錄s/
從普世觀點看宗教對話
現代伊斯蘭與宗教對話
宗教對話有助於化解宗教衝突嗎?—— 一個基督宗教的觀點
在他人身上發現天主——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之路
在生活中對話‧在合作中對話
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理性傳統與宣教遺傳看宗教對話
上帝的選民
李嘉嵩牧師和岡仔林的早期教會和信仰
從〈當聽天使在吟講〉到〈平安夜〉故事的流傳
與神的福音錯身而過的鬼才——淺談日本文學家芥川龍之介的「切支丹作品」
王建民現象——被扭曲的台灣棒運
台灣民間宗教的儀式代表什麼?
敬拜讚美與長老教會
向未信者「傳福音」?
寬恕,帶來療癒——我讀《寬恕,我唯一能做的》
魚香茄子
親近土地‧提倡人權——日光青年單車環島行
走入校園‧走入世界—文賢教會的校園福音事工
當意念改變,似過往雲煙
需要被關心的學長姊
我參加「真長青」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