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兼具的女力展現
身為教會姊妹,總是在教會內外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我們會稱教會是我們共同的家,為了讓教會像家一樣能延續,大部分姊妹們就會用照顧自己的家的態度參與教會的生活。家庭是社會中的單位,由此擴展到社會中。現代的人們為了生活努力工作,周而復始,不斷循環,我們有需要停下腳步好好的認識、陪伴我們周遭的人事物。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也都有其價值,今日,我們來聽聽一個女生的生命經驗,希望透過這個故事喚起讀者們的心,可以好好的認識身邊的女性,也能好好的照顧家中的女性。
再2年時間就進入知非之年的教會姊妹撒韻,是家中的排行第四的孩子,家中五位孩子只有她在成長中沒有離開過父母親身邊,乖巧、貼心,是一位人見人愛的孩子,她無論是在求學、工作、教會及經營家庭等都很盡職,進入婚姻後育有一女一子,大女兒已是國中學子,兒子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在教會中曾擔任主日學老師、青少年的輔導、長老及婦女會會長等事奉,生命隨著不同年紀,角色的扮演也是一點一滴慢慢學習而成的。
撒韻進入婚姻並育兒育子之後,深刻體悟父母親的心,每年家庭的團聚日為了營造家庭的美好連結,盡心力的準備各樣好物使家族的親人凝聚在一起,也跟隨其母的心志不住地為家人代禱,在家人有困難時,盡心力的分享及幫助。撒韻不僅對愛自己的家人,她也能盡心力陪伴丈夫的家族,做好媳婦的角色。
撒韻的生命腳蹤,在台灣的各角落比比皆是,我們要謝謝家中的女性發揮何等愛的生命力,讓我們因此得福,讓社會更穩定。我們需要好好的回饋家中的女性,好好的愛她們,給予她們最高的尊重與感謝,鼓勵她們能活出更有價值的生命展現。
老幼愛的需要
美國社會學家Hochschild(霍克希爾德)認為1980年代以後,各個工業化國家已婚與育兒女性陸續參與勞動市場的社會變遷,是一種性別角色革命。因為這代表著工業革命後被建構出來的那套「男性養家與女性照顧」的性別角色規範正在崩解中。然而,霍克希爾德也承認這場革命尚未成功,說明轉變最大的是「男性養家」的部分,但「女性照顧」的部分卻改變得很緩慢,甚至幾近停滯。也就是說:女性並沒有因為進入養家與工作的角色,就卸下照顧者角色。革命尚未成功的原因,是跟整個社會至今尚未建立一套新的家庭照顧責任分配機制有關。
女性在家庭中總被期待為照顧者角色,造成女性蠟燭兩頭燒的困境,除了心理上的壓力,生理上造成的身體的不適也是女性隨身的痛楚。不只台灣,包括臨近的日韓、甚至歐陸國家,多數國家對於女性外出工作後留下來的家庭照顧任務,依舊缺乏有效的政策回應。當政府回應不足時,個別家庭就只能各憑本事。經濟條件足夠的可以購買提供
照顧的服務,但是對經濟條件不足的家庭,因無能力購買照顧服務的商品,家中女性就常被迫犧牲留在家中,照顧家中老幼的需要。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洪惠芬指出,這種由家庭各憑本事、由市場主導的回應方式並不符合公平正義。因為它不只侷限女性,特別是弱勢女性追求經濟自主的可能性,也會讓那些被照顧者的基本福祉取決於她的出身的「階級」。有階級之分,就會存在壓迫與被壓迫的不平等關係。
陳述女性在家中的角色的困境之外,仍要呼籲「我們的家我們一起照顧」之外,也給我們空間來思考,家中幼老親人的真正的需要是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