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很多人兒時的回憶,就是在門前的庭院玩跳格子、踢罐子、捉迷藏,把繩子綁在樹上當作鞦韆,沒事到田園去灌蟋蟀,挖蚯蚓綁在小木棍子上,插在稻田裡釣青蛙。有時在田裡玩累了,就躺在田園裡的稻草堆上,仰視著蔚藍的天空,數著天上的白雲,想像它們變化莫測的形狀,聞著稻草的香味。大自然偌大的空間成為我們兒時遊戲時的場所,也成了我們兒時的美好回億。
在那個年代,人們往往一生就是四個、五個小孩。台灣的經濟尚未繁榮,父母往往為了三餐,也顧不得小孩在家中是否安全,而需外出工作。就當時農業社會環境來說,無論都巿或鄉村,大多車少馬路少,住宅四周空地多,孩童活動區大而且相當安全。孩童每天學習保護自己,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而且發育健全。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工商業社會逐漸形成,少子化時代來臨,大家孩子生得少。年輕的父母許多都是雙薪家庭,特別是在雙薪家庭中,為了解決育嬰問題,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褓母家或是托兒所。孩子進入國小後,已不像以前的小學生那麼輕鬆,往往一回家就得寫功課,而且常常要花許多時間去完成作業;要不然就是下課後就被送到安親班。再加上電視節目吸引人,電腦遊戲盛行,我們孩子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室內,到戶外活動的時間愈來愈少,這自然導致兒童對整個社區環境陌生,身心無法得到舒展。現代都市中往往有川流不息的車輛,呼嘯而過的機車,空氣中更瀰漫著汽機車排出的髒空氣,如果獨自讓孩童外出,不禁讓人擔心他們的安危。面對臺灣如此的環境,身為父母的人往往不放心讓孩童自己到外面遊玩,或獨自出門。臺灣許多的土地大都矗立著高樓大廈,特別在都市化、寸土寸金的城市裡,公園綠地普遍缺乏不足。所以認真想想,我們的周遭提供了多少空間給我們的孩子?孩子又有多少的時間可以嬉遊在取之不易的活動空間呢?我們知道遊戲、運動對兒童的身心有很大的助益,所以我們政府部門除了思考如何提供更多的公園綠地,也要思考如何在公園或社區裡提供足夠的兒童遊戲設施,透過這些公共設施來吸引我們的孩子走出室內,到戶外活動。
兒童公共設施除了不足以外,另一個問題就是安全性。給孩子一個安全的公共遊樂設施環境非常重要,任何的社區或公園的兒童遊戲設施,因為在戶外,而且稀少,就成為很寶貴的資源。如何改進兒童公共設施,加以管理、維護,便成為兒童福利的重要課題。以現代最普遍的公園裡的遊戲設施來說,最普遍的設施無非是溜滑梯、盪鞦韆,或搖搖馬。就使用的情形來說,平常上課時間往往較少人使用,但一到下課時間或是假日,往往擠滿了孩童,環境如果沒有及時清掃,就容易髒亂。兒童在使用遊戲設施時,若有家長陪同,其安全就較能獲得保護,如果沒有家長陪同,兒童就比較容意受到傷害。特別是兒童遊戲設施設計不良,或沒有定期整修維護,就容易有隱藏的危險性,所以公共的孩童遊戲場所裡的「事故傷害」時有所聞。政府除了要全面檢查公園兒童遊憩設施,也要汰換老舊設備,並加強樹立告示牌,定期強化檢查機制,以免兒童發生意外。
除了戶外公園及社區的遊戲空間外,政府部門也要提供室內的遊戲環境,讓孩童可以在雨天或是酷熱的天氣裡,可以有活動遊戲的場所。現代的運動中心,大多造價昂貴,所以要進入使用,大多收費不貲,因此影響一般民眾的使用意願。所以提供普遍而平價的室內兒童公共設施,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也應提供有教育性及本土性的兒童設施,如在公園內開闢兒童公園,教導兒童認識各種臺灣蔬菜、果樹、設置本土的童玩遊戲及玩具區,讓現代孩童瞭解、經歷父母所經歷過的事情,這些都是臺灣文化的一環,我們應該把這些臺灣的文化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
遊戲及活動對兒童成長及發展非常重要且有價值,許多的設施可以刺激兒童腦部發展,訓練四肢協調性,發展他們的智能、反應力、自信心,並且鍛鍊他們的體能,所以安全、乾淨、有趣、知性及有創意的兒童公共設施,對現代兒童非常必要。聖經創世記第一章提到,人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生兒育女其實是上帝給人一個很大的祝福,期待我們可以給下一代一個能夠讓他們盡情奔跑追逐,伸展身心靈的活動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體會上帝所創造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命的奧妙。所以如何提供更多兼具知性、感性,並有創意安全的兒童公共設施,讓它們成為孩子將來兒時美好的回憶,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