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必與小綿羊同住,豹子與小山羊同臥;少壯獅子、牛犢和肥畜同群;孩童要牽引牠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與小熊同臥;獅子與牛一樣吃草。吃奶的嬰孩在虺蛇的洞口玩耍,斷奶的幼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各處,牠們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遍滿全地,好像水充滿海洋一般。(以賽亞書 11:6 - 9)
這是會讓我們高興的經文嗎?或是讓我們難以置信地搖頭?一段奇幻的經文?充滿希望與應許的經文!
這段經文的對比非常奇特。經文是要告訴我們什麼?
讓我們想一想!弱肉強食就是大自然普遍的定律,威脅和危險是同時存在的,為何這定律是如此,我們無法得到滿意的答案,相反地,我們所見的卻是新問題的浮現—這樣的創造真能稱得上是好的嗎?由於我們沒有更好的答案,只能接受,自然界的動物會獵殺另一種動物,是因為它們需要食物,但這與上段經文所呈現的樣貌完全不同。
「文明」人類的發展則截然不同,有關開拓美國的歷史報導記載,印地安人對於白人胡亂掃射他們的牛群感到震驚,白人這們做不是因為飢餓,也不是為了預備下一餐的蛋白質。令人遺憾地,這世界仍有許多這種型態的剝削與破壞。
這段經文如何幫助我們抵制暴力與殺戮?假如把人類的行為與經文提到的動物性格交換,我們能找出類比,並看見可以治癒這世界的可能性。人類能改變自我的行為,能嚴正看待自我的錯誤,但如何處理心中的那隻「野狼」,是否能駕馭這隻「野狼」?
我們需費許多心力來抑制自我內心的毀滅力量,信仰與祈禱是否能派上用場?是否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來一起行動,幫助我們保有勇氣與對未來充滿憧憬。那些為後代子孫爭取更好環境的年輕人,如「青年抗暖大遊行」(Fridays for Future),我們是否成為他們強而有力的後盾?是否有連署請願書和發起抗議遊行呢?尋求政治人物和有責任感企業的協助與贊助等,這些都是為更美好的未來在創造機會,我們不能,也不會再選擇沉默。
看見我們的信心的源頭,亦即相信上帝的應許,這是這段經文給我們的感動。請一起奮力抵禦這個世界的邪惡,並竭盡全力制止任何巨大的破壞。
第九節有提到耶和華的知識遍滿全地,這能帶來改變,並引領我們朝不可能的任務邁進。
祈禱文
親愛的上帝,成為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這世上,讓我們看見那無法去想像的世界。帶來和平與非暴力,當我們聽見新天新地時,腦中浮現的是世界末日,然而,聖靈的感動和話語蘊含的激勵之力將成為我們的力量源泉,因此我們鼓足勇氣跨出改變的步伐,特別是將希望帶給弱勢的婦女和孩童,還有那些深陷動盪與危機的國家。請賜予我們力量,為那更美好與公義的世界努力不懈。
作者簡介
Sr. Marianne Milde, CJ 是由瑪麗沃德 (Mary Ward) 所創立的耶穌會眾的羅馬天主教修女,定居於德國的奧格斯堡。目前是德國負責歐洲基督徒婦女普世論壇 (Ecumenical Forum of European Christian Women) 的主要專員。退休教育工作者,負責指導線上和實體的退休會,並為德國天主教婦女團體貢獻己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