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管理
 
講道分享
詩歌分享
研經網站
經課表
新眼光讀經
一領一.新倍加
 
陳牧師專欄
信仰專欄: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信仰與生活
講道稿
出版品與雜誌:
女宣雜誌
新使者雜誌
站內文章搜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出版品 > 新使者雜誌 > 第40期 廣電媒體與宣教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編者的話
關鍵字:
作者/張德麟 ()
  誠如主題文稿「廣電媒體在宣教上的功能與限制」一文指出的,「現代人的生活可以說就是『廣電生活』。因為,坐在家裏信手一抓就是電視遙控器,而坐在車上隨手一扭就是收音機。如此,若要人活在一個沒有聲音與影像的世界,那簡直比要他死還難過。」這段話說得一點也不誇張。新使者也因此在這一期以「廣電媒體與宣教」來回應這個時代的宣教課題。

  主題文稿有六篇。分述如下:

  首篇是陳黃義敏教授的「理想的廣電媒體宣教是什麼?要如何建立?」陳黃教授在此文指出,理想的廣電媒體宣教是「一個宣教機構能善用今日廣電媒體科技所能提供的傳播技術來有效地宣揚福音信息,尤其能讓用其他傳播媒體或傳道方法仍然無法傳達福音信息的對象聽到福音時,它是一個『理想的廣電媒體宣教』。」至於「如何建立」,他也具體地提出四點:人才培育、信息內容、媒體選擇、籌措財源。其次是董俊蘭牧師的「論理想的廣電媒體宣教」。董牧師大學讀新聞,畢業後讀神學,論述此題目自有其專業的深度,此文深入淺出,寫法特殊,是難得的好作品。第三篇由林仁謙牧師寫「媒體宣教的倫理」。林牧師背景與董牧師相同,寫來自是得心應手,請勿錯過。

  第四篇由牧羊人寫「廣電媒體在宣教上的功能與限制」,作者在此文以「載舟──宣教的契機」、「覆舟──宣教的危機」,分別論述廣電媒體在宣教上的「功能」與「限制」。作者以「無孔不入的滲透」、「人力物力的節省」、「附從市場的機制」、「彌補講台的欠缺」來說明「功能」。但同時他也以「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在固定與選擇之間」、「在單挑與重複之間」與「在真實與虛幻之間」來強調它的限制。此文說理明晰,說服力強,對過分強調廣電媒體宣教者有提醒之功效。

  第五篇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媒體』政策?」分別由湯孟宗牧師、羅榮光牧師、張立夫牧師、林蓉蓉小姐執筆。他/她們有的是長老教會總會二000年委員會傳播組組長,有的是未來的總幹事,有的是教會公報社的社長,有的是實際參與媒體宣教多年的工作者;他/她們或評總會的政策,或回顧過去,或瞻望未來,這些都幫我們補足不少史料。筆者看到張立夫牧師談及六0年代,黃彰輝牧師就在神學院成立大眾傳播系,但後來卻無疾而終,不禁擲筆三嘆!

  第六篇由洪純道兄分別訪問了「救世傳播協會」、「浸信會大眾傳播中心」、「佳音廣播電台」,然後整理成文。他們的甘苦經驗將可成為我教會將來參與此事工的他山之石。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這一期由黃茂卿長老寫「為台灣而生的李庥牧師」。李庥牧師是英國母會差派來台的第一位牧師,馬偕到淡水是他帶領的,李師母後來為南台灣的女學教育用心極多,此女學即今長榮女中之前身。我個人一直想了解李庥牧師,然苦於史料欠缺。黃長老為我們整理出一個完整的李庥面貌,我們從心裏感謝他。此文於時、事均考證詳實,是史家的手法。但從敘述的字裏行間可知當日宣教之困難,以及宣教師那種過人的毅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史,不就是這些「過人的毅力」寫下的嗎?)

  「潮流‧脈動」這一期由劉清虔傳道寫「情色VS.色情」。今天是價值體系大混亂的時代,此混亂之具體表現在詞語的「以假亂真」。清虔兄論「假情色、真色情」,概念清晰,快人快語,讀後神清氣爽。

  「漫畫」仍由劉瑞義牧師負責。「文化‧藝術」由戴岳弦兄繼續他一系列的「中歐美術交流史事」,這一期他寫「清朝前期的宮廷藝術與歐洲傳教士」。「神學淺說」由林育生牧師執筆,他寫「何謂屬靈?」他從「相信並遵守耶穌基督釘十字架死又復活的真理」及「發掘自己的恩賜共同服事基督的教會」兩個角度說明「屬靈」。解析深入,讀者仔細閱讀自然可知。

  「感情‧婚姻」由黃教授寫「如何談戀愛?」對兩性交往有成熟的建議。「解惑之窗」由許承道牧師寫「基督徒一定要參與主日崇拜嗎?」許牧師此題寫來並不刻板,不喜歡上禮拜堂聚會者特別需要一讀。「信仰‧生活」本期由陳慈美老師寫「生態關懷的起點──『看見』和『憐憫』」。慈美姐多年來投入環保運動,特別她從信仰出發,關心環保,而且知之即行之」,我對她佩服有加。「大專世界」此期刊出李旻瑋兄的「山美行──記淡江長青教育體驗營」。我們希望長青的青年不斷地關心「長青人」這塊屬於大家的園地。

  最後特別介紹二文。其一是謝娜敏姐的「讀者來函」。她對上一期新使者KARSEN牧師及周聯華牧師的大作有「用愛心說誠實話」的意見,新使者歡迎讀者不斷有這樣的來函。

  其二是「特稿」:「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劉小楓台神座談會記實」。這一篇稿子是前年十月一日在台神幾位關心漢語神學走向的座談會記錄。參加者分別是:劉小楓、楊熙楠、葉仁昌、龐君華、曾慶豹(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林鴻信、鄭仰恩、王陽明、陳碧蘭、石素英(台神),郭榮敏(南神),周功和、周學信(華神),吳鯤生(校園),林賢豐(原住民)。這次座談會對漢語神學的理論與實際有一番深入的對話,文中牽涉頗廣,筆者無法在此裁剪,只請讀者自己細心閱讀。也盼望這類有深度的對話不斷在我們中間舉辦,使我們這時代的基督徒心靈更為豐富。
同作者相關文章:
王孟冬長老kap「消氣散」 (第 163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4】228消失的執事:李瑞漢律師 (第 161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不時刊做伙ê廣告(下)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不時刊做伙ê廣告(上) (第 158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3 】莊松榮ê「全鹿丸」kap蘇振輝ê「人生醫院」 (第 157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 2 ─ 南中東門教會、潘道榮、淡水教會 (第 156 期)
台灣教會史ê台文筆記1 得恩堂與補腎丸 (第 155 期)
《鄭兒玉牧師ê文化思想Kap推動:1961-2002母語寫作所顯出- -ê》序 (第 139 期)
《新使者》二十年雜感 (第 121 期)
編者的話 (第 76 期)
編者的話 (第 75 期)
編者的話 (第 74 期)
編者的話 (第 71 期)
編者的話 (第 67 期)
編輯者的話 (第 66 期)
編者的話 (第 63 期)
編者的話 (第 54 期)
編者的話 (第 53 期)
編者的話 (第 52 期)
編者的話 (第 51 期)
編者的話 (第 50 期)
編者的話 (第 49 期)
編者的話 (第 47 期)
編者的話 (第 46 期)
編者的話 (第 43 期)
編者的話 (第 42 期)
編者的話 (第 41 期)
編者的話 (第 40 期)
編者的話 (第 39 期)
編者的話 (第 38 期)
編者的話 (第 37 期)
「現代中文譯本」與「和合本」之比較:以撒母耳記為例 (第 37 期)
編者的話 (第 3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0 期 廣電媒體與宣教 (3-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0期  1997年  6月 廣電媒體與宣教 40
本期主題:廣電媒體與宣教
發行日期:1997/6/10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轉寄給好友分享
 
轉寄文章給好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Eamil:
分享的話:
 
個人閱讀心得分享
目錄s/
編者的話
理想的廣電媒體宣教是甚麼?要如何建立?
論理想的廣電媒體宣教
媒體宣教的倫理
廣電媒體在宣教上的功能與限制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宣教」政策?之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宣教」政策?之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宣教」政策?之二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沒有「廣電媒體」政策?之四
廣電媒體在宣教上的應用
為台灣而生的李庥牧師
情色 VS. 色情
中歐美術交流史事──清朝前期的宮廷藝術與歐洲傳教士
何謂「屬靈」?
如何談戀愛?
基督徒一定要參加主日禮拜嗎?
生態關懷的起點──「看見」和「憐憫」
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劉小楓台神座談會記實
我對Karsen與周聯華牧師的回應
山美行──記淡江長青教育體驗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使用條款隱私權條款 聯絡我們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gospel.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