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找回快樂的婚姻:別讓過去的情緒傷害,破壞當下的親密感
作者:彭德修
出版社:啟示
婚姻需要經營,這點大家都知道。問題是,經營婚姻需要引入專業知識,知道並且願意如此行的人變少了。
我們總是以自己素樸的日常俗民知識,或者自己理解的聖經教導來面對婚姻中的親密關係。然而,經營親密關係,真的沒那麼容易。否則的話,離婚率不會逐年上升,婚姻名存實亡者也不會愈來愈多。
認真來說,沒人願意走到離婚這一步(想想:結婚時兩人多麼恩愛甜蜜),實在是婚姻關係的維繫,夫妻之間的日常相處,有非常多的問題亟需面對與解決。舉個例子:夫妻之間,若因吵架而誤說了不該說的話,傷害了對方內心最脆弱的地方,你真的知道該如何修復創傷情緒嗎?再好比說,育有子女的雙薪家庭,夫妻之間如何進行家事分工?而就算能夠順利分工,會不會因為忙於工作與孩子,而忽略了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經營,導致兩人漸行漸遠?
婚姻生活,真的很不容易,特別是每天因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半大不小的事情而起的衝突所留下的創傷,大多數人可能誤以為不過是小事不用太在意,卻像滴水穿石般的逐漸破壞了夫妻之間的感情。更別說因為現代社會生活型態的改變,例如:夫妻雙方各自長時間地待在職場工作,與公司同事相處的時間比另外一半還多,感情出問題的機率也比過往傳統農村社會來得多;加上離婚自由,大家族沒落,現代婚姻關係的維繫,真的比過去難。如果沒有一定不能離婚的共識,加上不懂得如何修復生活中的衝突與創傷,愛情在進入婚姻之後五到七年內就磨損殆盡,彼此感情也將漸行漸遠。
深入婚姻生活難題
有鑑於此,彭德修牧師結合心理諮商專業與聖經教導,寫出了這本簡單深刻且實用的《找回快樂的婚姻:別讓過去的情緒傷害,破壞當下的親密感》,幫助讀者檢視與修復婚姻關係中的各種問題。
彭德修牧師的書並不唱高調,也不會只是搬出聖經教導非要讀者遵守,而是深入實際日常的婚姻生活可能面對的種種難題,提出真正有效的解決之道。
彭牧師先從肯定婚姻的實際功能(幫助排解寂寞、生養子女、滿足性需求、解決生活大小難題)切入,點出人無完人(人都是罪人)的深刻事實,勉勵在夫妻關係裡的人應該要學習遷就,寧可多去滿足對方,也要少看自己的需要,多讚美(讚美是最好的馭夫/妻術)少批評。挑對象要看優點,但是,結婚之後就要懂得包容缺點,無法包容另一半缺點的婚姻關係,最後一定會結束(當然,某些可能危及個人生命安全的重大缺點不應該包容,也應該結束)。夫妻要有甘願為對方捨命的覺悟,方能成為夫妻,彭牧師認為,這也是兩人連為一體的真正意義。婚姻不是一加一,而是兩個50%相結合,缺誰都不可以,當然也不能隨便多添加其他小三(小三不只是人,舉凡能夠奪走另一半注意力與愛的都是小三,例如:事業、嗜好)。
敞開接納彼此的不完美
婚姻關係很重要的一點是彼此赤身露體,除了是親密關係的水乳交融,更是靈魂體的彼此敞開、彼此揭露、互不隱藏(但可以有自己的私人時間,並非成為夫妻就得永遠黏在一起或凡物共享),接納彼此不完美之處。
夫妻之間應該將心比心,對伴侶應該降低標準(律己嚴而律人寬),盡己所能幫助另一半,不要太過計較得失,彼此遷就、彼此順服、彼此赦免、彼此幫助、相互忍耐,攜手奔跑人生道路。
聖經的婚姻觀是以「不可離婚」為前提來建立的。不過,假使實際碰上特殊的情況(例如:家暴危及個人或子女生命安全),必要時還是可以訴請離婚,只是如果離婚,之後最好不要再婚嫁(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守貞)。
通讀彭牧師的書,可以發現一個現象:現代婚姻之所以難以維繫,動輒選擇結束,除了現代社會誘惑過多,道德約束力下降之外,過分「自我中心」也是原因之一,生長在一個人人都看重自己的權利勝過義務與責任的時代,我們更容易放大別人對我們的傷害,覺得自己受委屈,希望自己過得好(而非我們過得好),因而當錯誤出現且對自己有損時,便會考慮結束婚姻;然而,輕率地結束婚姻又再次投入婚姻,最後只會再一次結束婚姻,除非人們願意認清在親密關係中自我的問題,而不是過分輕忽隨便的外在歸因(都是另一半的錯),否則,結再多次婚還是會無法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