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92期 幹嘛讀大學?
字級調整:

解惑之窗
為何大學與基督教越走越遠?
關鍵字:
作者/王貞文 (台南神學院講師)
  在中世紀的歐洲,大學在教會的懷抱中誕生。但在實用主義的宰制下,大學的發展與基督宗教越走越遠,連以基督教精神立校的大學都無法倖免。

  在中世紀的歐洲,大學在教會的懷抱中誕生了。在那裡凝聚著探索真理的熱情、敬畏上帝的信心、與尋求智慧的專一。大學是神聖的世界與世俗世界之間的橋樑,也是一個獨立於俗世政權之外的自由思考空間。大學曾經是孕育著時代的良知的地方,也曾是教會改革的動力。

  曾經,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知,而大學,是鍛鍊這樣的良知的地方。曾經,在這樣一個自由求知的空間裡,充滿著敬天愛人的熱情。在大學原創之初,學問與信仰原是分不開的。在大學的自主空間裡,人們探索生命深層的智慧,建構廣博精密的宇宙觀,與超凡入聖的渴望緊緊結合著。但曾幾何時,對於神聖者的敬畏之心遠離了大學的世界,在中世紀敬虔的智慧中成長的大學,離我們非常遙遠。

  讓我們來看看這一切是怎麼演變而來的。
  
知識與信仰共鳴的中世紀大學
  今天我們所稱的「大學」,源自於西元十二世紀時的歐洲。大學出現之前,歐洲知識的傳遞與發展,是在修道院學校與主教座堂學校中進行。修道院的圖書館保存著許多珍貴的手抄書籍,主教座堂學校裡,有思想銳利的學者駐紮。幾個修道院學校聯合起來,傳授文學、醫學、法學與神學的教師們所組成的一個「基爾德」(同業公會),就成為一種新的組織,稱為「大學」(Universitas)。

  中世紀的大學通常有四個學院:文學、法學、醫學與神學。其中文學院可說是其他學科的預備課程,教授「三文」——文法、修辭、辯論與「四藝」——算術、幾何、天文與音樂。學生有了這樣的基本裝備之後,才更上層樓地去學習法學、醫學、神學等專業科目。

  一個中世紀的大學就像個修道團體一樣,是個自治體,最高決策單位是由教授與學生組成的議會(congregatio generalis),君王或封建領主不能去干涉它。但是大學受到教會(教區主教)監督,一個大學的設立,要先經過教宗的批准,教區主教得負責管理教區裡的大學。師生均為獨身的男性,當中有許多人是有擔任聖職的。

  當時的大學沒有校舍,只能利用教堂或租來的房間上課,比較像是一個「托缽修會」,由各地聚集而來的學生有不少人居無定所,貧窮而受看輕,與城市居民發生衝突。1252年,在巴黎才有一個「索邦學院」的誕生,貧窮的學生得以住在一個學院(College)裡面,受導師的照顧,在這樣的共同生活中鍛鍊著思想、信仰與人格。

  在中世紀的大學裡,我們一樣可以看到轉變中的世界與教會的對遇:文藝復興帶來了新的研修科目:古典希臘哲學的作品、古羅馬時代拉丁文名家的作品,開始與原本的主要修習對象「教父著作」同列;希臘文與希伯來文的新知,讓《聖經》的原文釋義開始受到重視;由伊斯蘭世界傳來先進的醫學技術;印刷術的發達更是深刻地影響到傳布知識的方式。

宗教改革由大學開始
  「宗教改革」與基督「新教」的誕生,是由一個大學開始的。

  1517年,威丁堡大學的神學教授馬丁路德,站在大學裡自由論辯的傳統,針對時事裡「販賣贖罪券」的議題,提出九十五條的論題。剛發展到新階段的印刷術,讓學術界裡的論辯文可以大量複製,路德的論文因此能夠遍傳四方。

  在這一種新的媒體的幫助下,神學新思潮走出大學的圍牆,成為一個全面的改革運動。這原本是一個思辨著真理的、純學術性的神學論辯活動,但竟像點燃野火一般地沿燒至政治層面,撼動了社會每個階層。

  馬丁路德與他在威丁堡的同事們,在惹怒了教會當局之後,不但沒有被驅離他們的職位,還能夠一直待在威丁堡,繼續保有一個自由的言論空間,進行神學的論辯與教會體制的改革。因為他們所工作的威丁堡大學,是薩克森的選侯所設的新式大學,不受教會掌控,而是受到君王的保護。

  宗教改革後,歸屬於基督新教的大學,就不再受羅馬公教(天主教)所保護。在新教與羅馬公教彼此敵視的年代裡,羅馬公教所保護的大學,拒絕接受新教的學生,更不可能任用新教的教授。於是,新教的地區紛紛成立自己的大學。新教的陣營並沒有一個像教廷那樣強而有力的領導中心,新教的大學多半接受君王的保護,國家的勢力取代了教會的勢力,成為影響大學的學術走向的重要力量。

  十六、十七世紀,各地新設的大學,和國家發展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如萊登大學,就是一個荷蘭獨立後建立的大學,吸引無數國內外學子來學習那時正在發展的自然科學,這個大學,是荷蘭獨立與國際化的象徵。英格蘭的狀況呢?伊莉沙白一世把英國經營成一個強大的海權國家,牛津與劍橋也搖身一變,由哲學思辨之處,成為國家培養秀異人才與官員的地方,師生都得歸屬於安立甘教會,天主教徒不許入學,教授代表則可列席國會。至此,大學已經全面地與國家的利益結合了。

實用主義宰制了新的大學
  啟蒙運動時期,幾乎所有新大學,都是在政府的規畫下成立的。大學已經走出教會的懷抱。雖然在理論上,大學保有發展新知的自由空間,但是政府對大學的管理越來越嚴密,相關的法令也越來越多。

  同時,另外一種無形的鉗制也出現了:實用主義的精神宰制了整個理性的時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精密,人的價值逐漸變成是取決於他的工作力。新的大學不再那麼著重人格陶冶的部分,轉而努力發展著分門別類的專業訓練,為國家與社會訓練「有用」的人材。在實用主義的宰制之下,政府設立了軍事學院,更鼓勵在一般的大學裡設置政治與經濟等科系。哲學和原本享有優勢的神學,逐漸變成冷門學科。

  在基督教裡,這時候出現了敬虔主義的潮流,以熱情的感受力來尋求宗教上的感動,對抗著冷硬的理性。敬虔主義是對過度理性化的社會潮流的反抗,但是,當敬虔的基督教人士在辦學的時候,卻很難逃脫當時理性分工、以實用價值為判準的流行思潮。

  在以基督新教敬虔主義為精神所創立的哈勒(Halle)大學,學問的實用價值顯然地仍高過對超凡入聖的真理的探求。在哈勒的神學院,不再像中世紀的神學院那樣細密地討論教義的真確、或是努力解決邏輯的衝突等,這所新的神學院講究實用的牧會學,而哈勒的醫學院更是與醫院直接連線,以第一線的實踐來學習醫學。哈勒有不少順應時代的新式科目,重視的是專業技術教育。
  
勇抗實用主義潮流
  實用主義對於大學的宰制可以說是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但是這當中有不少有識之士對這樣的發展感到憂心忡忡,而興起改革之意。

  在普魯士,洪保德(Wilhelm Humboldt,1767-1835年)強調要讓知識有一個自由的空間與時間來成長,他認為在這樣一個高等的教育機構裡,人們一定要清楚這樣的原則:「知識永遠不是我們能夠全然掌握的,因此要恆常地、不懈怠地繼續找尋。」在這樣的原則下,大學要做的,不是專業技術的傳遞而已,大學教育最重要的乃是「理念」的形成。重要的,是要學會在浩瀚學海前的謙卑態度。

  洪保德的觀念,對現代歐洲的大學影響甚大,幸好有他,大學才不至於淪為一種技術訓練中心。在他主導下成立的柏林大學(1817年)裡,是以新教的神學院為首的巨大研究與教學機構,在人文與科學上都有極多的貢獻。

  對實用主義所宰制的世界進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抗的,是十九世紀的宗教奇人紐曼主教(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年)。他由安立甘教會轉向天主教,非常反對教會成為國家體系一部分。紐曼在1851年奉教會之命籌建都柏林的天主教大學,此後,將宗教教育與大學教育重新結合起來的工作,就成了他後半生的重要志業。

  紐曼認為大學裡的智育應該像在中世紀時一樣,由神學來領導,建立一個整全的、統一的體系。他認為大學教育的重點不應是專業技術的教導,而應是心靈的陶冶。在大學裡要裝備人的良知,要給予道德判斷的能力。大學教育要讓人對那全能的、超越萬物之上的上帝有所認識。

  紐曼在愛爾蘭努力進行大學教育改革時,正是馬鈴薯嚴重欠收,愛爾蘭因饑荒引發移民潮的時期,許多事未能如他所願發展,七年後,他就離開愛爾蘭,回到英國。但是一直到他臨終時,都還努力地思考著他那全人的教育理念,他的論文集《論大學的理念》,一直到現在都是討論基督教大學時,人們必讀的一本書。

實用主義的勝利?
  我們看到,由中世紀以降,大學的發展,基本上是與基督宗教越走越遠,特別是在實用主義的宰制下,連以基督教精神立校的大學都無法獨立於這樣的潮流之外。

  洪保德與紐曼主教的努力,提醒我們大學教育的真正意義,然而,在今天諸多大學競求生存空間的情況下,有多少大學有能力停下發展的腳步來思考呢?

  放眼看看今日大學,在台灣,各個大學爭相想要擁有的秀異特質是什麼呢?政府與私人對一間大學的評判基準又是什麼呢?無非是可以得獎的科學研究成果、足以傲人的硬體設備、人數眾多的學生、對工商經濟的貢獻。今日的大學是腳步快速的職業訓練場所,發展著新奇尖端的實用科系,反應著社會上各行各業的需求,全球化經濟體系在宰制著它的發展。除了通識教育中心,有誰還會去提起大學教育對於一個社會的道德與良知所負的使命?

  實用主義已經徹底宰制了台灣的大學教育。

  雖然如此,筆者還是衷心盼望著,至少可以在以宗教精神立校的學校裡,可以看得見勇抗潮流、培育良知的判斷力與道德的實踐力的努力。
同作者相關文章:
榛果裡的聖誕樹 (第 176 期)
Hō͘台灣刺傷的少年人 (第 170 期)
沒有人能奪去的喜樂──談禮拜 (第 161 期)
台灣基督教史血淚斑斑的一頁––淺介曾慶豹《約瑟和他的兄弟們》 (第 159 期)
「找到」的喜樂——關於少年潘霍華 (第 157 期)
替台灣教會打開世界之窗的郭大衛牧師 (第 154 期)
搖撼帝國根基 (第 151 期)
人在幼年時負軛原是好的──青年信仰精神與考驗 (第 147 期)
跨越自己的界限 (第 141 期)
病痛與新生命 (第 140 期)
盡我一生持守這信 (第 138 期)
禮拜的戲劇性時刻 (第 137 期)
懷念並頌讚安慕理牧師 (第 137 期)
前導、臨在與充滿——在路加福音裡尋訪聖靈論 (第 133 期)
春天t?巴黎看見白象 (第 131 期)
颱風、地震毀不掉的信仰——黃俟命牧師 (第 126 期)
懷念聖日的敬虔 (第 124 期)
唱出時代之聲 (第 123 期)
南神校園之美 (第 123 期)
軍事獨裁下的農民讀經運動 (第 122 期)
當無辜者的血滲透土地時——由暴行所殃及之團體思考死刑存廢議題 (第 119 期)
新女性與新大地──露瑟(Rosemary Radford Ruether)的神學追尋之路 (第 118 期)
蘋果香的聖誕節 (第 115 期)
分開混沌e創造主 (第 114 期)
異夢中的土地—— 一位猶太老人與一位台灣老人的土地智慧 (第 111 期)
滾滾濁世中清醒之心——站在今日台灣讀潘霍華 (第 100 期)
在一個新時代耕耘台灣文學——一個創作者的看法 (第 98 期)
為何大學與基督教越走越遠? (第 92 期)
伊甸在何方? (第 89 期)
達文西密碼陰謀論 (第 88 期)
一個年輕教會的老堅持 (第 86 期)
三人同行 (第 83 期)
台灣獨立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基本教義嗎? (第 75 期)
把聖經當小說讀? (第 62 期)
以歷史觀點看對「異端」的不容忍 (第 60 期)
致女兒s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2 期 幹嘛讀大學? (49-5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2期  2006年  2月 幹嘛讀大學? 92
本期主題:幹嘛讀大學?
發行日期:2006/2/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編者的話
目錄s/
努力升學為哪樁?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正在孵「醫生蛋」的母雞
踏出船身,走向水面
醉裡挑燈看劍——回顧狂狷大學生活
以經濟角度談台灣教育的社會現況
教育者耶穌看台灣的大學教育
王興武牧師傳道軼事
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教會與藝術
泰澤團體——紛擾中的寧謐處
邁向更有希望的明天——鄒族茶山教會的社區工作
喜歡還是愛?
為何大學與基督教越走越遠?
國際青年部落遊學側寫
你知道嗎?他是我爸爸!
側寫陳丁財校長——主日學教育達人
從離散社群理論看台客現象
誰來認證一個認證?
萬事互相效力
教會生活改變了我
一生恩典的標記與提醒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